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歲月   

  將軍背後   

  五十軍旅   

  豐功緯業   

  相關網站   

  人物專訪   

  製作長征   

  計劃簡報   

返回首頁   

 

 

 

 

軍旅五十

 

            這個時期是蔣先生一生最精華時段,也正是他實現從軍報國理想的時期。裝甲兵戰術的引進,和三軍大學時戰術的研究,是和一生最大的成就。

「軍旅五十年」這個專欄,我們將蔣將軍在軍事上的貢獻分成兩階段,分別是「裝甲之魂」和「教育興國」來做介紹,並藉由他的著作,來一窺大將軍對當時世局的見解及戰術的研究。

 

裝甲之魂

         蔣緯國將軍正式接觸裝甲兵是在第二次大戰結束之後,那時中國接收的二戰時印緬戰場的盟軍戰車,蔣緯國奉命擔任裝甲兵指導總隊,展開了近二十年的裝甲兵生涯。

國軍以往對於戰車的作戰觀念是把戰車當作防衛的工具,而中國當時擁有戰車,多是輕型戰車,國軍教育固有的作戰觀念無法將戰車的實力發揮出來,蔣緯國將軍認為,戰車的作戰方式,應是用在攻堅和機動作戰上,而非用於防守。

戡亂時期,國軍把裝甲部隊和步兵混合為快速縱隊,蔣緯國將軍隨即向父親提出建議,他認為這樣的組合使得戰車無法發揮原本力量集中、擁有強大攻堅火力,和迅速機動的特色,而使戰車必須遷就步兵的慢速度,因此他建議將裝甲部隊集中起來,才達到高效率、迅速突擊的效果。

另外,蔣緯國將軍曾再戡亂時,指揮戰一團的日製輕型戰車,開入運兵車,然後送過黃河。出乎敵意料之外,從背側將敵人殺的落花流水,充分發揮了裝甲車騎席的技巧。

民國三十九年蔣緯國將軍接掌裝甲兵,那時為了隱藏國軍實力,而將裝甲兵改為『旅』,蔣緯國將軍即為旅長。至民國五十二年,他調任陸軍指揮參謀大學校長為止,這段期間他致力於改變國軍「步兵戰車」的思想,推廣「騎兵戰車」的作戰策略,他算得上是中國裝甲兵的精魂,因為他引進了先進的裝甲兵機動作戰方式,並在戰略思想上做了很大改變,將裝甲車的威力發揮得淋漓盡致,他對裝甲兵的貢獻極大,故被稱之為「裝甲之魂」。

教育興國

         自民國五十二年蔣緯國將軍調任陸軍指參大學校長,至民國六十九年調任到聯勤總司令止,前後一共十八年的時間,也正是蔣緯國將軍一生最精華的歲月,他義無反顧地投身軍事教育,獻上一生最成熟、最有智慧的壯年,對戰略思想做最深入的研究。

他對教育系統的改革,以及教材的編寫等,前面已有做過介紹,這裡我們看看他在這時期的幾本著作,以了解他的戰略及哲理的思想:

文章著作

以下介紹幾本蔣將軍的著作,已說明他的戰略思想:

<弘中道>

黎明出版社 民國7145日初版

        這們說主要闡述中國自古以來的學說-「中道」,與當今事局的關係。將古時士人所遵行的道理,放諸現代國共局勢來加以評論。

 

    「中道」乃是全人類共同應走之常道。此道亦即是奔向「世界大同」與「天下為公」之大道;也是解決今天世局紛爭之道。這是廓然大公自然形成的。如果世間皆得能遵守中道的人性,而致王道的政治和仁道的社會,那就是求得人類群體求生之最理想方式。在天理上,我們稱之謂「天道」;在人情上,我們稱之謂「中道」;在國法上,我們稱之謂「王道」。而其整體之行政可統稱之謂「仁政」。仁政之至理正道,便是我們中國自古所稱之王道;而王道的政治則出自天道的哲理與中道的人性,也能發揮仁道的社會。

(以上選自<弘中道>第五篇「中道與仁政」p.151

 

        大約是民國五十五年的夏季,印度之小甘地(聖哲馬哈特馬。甘地之孫)參加世界道德重整會訪問各國,道經臺北時,余有幸與之晤談。小甘地曾謂余曰:「余認為人類的思想,具有與物質相樣的兩項特性-有重量與佔空間。思想必有其輕重之份量,任人選擇﹔人若已信奉某一思想,其他的一切論說便不再能進入。吾人如為了目前共產思想之侵擾而欲將之排除,卻不知人間邪說尚多,去其一端,另端又生。共產思想若除,可能又被另一惡毒之思想侵入!吾人將不勝奮鬥,不勝排除!唯一之良策,實為讓一個至善(有足夠重量)之思想居於(佔空間)在我們心中,則一切邪念惡說自被排除於心外!余隨道德重整會到世界尋求此一善念,走遍全球,終於在中國發現 孫中山先生所著三民主義實為最理想者。

