戲川指第三代傳人張川。一個人的名字被冠上職業名
   ,自有其專業了不起的地方,張川的演技常使觀眾看得如癡如醉,「皮戲川」的名號在當時南部無人不知曉。 張川的皮影戲團定名為「德興班」,開始也繼成父業半做生意半耕作,後來因為皮影戲的發展,皮影市場的需求,張川於是結束了餅舖的生意,專注於發揚皮影藝術。對臺灣的皮影貢獻自佔有一席之地。
張川的影偶作品「女騎」

張川的影偶為傳統的紅、黑色,造型典雅莊重,甚具大家風範
張川留下大量的劇本,劇本甚具特色,手抄劇本文武兼具 ,書法娟秀潛藏其溫厚性格,每頁多為六行清淅容易閱讀 ,人物動作, 征戰場面、曲牌名稱,都用紅圈圈示 劇尾用印,註明抄寫年月與班名班址。另一特色是劇本加入一些通俗易懂的什唸歌與藥性歌,還有民間歌謠, 可謂與當時民風結合,適時運用,自然達到吸引觀眾,寓教兼娛樂效果。

 

張川不但著手於改良劇本,又改良了戲偶的操作方法,將原來的三支操桿改成兩支,使戲偶動作更加靈活逼真。另外燈光也用電土燈取代傳統油燈。改良後的燈光影偶特別清淅生動,皮影戲讓更遠的人也可看得清楚,不再跼限於臺前少數人才能欣賞的好戲了。

德興班在民間享有的盛名也傳入了當時統治臺灣的日本文化人士耳中。在日劇皇民化的運動中,成為在臺灣傳統戲劇全面禁演下唯一能演出的戲團。那時主演是張叫 , 張川已呈半退休狀態了。 張川承其先人,通曉地理風水與中醫,常為人義診。除演戲、教戲,閒時賣春捲皮、春聯,常談笑風生,娛樂街坊, 村民很喜歡、敬愛他。張川病逝於昭和十八年 ,時年七十又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