專題LOGO
  桃源拉拉山 | 茁壯的推手 | 回憶來時路 | 人物大觀園 | 情繫拉拉山 | 訪談記實 | 製作團隊 | 計畫簡報

 

拉拉山發展史
泰雅族部落
水蜜桃的故鄉
北台灣最有氧的地方



網站導覽

回首頁

 
泰雅族部落

拉拉山上的居民,大多屬於泰雅族原住民,是數百年前,從南投遷徙到這邊的。傳統的泰雅文化裡,因為沒有文字,所以族人婦女通常透過織布的圖樣來表達心中的想法。

巴陵部落的泰雅族人,原本是過著狩獵的生活,後來因為生活需要轉為務農,在生活上所用的器具都較為簡單,相對的飲食器具也是一樣,由最原始的狩獵器具到舂米的杵、臼都是,杵和臼通常被用來搗麻糬。

早期這裡的族人居住以逐水草而居的遊牧型態,後來因為耕種,所以定居山坡小台地,易於防守並有水源的地方,因此變成部落的聚集。但山地交通不便,兩地來往聯繫大多採原始方式,在山壁處開鑿山路,有時還得穿過叢林,行走非常困難。交通工具無車可代勞,貨物搬運大多也採人力為主,搬運器具有背簍、網袋、背架、竹筒等。

泰雅族的gaga原意是祖訓或遺言,只遵守祖訓而組成的社會群體。由於祖訓長期累積,並涵蓋了日常生活各方面,以至於形成習慣與道德的標準。能遵守gaga,就會身體健康,豐衣足食。對泰雅族人而言,沒有gaga得不到祖靈的保護與靈力的幫助,會有作物欠收與狩獵不獲的後果。失去gaga的人,要賠一頭豬祭拜祖靈,並請頭目祭禱,乞求祖靈的原諒,得到祖靈的保佑。

e世代泰雅之子
e世代泰雅之子

傳統背籃
傳統背籃

搗麻糬的杵、臼
桃園縣巴崚國小 馬告部落探訪隊製作 聯絡E-mailmis@bles.tyc.edu.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