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日誌
91年12月01日 | 開會熟知博覽會的內容、精神 在我們剛接觸到博覽會比賽時我們大家什麼也不熟悉,為了更了解比賽,我們找了個周休二日時到老師家開會。請到師丈為我們講解整個博覽會的內容、精神,及如何作好比賽的工作,好讓我們充分了解。師丈為我們做了許多的譬喻,在講解中不會很嚴肅,跟平常的感覺有點不一樣,原來大家都是自己嚇自己,原來師丈是那麼的容易接近!大家都非常的認真! |
91年12月02日 | 紙漿廠公文 星期五品瑄一家子擬好公文到中華紙漿公司花蓮廠,進行研究的公文已在今天透過學校正式程序寄出。希望能獲得中華紙漿公司花蓮廠的同意並大力協助。這一次行程能順利,還要感謝師丈和紙槳工司的接洽,還有一位幫助我們和紙廠聯繫的趙課長;趙課長是我們上次在紙廠的園遊會認識的,還是由課長熱心的跟紙廠的聯繫才會如此順利,真是謝謝師丈和趙課長喔!` |
91年12月03日 | 景氣和紙價! 今天在網路上查了華紙經濟方面的事,最近經濟那麼不景氣,想必中華紙漿也大受影響吧!最後查到的內容如下: |
91年12月04日 | 查詢紙廠相關得獎新聞
|
92年12月05日 | 對參加比賽的態度雖然是上傳照片,但由照片裡可以看出大家對參加比賽的態度,大家都很認真,也有決心,希望大家要一直記得這份一同努力的感覺,繼續保持下去喔! |
91年12月06日 | 蒐集造紙材料過程 今天探討了紙漿所須的一些原料,想了解紙究竟是用哪些做成的,沒想到原來廢紙也是其中一種原料的來源,真令我大吃一驚。 |
91年12月08日 | 製紙的樹種 今天上網找到一些關於尤加利樹的資料,使我知道有哪些國家、哪些品種,可以提供我們製成紙漿。 製造紙漿的樹種,包括熱帶地區闊葉木製成的短纖紙漿以及寒帶地區針葉木製成的長纖紙漿,譬如尤佳利樹、松樹等,因樹種不同,出售價格亦不一樣。目前我國漿廠僅有中華紙漿及台紙,年產量分別約為18萬噸及10萬噸,約可供應國內三成的紙漿需求量,且以生產短纖紙漿為主,產量約佔國內短纖需求量之50﹪,其餘均依賴國外進口。 全球紙漿大多由林木豐富的國家,如北歐、北美等地供應,由美國、加拿大、瑞典、芬蘭與挪威等國所組成的Norscan 組織,其生產量約佔全球6成左右,具有價格主導地位。一般而言,市場供需平衡時,Norscan的安全庫存量為150萬噸,其庫存量的多寡,顯示市場需求的暢旺與否,具市場指標作用(圖一、圖二)。國內森林資源缺乏,政府為維護天然資源,限制林木砍伐,因此國產原木漿自給率僅約三成,其餘均仰賴進口,因此國內漿價也隨著北美及北歐五大產漿國庫存量需求量變動而波動。 |
91年12月09日 | << 活 字 印 刷 術 的 發 明 >> 我上網找了一些關於以前的活字印刷的方法和敘述。發現古人真是厲害。<<活字印刷術的發明>> 活字印刷術是北宋慶曆年間(公元1041-1048年)由平民畢昇發明的。