        為了推行一個思想,還必須有一個理想的領導者,始能使大家團結一致,而發揮一貫與整體的功能。於遍訪世界各國,終於在中國找到了這位偉大的領袖-你們的 蔣介石總統。余等應努力始世界認識這個主義和這位領袖,才能就世!可惜世人尚未認識 更可惜者,連中國人自己,對三民主義和這位領袖,亦尚未真能認識。我們的道德重整運動應該自此入手!」當年小甘地先生僅廿五歲,我正好滿五十。那次談話是余永世難忘者!而對這位印度哲人之英嗣,我真是既尊敬又羨慕!

         中國文化與政治哲學道統思想之中道,實乃是打倒共產「赤化世界」與「奴役人類」邪說謬論之最佳利器。倡行「中道」不僅未反共戰爭成功勝利的利器,亦為人類永享安和樂利,從此人間在無戰爭之保證。此所以中道有期絕對之時代使命價值,亦有其永久之歷史使命價值!

(以上選自<弘中道>第四篇「中道與和平」p.146~147

 

<台灣在世局中的戰略價值>

黎明出版社 民國669月初版

        這本書是蔣將軍到多地演講的內容,由四大篇組成。曾受到美國國會重視,並列入國會紀錄。書中說明台灣在當今是防禦共產勢力擴張的關鍵,有意讓各國重視中華名國的存在,正符合當時的中美斷交後國際孤立的歷史背景。

 

我們知道,共產世界盤踞於歐亞大陸的中心地帶,公海是大家共有。因此,自由世界的命運將決定於該大陸的邊緣地區。我曾在第一部份指出,共產集團一直企圖以包圍的方式控制邊緣地區。倘若它控制了亞洲,自由世界的工業重鎮~西歐,將被其包圍。倘若霸權的鬥爭發生於歐洲,弓月形的西方手臂,或中東,弓月形的西南腹部,將會吸引住所有歐洲國家和美國的注意,兩個超級強國必將投入大量的人力和資源。在此衝突狀況下,雙方之勝負極難逆料。同時,爆發一場世界大戰,或全面的核子戰爭的可能性必然極大。

如其鬥爭發生在弓月形南部之中南半島,或弓月形東部的中國大陸,則中國大陸是否落於民主世界或極權世界之手中,就成為該問題之關鍵所在。如果自由世界任令中國大陸受共黨控制,則中國大陸再渡淪入蘇俄之手的可能性,顯然比其加入反極權和民主世界的行列要大的多。當極權世界在心臟地帶侵害自由世界地區之際,亦即其進入公海之時,此以國際法解釋,是不構成侵略行為的。但如民主世界侵害極權世界的任何地區,則被認為是對其敵對者的領土、領空,遂進行侵害。此為國際法所不容許。自由世界必須了解此一不利因素。這也是為何在東歐與西歐國家之間爆發戰爭的可能性不大的原因。

所幸弓月形東部之東亞是在中華民國之手裡,此為自由世界最大之資產。在第一篇中本人指出:如自由世界一味討好匪偽政權,則匪偽政權成為蘇俄的一員,遠比其成為自由世界之一員的可能性要大。倘中華民國能屹立不搖,則情況就迥然不同。

(以上選自<台灣在世局中的戰略價值>第二篇「台灣對不同國家與地區之重要性」p.26~27

 

()台灣居於日星線的中央位置,為美國西太平洋鏈島防線上的戰略要點。台灣位於東北亞的最南端,同於位於東南亞的最北端。鏈島防線顯然是美國或美洲大陸最後一條國防線。如果喪失了這條防線,便是打開了太平洋和印度洋的大門。如果退縮到馬里安納群島防線,即給予蘇俄的太平洋艦隊比美國第七艦隊優先到達印度洋的更好機會。

()台灣決定了東北亞和東南亞能否結為一體的命運。台灣保護了日本南方海運安全區的西翼,因此同時也確保了日本國家的安全。

()台灣保護通往南中國海 東方的地中海門戶。

()台灣是至東南亞 東方北非的跳板。

()因此,台灣確保麻六甲─東方的蘇彝士運河之安全。

()自從中南半島失陷以後,具有戰略性的東南亞變的比過去更為重要。台灣因此成為東方的直布羅陀,但在戰略上,遠比地中海西方入口的直布羅陀更加重要。

(以上選自<台灣在世局中的戰略價值>第四篇「對西太平洋練島防禦戰略之評價」p.51 

 

  [TO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