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校始末

碧山鄉僑熱心公益,尤以教育為最。陳能顯先生實為第一人。陳能顯於新加坡時,任著名僑領陳嘉庚公司總巡,受到嘉庚「毀家興學」的影響,雖非鉅富,亦於民國十五、十六年間,聘瓊林蔡石德先生校長,借用大宗祠開始在本鄉創辦「碧山學校」,獨力支撐七年,後因故不能繼續。小學畢業的碧山同鄉居民,如果到南洋發展,可到其工廠工作,十分照顧後進。

繼能顯之後,陳睿友先生幼隨舅父赴南洋謀生,開設「金和美」商號,經營有成。其去世後,生意無人接掌,因此所有財產分配與子孫並撥出部分出作教育費,民國二十三年〈1934年〉間,陳睿友的後人,提撥銀元二萬元,委託同宗華僑陳德幸先生,全權返鄉〈碧山〉籌建「睿友學校」。第一期主體建築於民國二十五年竣工,美輪美奐。學校竣工後,隨即招收碧山及鄰村山后、山前、東珩、東店、西吳、陽宅、田浦、大地等村社兒童就讀,概免學雜等費。

睿友學校接受陳嘉庚的經費補助,辦學環境相對良好,校長聘請十分嚴謹,需經廈門集美學校校董陳村牧先生介紹。首任校長為王國禎先生擔任,並聘本村師資陳振坤、陳安補等教員。睿友學校建校理想甚為長遠,為免往後經費不繼,捐資壹萬元以陳文允、陳智炎、陳允妙等三人代表名義,專戶定存廈門中國銀行,以孳息聘請教職員且添購設備。中斷二、三年的碧山教育事業,終於又邁向另一高峰,華僑的事蹟值得留名青史。

抗戰勝利後,政府無力普設小學,里人經集議由陳怡情執筆,函南洋鄉橋陳智從、陳能顯、陳允妙等前輩,向僑阜鄉僑募款,由集美學校陳村牧先生介紹安溪才俊李擇土先生任校長,為時雖暫,惟成績斐然、蜚聲全島。惜因大陸戰局急轉,李校長逼於民國三十八年十月初返大陸,學政暫由本鄉教員陳文聚、文和昆仲維持。當年十月十五日古寧頭戰役爆發,校舍為青年軍遷作營房,被迫停課,僑匯資金及僑辦小學逐告結束。民國四十年秩序初定,政府始設縣立碧山小學,仍借用睿友學校校舍上課。當時由東山縣人徐井田(林宗潮)任校長,師資甚佳,盡心教誨。當時小學畢業尚需全縣會考,如能錄取,方能就讀初中,非現在之義務教育。

從「碧山學校」到「睿友學校」,碧山的教育事業培育了不少英才,如陳榮泰、陳文達、陳榮華、陳昆仁、陳長慶等,現均已位居要津,或為國之棟樑,或為文人仕紳,全拜當年華僑的高瞻遠矚、熱心辦學之賜,民國四十七年,行政村合併,學校擴大,安瀾國小成立,原睿友學校的洋樓校舍作為三山村公所使用,後新建村公所,近十餘年來已荒蕪,亟待保存與再利用。

 

睿友學校雖然歷經風霜,但外觀仍保持相當完整。
由於睿友學校曾在戰時作為營區,因此亦有著軍事色彩,尤其建築形式便可看出端倪。
學校正面仿西洋巴洛克建築形式,高大比例的山頭,引人注目;山頭上有國旗及國民黨旗、印度警察及樂隊儀、花草及鶴的泥塑主題。
為了喚回碧山往日風采,碧山的呼喚此一活動便於睿友學校中舉行,足見睿友學校在碧山歷史建築的代表性。
建築形式

睿友學校規劃構想,有禮堂、教室、教師辦公室、教職員宿舍、運動場、升旗台、廚房、浴廁,佔地約二十公頃,建築物佔地約三分之一。前為二樓西式建築,其建材料採石、磚、花崗岩及木材購造、正面走廊石柱踏階,來自晉江之泉州白,大禮堂橫樑係用南洋運用之杉木〈冰片刨法,平滑表面〉,而牆面全由大陸定製之紅磚切成,不透風透熱,冬暖夏涼。

學校正面仿西洋巴洛克建築形式,高大比例的山頭,引人注目;山頭上有國旗及國民黨旗、印度警察及樂隊儀、花草及鶴的泥塑主題。第二期教師生活設備及體育運動場所正準備施工,惜因抗日戰爭爆發,金門陷日而停輟。剩餘建材殊多,嗣後都被國軍搬運,充作軍事工事建材。

雖然碧山村民大部分已往外部發展,但村中一有活動,大家還是不遠千里從台灣與新加坡等地返台參與盛會,碧山居民對家鄉的向心力不因時間而有絲毫減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