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鎮洋

研究者

 

                        呂老師、許禎庭、許為策、劉予涵、蔡尚純

簡介

 

        出身於雕刻世家,從十歲開始便跟隨父親施坤玉接受各種木雕技藝磨練,自幼薰陶情境下,執著於木材雕刻,學藝過程不受傳統廟宇侷限,具有開闊的創作理念。

        雕刻作品包羅萬象,如建築龍柱神龕、家具、匾聯大作品,或是雕片飾板、擺設等題材範圍廣泛。

        先後承作大甲鎮瀾宮、彰化福吉佛堂、彰化城隍廟、鹿港施姓大宗祠、彰化元清觀、鹿港城隍廟等廟宇之壁飾、神龕、神桌、斗拱等。

        師承大陸泉州派雕法,木雕作品蘊含文化內涵,相當細膩圓融;運用細膩刀法,刻畫人物、花鳥神韻。特別是台北木柵動物園之「龍」木雕作品,國家音樂廳石磬木架為相當傑出木雕作品。

        民國七十五年,榮獲國際獅子會民間寺廟雕刻金獅獎;民國八十一年得到民族藝術薪傳獎得主;民國八十五年,獲頒中興文藝獎章,並獲選為國立傳統藝術中心籌備處木雕傳習教師。

 

 

藝術生涯

 

1946年

出生於鹿港,國小時期開始展現藝術才華

1956年

隨侍父親施坤玉工作,開始接觸傳統建築

1961年

開始參與父親施坤玉所承覽的廟寺雕刻工作

1965-1978年

隨侍父親施坤玉先後參與里港雙慈宮、大甲鎮瀾宮、竹山李勇廟、大庄浩天宮、彰化太極恩主寺神龕、大門、藻井之製作

1970年

承作大甲鎮瀾宮「雲龍」等五面大堵浮雕

1976年

參與台中孔廟第二期工程,後殿北式神龕、斗拱、牌樓等製作

1979年

〈1〉承作彰化福吉佛堂神寵與大八仙桌

〈2〉成立華泰雕刻工藝中心,自立

1980年

承作彰化城隍廟神輿與大八仙桌

1981年

承作彰化太極寺凌霄寶殿神龕

1982年

由傳統雕刻跨入藝術創作

1984年

承作彰化白雲寺神龕

1986年

榮獲國際獅子會民間寺廟雕刻『金獅獎』台灣省立博物館典藏

1987年

承作鹿港施姓大宗祠神龕

1986~1996年

彰化縣文化中心木雕薪傳研習班藝師

1987-1991年

承修國家二級古蹟彰化元清觀神輿

1988年

〈1〉 承作台北市立木柵動物園「中華的動物一龍」木雕作品長凡二丈餘

〈2〉承製國家音樂廳石罄木架

1992年

第八屆教育部「民族藝術薪傳獎」

1994年

(1承修國家三級古蹟鹿港城隍廟雕刻部分

(2) 台北中正藝廊『薪傳十年』薪傳獎工藝類得主聯展

〈3〉台北中山藝廊海峽兩岸雕刻精品展(中華

         海峽 兩岸文化資產交流促進會主辦)

1996年

(1) 榮獲台灣省文藝作家協會「中興文藝獎章雕刻獎」

〈2〉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木雕傳承藝師

1998年

〈1〉成立華泰文史工作室

〈2〉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主辦美國紐約虎年

         特展

藝文展覽

 

1984年

彰化縣立文化中心「鹿港傳統雕刻名家聯展」

1986~1997年

省教育廳木雕薪傳研習班老師(于彰化文化中心執行)

1991年

〈1〉鹿港民俗文物館邀請展個人首展

〈2〉台灣省立美術館主辦台灣工藝展「從傳統到

          創新」

1993年

台灣省立美術館主辦「台北國際傳統工藝大展一國內當代優秀工藝家作品展」

1994年

〈1〉台北中正藝廊「薪傳十年」薪傳獎工藝類

          得主聯展

〈2〉全國文藝季,古蹟與傳統聚落座談會「鹿港

          保存區第一期工程後的醒思」論文發表

1995年

〈1〉台北中山藝廊海峽兩岸雕刻精品展

          (中華海峽兩岸文化資產交流促進會主辦)

〈2〉祥和社會工藝展于台北新光三越南西店參展

〈3〉台灣當代木雕藝術北中南巡迴展

1996年

參加嘉義縣立文化中心鼠年作品展

1997年

〈1〉參加苗栗縣三義國際木雕展(木雕博物館)

〈2〉1997年 內政部古蹟管理維護研習會「傳統

    建築之木雕」專題講座

〈3〉1997年 「施坤玉大木作傳習計畫」雕刻

    圖案設計講師(于東海大學建築系執行)

