燈籠

研究者  

                         林老師、陳威庭、陳偉皓、丁晤庭、粘鑫 

由來沿革

 

燈籠與中國人的生活息息相關,常常可在廟宇、客廳裡看見燈籠。若仔細推算起來,中國有燈是秦漢以後的事,不過有紙燈籠又可能是在東漢蔡倫發明紙之後的事。

中國的燈籠,不僅是用來照明,它往往也是一種象徵,在古代,每年正月私塾(古代的學校)開學時,家長都會為子女準備一盞燈籠,再由老師點亮,這象徵學生的前途一片光明,稱為「開燈」。後來就由此演變成元宵節提燈籠的習俗。不過也因為字音和「添丁」二字相近,所以燈籠也用來祈求生子。到了日據時代,愛國志士們在燈籠上繪製民間故事,教導子孫認識自己的文化,所以又具有薪火相傳的意義。

根據『文化國寶』吳敦厚老先生說,他以前做新娘燈(即宮燈)就代表婚禮喜慶;竹篾燈則告示這是喪葬場合;傘燈(字姓燈),因「燈」與「丁」語音相同,意味著人丁興旺。所以,過去每家都有字姓燈,懸掛在屋簷下和客廳中,每年迎神賽會上,神明的陣頭前仍有兩盞大燈籠,就是這種習俗的延續。

   不過,燈籠最讓人遐思、期盼恐怕還是元宵節的花燈了。元宵觀燈的習俗起源於漢朝初年,唐開元年間,為了慶祝國泰民安,乃紮結花燈,藉著閃爍不定的燈光,象徵「彩龍兆祥,民阜國強」,花燈風氣至此廣為流行。明朱元璋建都南京時,更於秦淮河上燃放水燈萬支;永樂朝在午門大立虌山燈柱,又在華門外設「燈市」,使得北平尚有「燈市口」街道。民國後,花燈之舉雖仍在,但平淡了許多,幸虧如今因著「中國熱」,燈籠又逐漸在居家裝飾上扮演著重要的角色,但是燈籠的材料,有的由紙、竹子,變成布、塑膠、鐵線,而且燈籠的形狀和顏色與傳統也大不相同。傳統中寺廟是以黃色為主,個人則以白底為主,如今全混亂了,燈籠的大小、顏色全以個人喜好變化,無所謂一定的象徵意義。

製作過程  

  燈籠依其形狀,目前分為泉州式福州式兩種。其中以泉州式為中國燈籠的代表。  

泉州式 福州式

(一)泉州式燈籠

一般編織泉州式燈籠都以質地堅韌,有彈性的桂竹及麻籬二種為主要材料。

製作過程為:

1.將竹子放在蒸氣室內加熱的半小時,然後取出,置陰涼處晾乾,但不得過份乾燥,也不能放在強光下曝曬。

   

2.用竹刨刨去牛面粗糙的表皮。

3.裁取竹條所需的長度;這種得依燈籠大小而定。

 

4.編織方法以交叉方式完成燈架。

5.燈架中間,紮數圈竹圈於燈壁上亦可。

6.糊(裱)燈籠,先裱糊棉紗布,再黏貼二層做燈籠用的單光紙。(如沒有單光紙,細棉紙亦可。)裱糊棉紗布得先將稀釋的漿糊,均勻的平刷在骨架表面,再將剪好的紗布輕附在燈架上,再用刷子沾漿糊刷平,這裡需要注意,刷平漿糊的刷子必須是乾淨的刷子方可,否則,燈面將是一片髒亂。同時,裱糊的紙也必須糊的沒有接縫才算真正的裱糊完成。

7.將燈籠放在陰涼通風處晾乾。

8.彩繪。彩繪以個人所需圖案彩繪,如人物、八仙、花鳥、仕女等。

9.彩繪後,依情況來決定是否書寫文字。等文字、圖案完全乾後,再上一層桐油,然後待桐油陰乾,燈籠就大功告成。

(二)福州式燈籠又稱為傘燈

製作過程為:

1.將穿好鐵絲的竹篾,安裝在竹頭臺座上。

2.一根竹篾安裝在一格凹槽上,最後再用鐵絲綁竹頭,成為竹架。

3.頂住地面,將竹架慢慢往下撐開,直到變成筒型為止。

4.用手壓折竹篾,調整燈籠的形狀、彎度和竹篾間的距離。

5.在燈籠上端綁上棉線,以固定竹篾。

6.在竹篾上鋪白色紗布,用漿糊固定。

7.等紗布乾了,再塗上洋菜膠。

8.陰乾後,筒型傘燈就成型了。

 

9.接著描圖、上彩。一般而言,字是朱紅色,圖則是八仙過海、福祿壽三星等吉祥畫。

10.最後在竹頭上安裝底座,修飾一下,就完成了。

材料  

材料:

(一)泉州式燈籠

一般編織泉州式燈籠都以質地堅韌,有彈性的桂竹麻籬二種為主要材料。

(二)福州式燈籠

1.是臺灣種植最普遍的一種竹子。質感堅硬有彈性,適合作釣竿、掃帚等器具。

2.竹篾:將桂竹劈成竹條,稱為「竹篾」。在竹篾上下兩端打洞,並用鐵絲穿起來。

3.竹頭:在桂竹的竹節上,刻出凹槽,用粗鐵絲固定,成為竹燈籠的頭部和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