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府元帥誕辰祭典

 

碧山居民的信仰中心---昭靈宮,出建年代不可考,宮前左側窗及廟埕前的四根戲台台柱均為具有百年歷史的石雕,據訪談,戲台台柱曾一度淪為豬舍建材,後因養豬戶發現豬隻一直長不大,才專程送回昭靈宮,並豎立在宮前廣場上.

昭靈宮主要供奉田府元帥,又稱大相江爺,姓雷名海清,在唐朝負責管理梨園,為音樂之神.據訪談,昭靈宮左側神龕供奉的是福德正神,是一尊重達80公斤的石頭佛,當年從海中被漁夫撈起時,卻輕如鴻毛,談到此,陳淵能先生仍一臉茫然,百思不得其解.

昭靈宮境主田府元帥威靈顯赫,據訪談,戲班子演出前,一定要先敬拜一番,否則會吃足苦頭.某一年,一位戲子不信邪,硬是不予理會,結果一上台便栽了下來,撞了個頭破血流,最後跪求在田府元帥前才獲得諒解.


每年的聖誕日為九月十五日,因而在這一天,碧山居民會舉行盛大祭典,以熱鬧的方式感謝神明過去對碧山居民的保佑,同時也祈求神明能繼續保護碧山子民的安康。在田府元帥祭典舉行之日,所有碧山的人,不論是在台灣或新加坡發展,都會不遠千里趕來參加這場盛會,足見碧山居民對信仰的重視以及信仰所帶來的向心力。


據訪談,這個重要的祭祀日並非每年固定時間舉辦,只要該年村莊中有人去世或發生不好的事,這場祭典便必須延後至下一年。而這次有幸讓我們看到碧山難得一見的祭典,整整一天下來,雖然疲累,卻被碧山人民的凝聚力與虔誠深深感動。

神明出巡前
神明出巡
神明出巡後
一改以往的儉樸擺設,在田府元帥誕辰日,神壇內到處佈置著大紅的彩布,桌上也擺滿各式豐盛的佳餚,呈現一片喜氣洋洋的氣氛. 神明起駕,村內男性居民輪流扛著極重的神轎,大力左右搖晃,因為他們相信,神轎晃動的越厲害越興旺吉祥,待神轎轉完數圈後,便開始進行出巡的工作. 神明出巡完之後,原先放在廟埕的桌子已收起,居民再度拿出裝載籃內的祭品,一邊看著野台劇.
大家虔誠地祭拜,祈求田府元帥能繼續保佑碧山的子民能在未來的歲月安康順利. 大家準備繞境,鑼鼓隊負責吹奏傳統樂器,讓繞境更加熱鬧. 接著村民又各自回家拿出野菜與裝水的籃子,此為犒軍儀式,主要是進貢給神明身邊的牛馬.
在誕辰日當天,居民會把田府元帥的金身請出,並放於廟前供人祭拜,連阿婆都盛裝打扮,顯示對祭典的重視. 快走出村莊外時,大伙拿出一長串鞭炮準備燃放. 傍晚了,準備進行最後一道過布橋的儀式,由祭司先行獻敬儀式.
為了酬謝神明,居民自台灣請來野台劇表演酬神戲曲,演出前亦先行祭拜以示尊重.

燃放鞭炮前,乩童先行選定地點並進行儀式.

而居民則是再度拿出供品祭拜布橋.
為配合祭典,戲劇演出將持續一整天,因此需更換不同劇碼,酬神戲曲多為喜劇收場. 舉行儀式後,大伙開始焚燒紙錢酬謝神明. 過布橋儀式開始,兩位祭司先行在布橋上鋪上一塊布,並放著五份金紙與一條法索.
台下老一輩的碧山村民正聚精會神地欣賞野台聚演出. 陣頭開始遊境,一群人浩浩蕩蕩沿著村莊外圍行走,拿著旌旗的居民走在前方帶路. 兩位祭司開始一邊念咒語,一邊揮舞著旌旗.
在神明出巡之前,須先安放好神明,以繩索緊緊將神轎牢固,並在神轎四週放滿金紙. 大家同心協力抬著三座神轎,前方為田府元帥,後方另有兩尊神像. 接著,祭司拿起法索開始過布橋.
祭司也要先在廟旁的金爐前舉行出巡儀式. 在村莊外圍行走到定點,乩童便舉行鎮五方的儀式,其他人則在該定點插上黑色旗子,表示這邊是神明管轄的區域,不同村莊有不同的神明管轄. 祭司走完後,三座神轎過布橋,之後祭司會分別請十二生肖的男性村民過布橋,便算完成祭典,之後大家便回家宴請賓客.
 
在廟埕前擺上大桌子,供家家戶戶拿出三牲粿進行祭祀. 除了插上五方旗之外,另外插著五隻以紅布包裹著的竹籤,並放有五個石牌,以及金紙與鎮五方祭品.  
 
祭司也須先在供品前進行進金紙的儀式. 在隊伍的後方,看到一位老奶奶拿著香緩慢地走著,雖然已離隊伍有一段距離,但老奶奶仍吃力地趕著步伐,看她踽踽而行,實在令人感動.  
 
身為小組成員之一的彥宇也是碧山人,因此幫忙拿著旌旗,等待隊伍出發. 繞境之後,由祭司拿著號角帶領到各家各戶去安門符,一人先把門符貼在門前,祭司再以號角吹奏以保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