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代變遷下的電車道軌跡

  七十年後的今天,我們再回顧這條曾經存在的電車道,及還存在的遺跡,想像當年人車鼎沸的盛況!

電車道東線


  
  電車從總站出發後,陸續經過司馬按、大林聚落後,由長寮頭銜接木屐欄坑頭(今向天圳前)後,然後繞到內加道(共和村)、過坑(仁愛鄉中正村),抵達東埔(埔里麒麟里),這段鐵路最主要的目的是要將材料補給及隧道退土,皆另行舖設一小段支線到隧道口附近,方便運輸。

  另從電車東埔站銜接索道系統到武界,方便物資送進武界。

東線的電車道遺跡

  甘泉橋頭的電車道
  從魚池街上走投131線往九族文化村方向右轉投67線後1㎞,再直走1㎞後左轉投69線,走500公尺處右轉大約1㎞處就是甘泉橋了。 橋頭前有間甘泉廟,廟右側的產業道路上,至今還有明顯的鐵道痕跡遺留著,雖然說現今都已經種植檳榔樹了,但是沿著牆走還是能看出鐵道的痕跡。不遠的前方還能看到九族文化村裡的遊樂設施。

  電車道坡崁的菊花石
  沿著鐵道走,會發現旁邊的坡崁,上面堆積的石頭排列成一朵朵的菊花,據當時建造的老人們表示,當時日人要求他們把石頭堆成菊花的形狀。我們推測,可能因為菊花是日本皇室的家徽吧。物換星移後,這一朵朵的菊花變成了歷史的見証。

  總站附近的茶室酒家
  電車總站附近,因為大量的工人聚集,使得那裡變得很熱鬧,當時就有三家茶室及酒家,現在茶室及酒家原址雖然已經看不見任何熱鬧的景象,但是水沙連小隊找到茶室的原址囉!
從魚池街出發走投131線往東光的方向,在東光橋前下坡處前的三叉路口,向右轉投69線,約走3分鐘後在右邊的一些房舍,即是日據時代茶室的所在地了。

  長寮頭通向天圳 、東光村的電車道
  
魚池往東光村方向的投131線道,在東光橋下坡前有一三叉路口,右側的水泥路有”台電抽工處”的標示牌,這條路大致上均是以前電車道通往向天圳及武界的電車道,所以路面坡度均平緩,約15分鐘可以通到向天圳前。

九族文化村左側的大林村一景
電車以前就在山腳下的電車道往來東埔與電車總站。

甘泉廟右側的產業道路上,走約30公尺,就可以看到明顯的
鐵道痕跡。

甘泉橋頭的電車道遺跡
中間坡度平緩的地方即是電車道,右側略高起的部份
是坡坎。雖然種了檳榔,但路跡還是很清楚。
甘泉橋頭的電車道復原圖
(水沙連小隊)


車道的坡崁可以看到一個個石頭堆起來的菊花 熱鬧的茶室酒家在物換星移後,變成清幽的住宅。
投131線在東光橋下坡前的三叉路口,這一帶當地居民稱為
”長寮頭”,右側這條路大致上是以前通到向天圳的電車道。
這條到向天圳的道路坡度平緩,對照老地圖及耆老的訪談
紀錄,可知它就是以前的電車道,開車15分鐘後會抵向天圳前。

東光村往內加道(共和村)的山腳下,與投69縣相接的產業
道路,就是以前的電車道。電車道在向天圳前過東光溪(木屐
蘭溪),再沿山腳下在此接今天的投69縣,沿69縣道到共和村
、中正村。
電車道沿今日投69線到紅仙水隧道上方後,走右邊的山路
降至東埔。圖為從69線道遠眺東埔,電車道就走右側山腰
降至平地。


位於東埔的武界引水道退土坑,電車道的主線會接出支線到這裡運送退土,送水泥及砂石進引水道施工處。進去約300公尺
才會碰到引水道。

前方高聳的山脈後面就是武界,電車道至此銜接索道流籠,將物資翻山越嶺送進武界。


電車道北線


電車北段:
電力會社為運輸紅磚,還另由總站加開一條支線,沿著司馬按西側的巡林路,經大厝底到下城後,繞過魚池國小(現為菜市場),直抵新城村鹿篙對岸的巷頭地區(今三育基督學院)運送磚頭;並以電車搭配流籠的方式延伸到浦尾溪床街駁砂石。

  電車道北線因為通過今日較熱鬧的魚池村,所以尚沒有找到存在的遺跡。但是從老照片中還是可以看出當年開採砂石的規模。

電車道北線 鹿嵩探石場一景,引水道及壩堤工程所需砂石
採自這裡。
(照片來源: 台電公司)
鹿嵩探石場復原圖
(水沙連小隊)

電車道西線


電車西段:電車由總站出發後向西沿著山腳,經過金天堂後方,鑿斷番子田山與頭前山的鞍部,進入有水坑,在今天九龍口(台21線到日月潭的三叉路口)附近接觸到日月潭,再沿著潭面接貓蘭山下到北旦(今水社碼頭一帶)。

  根據耆老的訪談資料,電車道通至北旦後,有索道系統從北旦先降至阿里眉,再降至電子坑,最後通至外車埕(今日的車埕)。

西線的電車道遺跡

  番子田的磅子寮
  從魚池街上,走投131線1㎞後,右轉走投67線1㎞多一點,再右轉走投69線500m處左邊有個雞寮,那一帶就是番子田,因為以前那裡的土地多屬於邵族人所有,漢人就稱當地”番子田”(台語 原住民的田地)。

  以前電車總站放置炸藥的倉庫就在這裡,如果要開闢隧道,就要到這裡領取炸藥,因為內部是存放炸藥,所以它的牆壁厚度差不多20㎝、高度不到2m。工程運用的電車道,在後來被拆的一乾二淨了,但是電車總站旁的這裡還有一座磅仔寮,據我們推測,磅仔寮能流到現今都還未拆,應該是它的體積不大,而且又堅固,所以沒拆。

  有水巷的電車道遺跡
  番子田旁的有水巷一帶,在半山腰上有一條約1.5公尺寬的產業道路,雖然已經久未有人跡,或已有居民在腹地較大處蓋起房舍,但這裡應該就是電車道,且電車道連接到舊台21線上方山腰處,從今天九龍口(台21線剛到日月潭的三叉路口)附近抵日月潭。
在大林村司馬按旁的番子田(地名),以前就是電車總站的
停車場位址,可以停放五、六十節的電車,殘存在檳榔園
的磅子寮(炸引水道隧道炸藥的存放所)就是最好的見證。

有水坑(屬中明村)半山腰上可見的道路遺跡即是
電車道,有些路段成為產業道路,有些路段成為房舍
及庭院。

 
舊台21線道半山腰上即是電車道的路線,
電車道大致依此路通過日月潭的九龍口,
再接至北旦。
[為引水道而生的電車道] [電車的心臟-北山坑發電所] [電車道的軌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