淵源

筑函 整理

Home 
馬太鞍部落介紹 
邦查文史工作室 
繽紛的溼地生態 
吃草民族 
永世的豐年祭 
研究計畫簡報 
伊利信製作群 
參考資料 

小米時期

阿美族本為種小米的農業社會,直到十九世紀初引進稻米後,小米才漸漸被淘汰。據相傳,以往每當小米收割之後,各部落就會分別舉行盛大的慶典活動,感謝神靈的恩惠。這也就是現在所謂的豐年祭。

在阿美族的傳統裡,小米的生產成敗與否,不在於人為的栽培技術而是在於各種祭典的執行好壞。一系列的儀式結束後,部落又會舉行綜合性的祭儀活動,叫做感恩祭,也就是我們今日所謂的豐年祭。

水稻時期

到了二十世紀初年,阿美族放棄了小米,改種水稻,進入了一個新的農業社會。阿美族認為,小米和水稻是不同性的。小米有激烈的精靈,對人們會有明確的賞善罰惡,但水稻是良性溫和,除非在特殊的狀況下,不會隨便害人。

年齡階層是阿美族最重要的組織,也是最獨特的文化,而豐年祭則是年齡階層展現實力的最重要考驗,男子到了20 歲都會被納入年齡階層,因此每年五月都會有一些新的年齡階層出現,請老年人命名,過去年齡階層負有保衛部落的責任與重大的意義,現今社會已經不用保衛部落,而豐年祭就變成他們最大的功能。

早期的豐年祭,它是一個內容單純,過程嚴肅的一個祭典活動,參與者以部落的男子年齡階層組織為主,婦女是不得參與的,但後來,小米的生產 改以水稻之後,諸多的禁忌與限制,已不如從前嚴格,且為了歡慶豐收並與全族人共同分享這份喜樂,婦女、小孩也漸為活動的主角。在一系列的祭儀活動中,一些較傳統的、禁忌較多的祭儀活動也漸被省略,時至今日,整個系列的祭儀活動仍被舉行的,也僅剩豐年祭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