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堆溯源 六堆由來 文化特質

康熙二十五、六年(1686-1687)時,和人開始大規模的開發屏東平原,許多在廣東嘉應州之鎮平、平遠、興寧、長樂….等縣份的客家人紛紛移民到台灣,本來想在台南府治附近開墾,可是當時那裡大多被閩南人佔據了!都沒有空地,所以才在東門外開闢菜園,維持生計,後來得知在下淡水溪(高屏溪)的東岸流域,還有一大片還未開發的草原,於是就移居那裡,客家先人們同心協力的開墾,終於建立了一個北至羅漢門(現金高雄縣內門鄉)南界,南到林仔邊溪口(現今屏東縣林邊溪),沿下淡水、東港兩溪的流域,都是客家村落,康熙六十年(1721)朱一貴亂事時,屏東平原就已經有13大庄64小庄的客家庄了!

   各鄉鎮開發的簡述

第一階段:

竹田、內埔、萬巒:康熙37年(1698)間先民是以萬巒的「濫濫庄」作為開墾的根據地,開墾的路線分為北、中、南三個方向進行,他們沿著東港溪的東岸開墾了竹田、內埔、萬巒這三個鄉鎮大部分的地區,竹田鄉的糶糴庄是客家人開墾的第一個據點,康熙378年(1698-1699),溫、張、林、鍾墾民到東港溪至達官倉肚一帶,開始萬巒的開墾,而內埔最早來的是林姓人氏,在東港溪北案建立了下樹山庄,後來有賴、李、鍾、黃、曾姓人氏進入內埔溪(現今的龍頸溪)流域開墾,建立了內埔庄

長治:康熙38年(1699)邱永鎬先生獲的府城盧、林、李三姓人家提供資金,像阿猴社購買土地,於是返回原鄉(鎮平)招募邱、胡、廖、黃等數十人並攜帶家眷來台開墾,落腳於香櫞樹下(現今的香楊村),並且沿著隘寮溪,番仔寮溪支流北上,建立了長興村!

麟絡:康熙45年(1706),先民徐俊良與林、翁二姓合資,像阿猴社購買土地,再返回原鄉(鎮平)招募邱、黃、劉、徐等姓人家一起開墾麟絡庄!

武洛:有林、邱、鍾等姓人氏朔武落溪北上至隘寮溪南岸,像武絡社承租土地開墾,墾成武洛庄,是康熙年間,六堆先民所到達最北的客家聚落!

佳冬、新埤:有關佳冬、新埤的開墾,有很多不同的說法,移入時間約在康熙末年,移入方向有從萬巒、竹田南下,有從林邊溪出海口登陸或分多階段輾轉移入!

第二階段:

  朱一貴事件後,閩南、客家對立衝突的情形越來越嚴重,客家的武力組織甚至進入了閩南地區,隨時都有可引發衝突,最北部的武洛,一方面也受到閩南勢力的包圍,而另一方面又有隘寮溪、武洛溪、荖濃溪氾濫的威脅,於是先民們決定向外求發展,就遷移到了美濃、高樹、山林、六龜等地區。

美濃:乾隆元年(1736)林豐山、貴山兄弟率林、黃、曾、鍾、陳、廖、邱等姓氏人家北渡荖濃溪到靈山、月光山、雙峰山麓開墾,為瀰濃庄開墾之始,乾隆2年(1737),鎮平人涂百清又率涂、朱、蕭等姓人氏開拓龍肚庄,後來又有先民開拓竹頭角、九芎林、中壇、金瓜寮。

杉林:乾隆4年(1739),張、鍾、黃等姓人氏越過月光山開墾楠梓仙,建立了新庄、崁頂、月眉等客家庄!

六龜:乾隆5年(1740),龍肚庄民越過月光山開墾新寮;長治的邱姓人家渡過荖濃溪,建立了新民庄!

高樹:乾隆3年(1738),武洛庄民邱、楊、梁、賴、葉等18姓人家,聽說船肚庄東振新館,招佃農來墾荒,於是遷移過去,建立東振新庄,另外有部份武洛庄人向東開墾大路關庄。道光12年(1832)原鄉大埔地區的居民,移墾至大埔庄。

參考資料:

2003年哈客青年冬令營活動手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