沈括 的《夢溪筆談》記述了他發明泥活字印刷及工藝過程:用膠泥刻印,每字一印,用火燒煆,使其陶化而變得堅硬;每一字皆有幾個印,常用字如“之”、“也”等,則有二十幾個印,以備排版遇到重複的字時應用;活字厚薄如 錢脣,不用時用紙貼上,每韻為一貼,貯存於木格之中;排版時先準備一塊鐵板,板上鋪一層由松香、蠟和紙灰混成的粘 劑,板周圍用鐵笵框住,然後按所需的字的字韻在木格中取字排版,排滿鐵笵後把鐵板放在火上加熱,待 粘劑稍微熔化,用一塊木板按在字面上,使字面平齊,同時與鐵板黏牢,即 可刷墨印刷。如果遇到事先沒有準備的字,就隨時刻字,燒硬補上,“瞬息可成”非常便捷。為了提高工效,一般準備兩塊鐵板,一板排好字進行印刷,另一板進行排字。第一板印完後,第二板已排好字,用第二板印刷時,把第一板的字取下重新排字,這樣“更互用之,瞬息可就”。印刷用訖後取字的方法,是把印版拿到火上加熱,使粘劑熔化,把活字取下。因是泥字,不會被黏劑沾污。取下的活字仍按字韻放置於木格中,以備再用。沈括說,用泥活字印刷,“若只印三、二本,未為簡易,若印數十百千本,則極為神速”。 由上述的印刷工藝過程可以看到,活字印刷工藝簡單,使用和保存方便,工效又高,它的出現,是印刷技術史上一個具有里程碑意義的成就。 在畢昇發明活字印刷後,活字的印刷技術不斷得到改進和發展,並在元代和明代先後出現了木活字和金屬活字。 資料提供;http://juns.uhome.net/big5/feudal/ch4/ch4-2.htm
|
91年12月11日 |
造紙的故鄉 今天在網路上發現造紙的故鄉原來是是「埔里」,在昭和十五年時,日本人的水質調查發現埔里是優良水源地區之一,不僅量多、且含鐵及其他礦物質低,所以以後糖廠、酒廠、紙廠均設於此。但台灣的造紙文化共可分五期: 1. 原始時期:根據三國時代,東吳人沈瑩的記載,當時台灣的原住民已經開始使用「樹皮紙」,它是種非紙之紙。 2. 荷據時期:西元1624年,當時荷蘭人佔據台灣,傳入了歐洲手工紙,用它來印製傳教用的書籍,並教原住民兒童識字。然而當時的歐洲手工紙其實是根據中國造紙術而改造的喔! 3. 開台時期:西元1661年,鄭成功領軍來台,台灣和大陸有了更多往來機會,開始接觸大陸紙張,並且大量使用,尤其是有關宗教用紙方面。《例如:燒香的紙錢。》到了1871年,南投埔里一帶(舊稱:水沙連)已經有人工造竹紙,這是台灣造紙的開始。而埔里造紙約於台灣光復前十年(西元1935年﹞開始,當時完全是採用日本式的「流漉」抄紙法,最適合抄製皮料薄紙,與福建安徽製造毛邊紙、宣紙等的日本稱為「流漉」的方法不同。 4. 日據時代:西元1895年日本佔據台灣,台灣因拜媽祖燒紙錢的風氣盛,所以手工竹紙工廠的數量增加,分佈範圍越來越廣。1898年之後,現嘉義白河開始,台灣也開始使用簡單的機器來處理造紙原料。日本式手工紙法和機器造紙,也就是在此時進入台灣。 5. 光復後:1945年10月25日,台灣從日本統治下光復,造紙因受戰爭轟炸的嚴重破壞,機械與廠房大都損毀,民窮財盡,日常生活所需極缺乏,所幸技術人員因退役返台眾多,人才充足,利用舊廢材料代替原料勉強生產,紙為日用必須品之一,既使品質差,但市價與利潤皆高,因此數年之內,經濟日漸成長。至於埔里能成為台灣的手工造紙重鎮,是自日人打下基礎後,但最重要的還是在台灣光復後,由於大陸撤退來台的精英,多為讀書人,書法、繪畫都是一流的,海峽兩岸交通斷絕,互不往來,書畫用紙無法取得,造成當時各方都在試製書畫紙與殷切需要的情形。所以埔里在光復之後,除紙廠量大增外,紙張種類與品質,製造設備與技術,皆有日新月益的進步。亦由於島內需要殷切,埔里人們紛紛設立手工造紙廠,父教子、師教徒,皆屬家庭工業,且產量日增,導致有過剩之勢。
