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報導-生痕化石
常見的生痕化石
在東北角區域,常見的生痕化石大致可歸納出三種:
一、樹枝狀:在岩層表面上可看到類似樹枝狀的分叉。過去可能住著古生物,牠們垂直挖入地層中來居住,並向四面八方挖管道覓食或活動,因而形成了樹枝狀通道。
二、直管狀:通常構成於垂直地面的直管狀構造,有的還會將排泄物黏在管壁上,防止岩層崩塌,因而壁上常會有顆粒狀突起。
三、束管狀:生物在海床下,挖築斜交地面的數條圓管居住,並分泌鈣質物以鞏固管壁。
由於生痕化石紀錄了當時生物在棲息地留下來的活動遺跡,因此能表現當時的環境特性。探索生痕化石和岩層之間的關係,便是打開千百萬年前環境秘密的最佳鑰匙。
怎麼解讀生痕化石呢?就以這兩張照片中,網狀的生痕化石為例:
一、 分佈區域:一大片縱橫交錯的構造,可見是相當數量的生物族群在此間棲息活動。
二、 分佈位置:平鋪於岩層上,與岩層平行、垂直或有交角。
三、 觀察管壁:管壁兩旁有粒狀小凸瘤的,可能是生物為了居住安全,在管壁上糊泥球或糞球,以防止管壁崩塌。以此來推測,有粒狀凸瘤的,可能就是居住場所,反之也許為覓食、攝食或爬行的痕跡。
四、 岩層性質:周圍岩層的結構給了我們推想當時的生活環境的資訊。
|上一頁|下一頁|回專題報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