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p_test_3Row1xCol1.gif

 

 

 
hp_test_3Row2xCol1.jpg hp_test_3Row2xCol2.jpg

(1945.8.28國共重慶談判)[4]

灣眷村的形成 , 有其特殊的歷史意義與背景 , 它是民國成立以來最大的一次人口轉移 , 同時也是一種被迫型政治性人口移轉過程下的特殊產物。

(1949.4.22共軍強渡長江)[4]

 

 

 

國成立至抗日戰爭 ,一直是烽火連年,犧牲了中國人千萬寶貴的生命,苦撐了八年,終於在民國三十四年,贏得抗日戰爭的勝利。受日人統治的台灣,正歡欣鼓舞慶祝光復,在重整殘破家園的時刻,國共內戰又起。1948年戰況漸漸不利,國民黨只能守住些重要的城市。到了1949年戰局更不利國民黨,紅禍蔓延,大陸易守,河山變色,漸漸出現逃亡人潮,造成近兩百萬內地人口的遷移,一百二十萬大陸省籍軍民遷台,形成第三波移民潮

浙江大陳島軍民撤退(秦炳炎攝)[3]

願被共產黨統治的士、農、工、商、公、教、軍、警,從四面八方攜家帶眷離鄉背井,追隨政府,渡海來台灣。其中包括了將近六十萬「外省」籍人口的遷移,以及近六十萬的「外省」籍軍籍人口於民國三十八年隨政府遷播來台。

 

(1950.5.18舟山群島撤退高雄)[3]

六十萬國軍部隊,在大陸變色後轉進來台,各軍種部進駐台灣各個軍事要地。在倉皇急促轉進下,來台軍人隨駐地在營房內, 眷屬的安置則顯得窘迫,政府為了安置有眷屬軍人使其無後顧之憂,而透過政策的干預加以安置,無法安置在日遺營房或隨部隊移動的軍眷,大多暫住學校、寺廟、農舍、牛棚等,並有自行固地搭建簡陋空間等臨時容身所,因要反攻大陸,並無久居打算。

軍人用竹子搭建的眷舍(曹森攝)[3]

嗣後因管理上的需要,自五、六十年代起針對外省現、退役至有眷軍人,採行各項安置措施。政府利用日遺房舍或覓地興建的方式,將房舍配與有眷官兵,因此「眷村」可以說是國家在整編安置龐大遷台外省籍族群過程中,所發展出來的有計劃、有制度興建的公有住宅區,逐漸發展出「眷村」 [2]。             

落地生根--結婚生子
(吳冰雲先生攝)[3]

過連年的戰亂流離後,逃難到台灣的外省人需要歇息、重整。

  • 個人生活世界而言

人生活世界裡面原來已經成家的,分離的親人要設法克服重重兵險團圓。還沒成家對的,也要想辦法在台灣找一個老婆,生一堆孩子,過正常人的生活 ,而住所更一定要安定。國家在這個關頭提供了立即的克難式的「臨時」幫助,從而開啟了台灣的眷村歷史 。 

  • 對國家而言

家也要重整休養生息,「反攻大陸」是神聖的使命。所以,軍人必須帶頭犧牲,靠領袖、主義思想的教育,原來的「戰敗者」得以重新凝聚團結,眷村變成為安定軍心、培養戰力的後勤部門[1]  。 

 

[Top]

參考文獻

  1. 楊放,「落地生根--眷村人物與經驗」1995,台北市,允晨文化出版公司。

  2. 林樹、潘國正、劉益誠、曾嘉玲、何致遠、邱碧芳、李志武,「田野調查報告書」1997,新竹市,竹塹文化資產叢書出版社

  3. 古碧玲、林絮霏,「從異鄉到家鄉--外省人影像文物展」,1999.2,台北二二八紀念館。

  4. 國共內戰,http://home.pchome.com.tw/homepage100/td125223/
    (報導國民黨與共產黨相互間的戰爭,內戰時期三大戰役、將領與共軍將領簡介。)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