|
91年12月12日 |
將訪問模範員工 這禮拜老師說要去訪問一名華紙的模範員工,據說是惠霞媽的朋友喔!在經過惠霞媽的溝通下,確定了我們這禮拜要去訪問模範員工,而且聽說學校已經發公文,要向中華紙漿公司表明我們的意圖,能夠協助我們,好讓我們能進到紙漿公司訪問,也能參觀工廠,希望能早點參觀工廠!也能早點訪問華紙的主管們,這樣對我們的研究又上前一步了! |
91年12月13日 |
得知來自聯合晚報的報導 『紙價於1995年達到高點每公噸900美元後,自1995年第四季 |
91年12月14日 |
訪問 已經確定明天下午我們一行人要去放問紙漿場的一名模範員工了喔! |
91年12月15日 |
訪問模範員工張先生 今天下午,我們去訪問一位模範員工張先生,他今年43歲,並在廠內已有21年之久了!我們談了好多問題,大部份都蠻重要的,我們問他說,因為廠離家近,又可以照顧到家,在當時工作也算不錯,因此家中都贊成。關於場內的環境,他偷偷告訴我們:有些員工會隨手丟煙蒂,不然就是隨口吐檳榔渣,再加上請來打掃的人馬馬虎虎,所以有些髒亂。到廠的交通工具,早期他是用摩托車,現在用汽車了。紙漿廠只生產紙漿,很少製紙,製紙是下游工廠的事。製造紙漿需要用到的原料木片以尤加利樹為主,進口時都已先切成木片,因為木片內含有纖維,而木屑沒有,所以要把木屑剔除。而他現在的職務相當於助理工程師。談到有趣的事,他說,由於同事們一天工作八小時都在一起,甚至比家人還久,所以在有空閒的時候,會泡泡茶、聊聊天,員工們都相處的很好、感情很融洽!今天的收穫很多,我覺得我們的資料充足,同學又厲害,相信我們一定會到總統府領獎的,大家一起加油吧! 攝影:品瑄爸爸 |
91年12月16日 |
期待明天 明天要去紙漿廠訪問了,今天還在學校討論了一下,<明天要問什麼>,一定很好玩吧!還是得認真啦!明天的大家要加油唷!認真的表現一番,這樣我們才會出頭天唷!真不知明天會碰到什麼問題?第一次去紙漿廠,好興奮,真的很幸運,能接洽到趙課長,並且又好心的讓我們進廠參觀,一定得好好謝謝他。 |
91年12月17日 |
首次參觀中華紙漿廠 今天我們向學校請了公假,由一梅老師、品瑄爸爸帶隊,去參觀中華紙漿公司。由熱心的廠務課趙寧勳課長,為我們安排簡報,並且介紹了帥氣十足的工程師李世文先生為我們講解並帶我們參觀了華紙的實驗室。有關於簡報的內容,是說明了中華紙漿廠生產紙漿的過程,蒸解→洗漿→篩選→漂白→抽漿,紙漿廠是由民國57年7月份創,約有90多公噸的紙漿,採用進口木片為主要原料,利用不同樹種之纖維特性來製造適合不同紙種之紙漿(如:尤加利樹),使華紙之紙漿可適用於文化用紙、衛生用紙、工業用紙……等。 |
91年12月18日 |
整理 昨天從紙漿廠回來後,大家分工的把資料更進一步的整理 |
91年12月19日 |
