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戲的演出,是藉著影子的表演帶給觀眾神秘、虛幻的感受,是
   一種美與夢的結合。傳統的表演區是封閉的,讓觀眾不知究竟而充滿好奇與想像。舊式演出皮影戲的劇場結構十分簡單,最方便的是使用一張桌子,一塊布幕便成,舞台外所有的空地,只要觀眾能立足,就是劇場範圍。正式的舞台分兩類:一是室內表演,在大舞台上自行搭景,設影窗,觀眾可坐在椅子上觀賞。另一種形式是野台表演,由請戲的人先搭設一個用竹子、木板、鐵架築好的高台,由戲團的人自行搭設場景及影窗,觀眾則或站或坐著看戲。
(1)搭景(搭戲台):

  四周用竹子撐起布幔,除了正後方入口處,三面都拉起鐵絲以撐住布幔,正前方的布幔下則寫著戲團名稱。 皮影戲台與其他戲台不同,演員的活動不是直接呈現給觀眾,而是透過燈光把皮影人的影像投射到屏幕上去。戲台除了要求能掩蔽演員以外,需具有簡便易拆的特徵。搭台用料可就地取材,老一輩有句口順口溜說得好:
〈棉被一卷〉:意為沒有現成的屏幕時
       ,用白床單代替亦可。
〈輕油燈一盞〉:由燈做光源用,現代
        多用燈泡。
〈兩張方桌〉:放在台下的地面,供演
       師坐踏用。
〈九塊樓板〉:鋪於台下的地面,可置放道具。
〈用緣九長九短〉:直徑約十公分的木棍,長約三公尺,短二公尺。
〈五張蘆蓆〉:遮蓋台頂及左右,後四面之用。
〈四條繩〉:農家用的粗麻繩,固定台架之用。
〈十二根線〉:細麻繩,拉於立木之間,用於捆勞台架並可掛置雜物。
現代專業影戲團的舞台較之過去農村社會的影戲班舞台,更具規模好看,竹木變成了鋁合金,電燈取代了油燈,但骨架仍然是由立柱橫梁、影窗、台案、吊燈支架等基本部位組成。

(2)影窗
  影窗是影細舞台最關鍵的設備,主要用白紙(韌性強的白麻紙最好),或白布或白絲絹製成,並將之緊繃在一個長方形框架上。影窗的大小規格,是影偶類型而定,小型影偶,影窗則小,大型影偶,影窗則大。
  影窗長度和寬度的比例,以2.15:1為宜,和直立的台柱保持適當的角度,以便影人貼緊影幕,立於演師操縱表演。傾斜角度約為3度到6度之間。影窗下接臺案,臺案上鋪毛毯或棕墊,以便支立影偶的操縱桿,影戲後台,由左至右橫牽粗繩一根,叫做「馬繩」,上掛影偶角色,右手邊放正派(好人),如皇帝、官員、仙、富人、窮人,左手邊放反派(壞人),如怪、妖、雜藝,後方放女人、武打仔、衣服、坐騎、頭插、小兵器、家俱。
  影窗雖為平面舞台,同大戲舞台一樣,也有「上場門」和「下場門」之分。面對觀眾,影窗的右側為「上場門」,左側為「下場門」。一般影人從上場門上場,由下場門退場。

(3)燈光
  燈光一是影戲舞台的最關鍵設備,古時用油燈,須藉燈蕊燃燒發光,火焰晃動不定,光度又弱,投射在屏幕上的影像看來有點模糊,然而卻有一種古老的神秘風味,油燈有黑煙,把皮侷燻得色彩都變成了古銅色,看起來更為古樸,東華皮影張家就保存了祖傳的皮偶,每一個都呈古銅色,已故畫家席德進就看到愛不釋手。三十多年前改用電燈泡,數量一般有250瓦的4個,現在東華影戲團使用日光燈排列安裝好的燈盒,燈盒與影窗成35度到40度角,如此就可以把光線集中射向表演區的影窗下半部。

(4)後台準備
  演出前半小時及敲打鑼鼓三通(亮臺),鼓聲不絕於耳,一為催促藝師做好準備工作,二為吸引觀眾趕緊進場來觀賞,給演師及觀眾一個進入戲劇世界前的心理準備,藝師們由影箱中取出影具及樂器,把影劇依據情秩序掛在四週的「馬繩」上面,把樂器調理好,等待上場。

        (5)演出順序
        過場戲
          傳統民間影戲班在演「正戲」之前,首先要演一
          則短小的「過場戲」,時間只有十幾分鐘,內容多
          為祇神賜福,祝願人們吉利,以保證演出成功,猶
          如一種祈禱神靈賜福的儀式。過場戲的劇目因請戲
           者或區域習俗的不同,而有許多種內容,例如
          「青師吐入寶」、「祝壽」、「跳加官」、「八仙賀壽」……等等。
 正戲
  過場戲結束,正戲便開始了。早期,正戲都是唱全本戲,時間短則兩三個小時,長則一天一夜,甚至幾天幾夜,影戲藝師為了投合觀眾的欣賞心理,務求故事的完整性。因而,民間戲班在演出時間上,就有日場、夜場、包天、包夜。
 梢戲(掃尾戲)
  正戲演完,還要演一則短小的戲作為尾聲,又稱「掃尾戲」,一般的掃尾戲是一個扮狀元的影人和一個綵女的影人,都身穿紅官衣,在嗩吶聲中拜堂,作揖行禮,送別觀眾,然後下場,相當於舞台戲的謝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