蓮花專業區
筑函 整理
 
Home 
馬太鞍部落介紹 
邦查文史工作室 
繽紛的溼地生態 
吃草民族 
永世的豐年祭 
研究計畫簡報 
伊利信製作群 
參考資料 

 

在馬太鞍邦查文史工作室附近一帶,每到夏季都開滿了蓮花。當地發展蓮花種植,是因為一個有趣的機緣;近幾年來,因為稻草的收入減低,當地的農會鼓勵農民種植經濟作物,倘若種植蓮花就補助肥料,當地農民雖然依照農會的輔導種植蓮花,卻不是因為經濟效益,而是因為肥料可以偷偷地灑在自己的稻田裡,所以農民的蓮花田多數並沒有施肥只是任其自生自滅,並沒有用心照顧。

然而,由於馬錫山腳下這塊土地受到高聳的中央山脈阻擋,日照較短,加上溼地土壤肥沃,非常適合蓮花的生長,所以蓮花開花期間較西部為長,一直到十月底還在開花,花朵美麗脫俗,所以常有遊客自全省各地來到這裡觀賞蓮花。

每逢夏季,朵朵清新的蓮花亭亭玉立地舒展著,搭配著柔和曲線的大片蓮葉,在陽光下更是閃閃發亮,連綿無際。沿著馬太鞍自行車道前進,沿路便可看到遠近各具姿色的蓮花田。近來周圍設施逐漸完善,除設有涼亭可以休息、吹風,更有數百公尺的木棧道供旅客行走其間,最適合在夏天傍晚享受清風徐徐,聆聽蛙鳴鳥叫,欣賞迎風搖曳、風姿綽約的蓮花,景緻宜人。

蓮花的生態

世界上約有三百多種蓮花的品種,其中有許多都是經由人工長期栽培的新品種,在台灣較常見的品種有大憨蓮,建蓮、石蓮和白蓮等。馬太鞍溼地所種植的蓮花為『建蓮』,相傳最早是在荷蘭人佔據台灣的末期

(1661)從大陸福建省建寧縣引進台灣。

『建蓮』的花型屬紅花單辦,通常花莖比較低,在油綠的荷葉間綻放點點胭紅,別有溫雅嬌羞的模樣。建聯的花期長達三個月以上,每年五至八月都是賞花的好時機。

建蓮的蓮子產量多,又分長粒與圓粒兩種,在馬太鞍溼地皆有種植。雖然\分隔區域種植,但受粉後還是會混生在一起。

蓮花又稱「荷花」,是多年生草本水生植物,春、夏到秋初是蓮花主要的生長季節,從種植到開花大約是一個半月的時間。蓮苗在栽種後,初長的幼葉平貼水面,隨後長出地下莖和側芽,成熟的葉片則挺出水面以爭取較多的陽光,然後花梗和葉梗即自同葉的表面呈革質,並且有絨毛突起,因此在清晨與雨後,常可見荷葉上的水珠晶圓滾動著,閃閃動人。

蓮花通常在清晨五、六點左右開放,然後慢慢閉合,隔日清晨再重新綻放,花期約只有三天,花謝之後就只剩下蓮蓬。一般蓮花淍謝後第二十天,就可以採收成熟的連蓬。蓮蓬裡的蓮子有層硬殼,去膜通去蓮心,才成為市面上販賣的蓮子。如果太成熟,蓮子的殼會變褐色,膜很難去掉,就沒有賣相了。 

到了秋天,花葉逐漸淍零,地下莖的末端或節間便會長出粗壯的的地下莖,

即我們俗稱的「蓮藕」,由於蓮藕內的螺紋管非常發達,所以採收的時候常可以看到「藕斷絲蓮」的情景。以實用性而言,蓮花的各種部分皆具有食用、藥用或觀賞的價值,主要製成品有蓮子、蓮花茶、生蓮藕、蓮藕茶、藕粉等。蓮子自古以來即是帝王聖品,除了熬煮冰糖蓮子甜湯或作成甜點之外,也可以加入排骨、粉腸或玉米等悶煮。尚未去殼的蓮子以十字剖開殼頂,加鹽及蒜頭油炸後,更是香Q可口,佐酒,配茶兩相宜。

 除此之外,蓮花也以「出淤泥而不染」的情性和優雅的姿態,自古以來受到騷人墨客與藝術家的讚頌歌詠,涵韻無限。

資料來源
  • 馬太鞍生態導覽手冊 花蓮縣光豐農會出版 p.28 - p.29
  • 馬太鞍社區文化導覽手冊 花蓮縣文化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