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濟宮] [士林國小] [文昌祠] [懷古園] [大寮層]
士林國小是全台灣最古老的小學,她經歷了前清/日據時代/光復三個不同的階段。一百多年來屹立不搖,當然也見證了百年以來士林地區的變革,所有生於斯長於斯的士林人莫不對這所百年老校有一份特殊的感情。 走進歷史的悠悠長河,沿著時光隧道,讓我們一起拜訪士林國小的發源地──芝山岩。 西元1895年(民前十七年)甲午戰爭清廷戰敗後,依馬關條約將台灣割讓給日本。當時的學務部長伊澤修二認為台灣人的「教化」是統治政策中的當務之急,在日本接管臺灣之前,士林地區早已文風鼎盛,於是伊澤修二獨排眾議將學務部遷至芝山嚴的惠濟宮內,並設立了「芝山嚴學堂」,這就是士林國小的創校。 西元1896年(民前十六年)六月一日學堂更名為「國(日)語學校第一附屬學校」士林國小即以本日為校慶紀念日,至今已有一百零五年的歷史。當時日本人在台灣成立小學,最終目的是為了推行皇民化教育,於是有了專門為日本人子弟設立的學校稱為「小學校」,專門為「教化」台灣人而設立的「公學校」之分。 於是在西元1898年(民國14年),這所專門給士林的臺灣子弟就讀的學校改校名為「八芝蘭公學校」(士林舊名八芝蘭) ,一直到民前八年位於士林大東路的校舍落成,士林國小才正式由芝山嚴搬到現址。現在在士林國小圖書館前的花廊前依舊保持完整的「八芝蘭公學校」的校門石柱,即是這段歷史最好的見證。 民國十年改稱士林公學校,一直到民國六十三年正式定名為「台北市士林區士林國民小學」迄今。 在日據時代的皇民化教育,公學校並不只限於小孩子來讀,只要肯來,男、女、老、少皆可。我們從現存於士林國小校史館的一些早期畢業生合照裡,可看見白髮蒼蒼的老人,攜帶幼兒的婦女和青少年齊聚一堂。一直到今天士林國小依舊孜孜不倦於成人教育,每年皆有多名士林區的阿公阿婆畢業於士林國小的成人教育班。 由一百零五年前芝山岩惠濟宮內的「芝山岩學堂」一直到今日現代化的士林國小,士林國小一直努力保護各種史蹟文物資料,校史館中保存第一屆畢業生畢業書,歷屆的校旗校徽,學生蒸便當的便當牌及多張令人回味無窮的老照片…..其中有一幅日本油畫大師淺井忠的油畫作品「東京大成殿」,因東京大成殿早已毀於東京大地震,加上淺井忠的作品在市場上流傳不多,這幅畫相形之下更加珍貴。 而珍藏著這些寶貴的文獻資料,珍藏著多數老士林人童年的美好回憶,帶領我們走進時光隧道見證當時的輝煌歲月,正是創辦於芝山岩惠濟宮的士林國小。 <<訪問施老師>>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