紙張產品與用途 紙張產品有高級道林紙(採用自產高級化學紙漿抄造而成的文化用紙。用途:雜誌、書籍、廣告傳單、計事本、信紙、信封、便條紙、塗佈原紙、NCR原紙)、高級影印紙與參合一多功能事務用紙(採用自產高級化學紙漿生產之影印紙,紙色清白,剛挺高度,尺寸安定性佳,適合個型式影印機使用。用途:影印、雷射印表、彩色噴墨印表)、高級電腦紙(採用自產高級化學紙漿生產之電腦報表紙,紙力強、厚度穩定、尺寸安定性佳。用途:電腦報表紙、雷射印刷、特殊離型加工用原紙)、特級道林紙(特級道林紙係利用機上塗佈機施以微量塗佈加工,紙面細滑平整,不透明度高,比道林紙更能表現印刷鮮艷度及清晰,亦能降低油墨用量。用途:書籍、雜誌、說明書、廣告海報)。 |
91年12月21日 |
華紙闊葉樹漂白漿(lbkp)品質特點 中華紙漿場經過ISO的認證,有柔軟度佳,華紙的LBKP纖維的柔軟度佳,可以增加面紙,衛生紙的柔軟度喔! |
91年12月22日 |
雕版印刷的鼎盛時代 今天大夥在老師家集合,討論了很多東西,我們上網找了,雕版印刷的發展和活字印刷術的發明。 |
91年12月23日 |
學習photoshop訪問模範員工資料統整 12月15日時我們大家一起訪問了模範員工張先生喔!張先生43歲了,脾氣很好的張叔叔在紙漿工廠服務了20年了,是花工電工科畢業的,在畢業前就已經有甲種電匠職照,之前有再進修,現取得乙級鍋爐技術職照喔! |
91年12月24日 |
網頁大綱討論 今天大家在教室裡開會,要開始來想想網頁的大綱,在大家七嘴八舌的討論過後,我們終於有對網頁的內容有了一些想法。 |
91年12月25日 |
查詢造紙術資料 今天在網路上搜尋一些有關蔡倫造紙的一些資料,卻有了驚人的一個大發現,在一九八六年,甘肅天水放馬灘發現了西漢時期的古紙,經專家考證,這張古紙的年代溯自西漢早期,比東漢蔡倫造紙的歷史早了三百多年,這真的讓我大吃一驚。其內容如下: |
91年12月26日 |
造 紙 術 的 傳 播 據說在中亞發現了大批晉代紙的殘片,說明在晉代時紙張已經從中國內地西傳。紙和紙製品隨後進一步向西方和其他各處傳播。馬可•波羅是從歐洲最早來到中國訪問之一。他目睹了紙幣的廣泛流通和成吉思汗帝國為了祭祀死者大量焚紙人、紙錢的奢侈風俗。12世紀,造紙術間接傳到歐洲。此後,蒙古征服者於13世紀在波斯發行第一批紙幣,14世紀又在朝鮮、越南發行,日本則在同一時期也開始使用紙幣。大約也在同時,紙牌和其它紙製品經由阿拉伯國家傳到了歐洲。
|
91年12月29日 |
討論造紙程序 造紙程序:磨漿→網壓部→烘缸→切紙。造紙原料使用自產之原生漂白化學漿,紙漿未經乾燥直接由製漿場流送提供,除可減少抄漿烘乾、備料散漿之能源消耗外,未經烘乾之紙漿纖維較不易捲曲,可提高紙張之交織品質與強度。 |
91年12月31日 |
得知紙的進化論 紙的演化論...據說最早人類是將文字刻於石塊、獸骨、龜甲上,經過很長的一段時間,有人開始將文字寫在竹簡、木簡再將它們串起,一直到後來絲織品開始興起時,開始有人在製絲或製麻時,從水中撈取多餘的亂絲和亂麻,曬乾製成縑帛,縑帛時分輕便,但價格高昂,不是一般人都買的起,在來到東漢蔡倫發明創先用樹皮、麻頭、破布和破魚網來造紙,被人命名為「蔡侯紙」。人們才開始擁有輕便且價廉的書寫紙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