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報導-生痕化石
分佈地區的歸類
岩層上的生痕化石,或依分佈地區來大致分成三大族群:潮間帶族群、濱面帶族群和遠濱帶族群。
潮間帶族群:受海水漲退潮所影響,高潮線與低潮線間的潮間帶地帶,水流快速,漲退潮使得環境不甚穩定,退潮時,還會將部分海床曝露,因此生活在亡地帶的生物,不但自身必須具備避免體內水份散佚的功能,有時還得鑽入海床底,挖築斜管或水平管做為居住、覓食之用。因此,這類族群造成的生痕,常見傾斜和平行層面的管狀構造。
濱面帶族群:濱面帶是受波浪影響最大的地帶,通常水流湍急,沉積作用和侵蝕作用都進行得相當劇烈。在變動劇烈的環境下,底棲生物很難在海床表面上自由活動,故往往會挖掘垂直於海床面的直管以藏身其中,只露出部分身體來攝食海水中所含的食物。同時,牠們還需用泥球或自身的排泄物糊於管壁,以防止居住地沖毀或崩塌的危機。因此這類族群造成的生痕,通常會出現在含有交錯層、波紋層等的岩層裡,大部份是垂直層面、管壁附有粒狀凸瘤的管狀居住構造。
遠濱帶族群:此地帶已遠波浪、潮汐的影響,因此水流平緩、環境穩定,食物的唯一來源只有沉積於岩層底部的有機物,因此,生活在這裡的生物,通常會鑽到泥質夾層中,朝平行層面的方向攝食。由於水流平穩,泥砂沉積速度非常緩慢,使得堆積出來的岩層紋理(層理),會在生物鑽進鑽出、爬上爬下的激烈擾動下,被破壞無遺。因此,這類族群造成的生痕,常出現在層理不明顯的厚層砂岩中,通常是平行層面、管壁無粒狀凸瘤的攝食、爬行痕跡。
|上一頁|下一個報導:逐漸消失的福隆沙灘|回專題報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