1998年

〈1〉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主辦美國紐約虎年

          特展

〈2〉參加「行政院空間美化計畫」作品展(台灣省

          手工業研究所承辦)

〈3〉「認識草鞋墩」社區文化導覽人才研習營,

         「雕刻與木造建築的關係」專題講座

〈4〉國立文化資產研究中心,古蹟維護人才培訓

「雕刻與木結構」專題講座

1999年

〈1〉巴黎新聞文化中心兔年特展

〈2〉總統府美化空間展覽

特殊事蹟

 

1986年

榮獲國際獅子會民間寺廟雕刻「金獅獎」    作品獲省立博物館典藏

1992年

榮獲第八屆教育部「民族藝術薪傳獎」傳統工藝木雕類

1994年

作品獲彰化縣立文化中心典藏

1996年

榮獲台灣省文藝作家協會一中興文藝獎章「雕刻獎」

1997年

執行文建會「施鎮洋木雕保存與傳習計畫」

1998年

主持「臺灣寺廟雕刻藝術鑑賞手冊」解說初稿完成

擔任職務

服務單位

常務理事

中華民國文化資產維護學會  

理事

中華海峽兩岸文化文流促進會  

 諮詢委員

國立傳統藝術傳藝中心 

董事

施金山文教基金會  

董事

鹿港文教基金會

 

 

 

學藝過程

養成背景和「時」、「地」、「人」三項因素息息相關。

時間

三項因素中最具影響力

         父親學藝時期適逢時局不佳,再加上日據時期政局因素影響,雖然跟隨明智老師學習傳統南式大木作技藝,並沒有廟宇可以練習,只能建架民宅,或是參與承建公家建築。

       不同於父親學藝時期,學習木雕生涯發展初期,正是台灣中南部各地廟宇興建整修的高峰期,在父親啟蒙木雕學藝生涯過程中有相當多的實作機會可發揮。           

地點

出生地鹿港算是台灣木雕藝術盛行的地點

         鹿港藝文風氣勳陶下,眾多傳統廟宇建築就如藝術典範一般,提供他觀摩學習自學的教材,有助於學習起步的創作來源,加上觀摩學習鹿港眾多傳統廟宇的前人精美雕作,如龍山寺經過李克鳩,和後代的李松林老師整修後,雕作部分相當精采。

人為因素

有大師級師傅可以請教學習

         鹿港從事雕刻者不少,其中以雕刻師李松林先生對他的影響較大。

〈1〉木作世家~李氏克鳩家族傳承家業:

         李煥美與李松林為第四代族人,早年曾承作鹿港天后宮部分雕作工程,為當地木雕界相當出名的前輩級師傅;松林老師不論承作作品數量,或是樣式均相當多。

〈2〉彩繪大師自繪圖稿啟發學習:

        他留意當時木雕界環境,並觀摩前輩大師的發展過程,雖然松林老師未直接教授過他,仍舊以精湛雕作功夫為學習對象;在得知老師與郭新林彩繪大師有往來,時常切磋藝文方面的資訊,相互影響後也會自行繪雕刻圖稿。

       讓他體認到在傳統木雕藝術上真正成就,是必須廣博涉獵專業能力增進自我實力。亦雕亦繪啟發,藉由閱讀群書畫冊,以及觀摩臨摹前人作品中,累積自行繪圖能力並多加嘗試。

〈3〉受潘麗水畫作影響:

       在學習過成程中,特別欣賞潘麗水畫作表現手法,不管是早期大甲鎮瀾宮的建築雕作作品,或是彰化太極恩主寺龍浮雕皆會請老師代繪圖稿;影響往後承建工程作風,自行設計的圖紋、造型、佈局多少受到潘氏影響。

  

 

 

 

創作理念  

         受到鹿港人文薈萃的社會風氣影響,察覺必須涉獵藝文涵養,培養自我將傳統「詩情畫意」意境溶入創作中的能力,藉由書卷氣展現作品脫俗風味,降低作品呈現的「匠氣」, 以此為努力方向進行木雕創作突破前人窠臼。

        秉持將雕刻藝術融合傳統書、畫、雕三藝於一爐,努力在雕作上表現出國學素養及藝文內涵,並向漢學大師周定山學習請益,在漢學上與許志呈先生交流往來,讓自己能夠達到刀法鍛鍊純熟,運刀如運筆,揮灑自如地步。

        依據木頭特性,找尋靈感進行創作,將當時創作靈感透過作品表現出動感;唯有不斷自我學習進修及訓練,作品才會擁有與眾不同的動態美感。      

  

 

 

 

 作品欣賞

 

   

一路連科 大八仙桌
   

松鶴延年 英雄奪錦
   
降福 唱隨
   
荷塘清趣 博古圖歲朝清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