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化志業:文化深度化

  慈濟的文化志業擔任佛教文化宣導推動角色,舉凡聲音、文字、影像到電腦網際網路的應用,無不備全,其目的是希望透過現代人所能接觸到的一切媒體,吸收學習佛教、慈濟的精神,以達到度化人間的目的,就慈濟文化志業推動的文化行動當中,包括了以下幾類:

1、平面定期刊物:

由慈濟文化志業中心發行的定期刊物,包括慈濟月刊、慈濟道侶半月刊,英文季刊、日文月刊以及經典雜誌,希望讀者學習到「對生命的尊重、對天地的感恩、對萬物的關愛」的經典雜誌,榮獲金鼎獎肯定,為淨化人心與社會光明面的宣導,樹立了優良的典範。 在海外,美、加、南非、香港、日本都有發行「慈濟世界」月刊;美國分會暨新加坡、馬來西亞的檳城皆已設置「慈濟文化出版中心」,代銷慈濟各種書籍到全國各地。

 

2、有聲無聲出版品

「慈濟文化出版社」暨「靜思文化公司」出版各種慈濟書籍、錄音帶、錄影帶,以及英、日、德文的慈濟書籍。而美國南加州分會暨新加坡、馬來西亞皆設有「慈濟文化出版中心」,代銷慈濟各種書籍到該國各地。

 

3、廣播媒體

「慈濟世界」廣播自 1985年11月16日於民本電台開播以來,目前收聽範圍已涵蓋台澎金馬、大陸、北美等地,每天在十六家電台十九個頻道平均播出十個小時。

 

4、電視媒體

1998年元旦「慈濟大愛電視台」正式開播,著重闡揚人性光明面,呈現社會正面良善角度與視野,且將「為時代作見證,為慈濟寫歷史」的宗旨落實於節目製作中, 節目則每天分開六個時段在三家有線電視網播出。

 

5、舉辦各種演講、茶會及社會公益活動

其中與新聞局、勞委會合辦的「幸福人生」系列講座在全省各地造成廣大迴響;還有不計其數的茶會座談,深入鄉間、城市各個角落,為慈濟文化的深層扎根,開啟人性的善良光明面, 影響彌足深遠。

 

6、 靜思文化

播佛陀種子於四方,扎慈濟深根於百代,讓出世的修行也兼具入世的擔當;使人間的眾生也懷抱出塵的潔操。在「佛法生活化,菩薩人間化」的理念下,端正人心,提升人性,共同建造一片清新完美的文化淨土。 此外各志業體也推出很多的刊物,如慈濟醫院的「慈濟院訊」,教聯會的妙語生華、杏壇飄香、花開心喜、 YY新世代、春風化雨、大愛引航(12冊)、上人開示、手語隊歌曲、委員的心得分享、錄音帶、錄影帶、CD,都是心靈淨化的靜思文物。

 

7、 靜思堂

靜思堂規劃有國際會議廳、感恩堂、講經堂、文物展示廊等,它是佛教的精神堡壘,是一座「無聲的說法」,是歷史性、宗教性、藝術性、教育性結合的建築物。

 

8、 靜思語

證嚴上人平時隨機開示的談話內容,由常隨二眾弟子日日記錄整理而成的簡短式語錄,謂之「靜思語」。證嚴上人於出家前,於台東王母娘娘廟自修時,曾自稱「靜思」,且目前所居住地方稱為「靜思精舍」,故取「靜思」二字以冠之, 「靜思語」由於是現場的口語記錄,句句自然,其用語含蓄醇厚,一如《論語》的「讀之愈久,愈覺氣味深長」,目前此書已成為慈濟人言行遵循的寶典。


【慈濟文化志業推動概況】

• 
1967年7月:正式發行「慈濟月刊」,這是證嚴上人倡導文化志業的第一步。
• 
1982年:「醫學獎學金」設立目的是為獎勵並培養優秀的醫學人才。
• 
1985年:「慈濟世界」廣播節目正式開播。
• 
1986年8月:「慈濟文化志業中心」正式成立。
• 
1986年8月:象徵慈濟精神文化堡壘的「靜思堂」正式動土。
• 
1986年9月:「慈濟道侶」半月刊創刊。
• 
1989年:「靜思語」由文化界大德們將語錄依內容分類編纂成書,成為暢銷書,銷售達數十萬本。

 
1990年10月:成立「慈濟文化出版社」,出版各類佛教及慈濟文化相關書籍,採取有別於過去贈送結緣的發行方式,透過書店、便利商店……等通路正式流通。
• 
1991年1月:慈濟持續與行政院新聞局及勞委會合辦「幸福人生系列」講座。
• 
1991年:「美國慈濟月刊」創刊。
• 
1992年:「溫哥華華僑之聲電台」,每週五播出八分鐘證嚴上人的靜思語。
• 
1992年:「靜思語」第二冊,翻譯為大陸簡字版及英文版,流通國際。
• 
1995年12月:「慈濟世界」電視節目,正式在國內有線電視播映。
• 

1996年1月:正式將「慈濟慈善事業基金會」相關介紹,載入國際網際網路http://www.tzuchi.org.tw ,向全世界傳送慈濟所有訊息。
• 
1998年1月:慈濟「大愛電視台」正式開播。
• 
1998年8月:《經典雜誌》創刊發行。

  如今,慈濟文化志業訊息的宣導系統,可說已經相當完備了, 慈濟文化全面「深度化」, 文化深度化的推展,從平面到立體,無聲到有聲,由國內到國外,報導好人好事,溫馨感人的溫馨事蹟,闡揚禮讚人性真善美的光明面,達到淨化人心、祥和社會的目標,更 藉助文化的深耕,期能將慈濟清流散播到人間各角落,積極拓展文化志業的腳步,發行期刊、成立出版社、設立全球資訊網站、創辦電視台等,透過不同的傳播媒體,為時代作見證,為慈濟寫歷史,致力留下當代人性的真善美足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