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為了更了解傳統藝陣的起源及演變,我們向台灣著名的民俗學者專家林茂賢教授請益。透過林教授的解說之後,我們對傳統藝陣有更深的認識及瞭解。傳統藝陣是台灣民間的代表性文化,藝陣表演包羅萬象,有鼓陣、官將首、三太子、宋江陣、舞龍舞獅等,其都有各自的特色及發展,下列我們就一些常見的藝陣演出進行介紹。
在介紹藝陣演出之前,讓我們先介紹研究台灣民俗文化權威專家─林茂賢教授 林茂賢教授介紹:
廟會陣頭起源: 最早的廟會頭起源於遠古時代,為求神明庇佑,先民們選擇在宮殿或房子裡供俸神明,與神明進行溝通。到了重大的祭祀之日,為了喧染氣氛,才加上一些比較花俏的動作,形成了現在的廟會陣頭。廟會活動已是台灣本地的特有風俗,其在歷史文化傳承與民眾的精神生活,都扮演著舉足輕重的角色,從廟會活動中可以清晰地看到台灣民眾的信仰、藝術及人文的多元樣貌。廟會活動除了具有知識、藝術與娛樂功能之外,也兼具教化民眾、凝聚民心和保鄉衛民的特色,更促使民俗廟會朝向民間戲劇與傳統藝術表演的蓬勃發展。 台灣廟會活動都會有一些民俗藝陣的表演,有哪些藝陣比較常出現於廟會活動中呢?林教授回答:「大概是宋江陣、八家將、官將首、三太子、舞龍舞獅等藝陣表演比較常出現。」透過教授的解說後,我們了解到各種藝陣表演方式的特點,像八家將、官將首的表演需要畫上臉譜,因為他們扮演的對象是鬼神,因此在畫上臉譜後,就不能講話了,移動的腳步也有固定的走法,否則會對神祇不敬。而宋江陣則是台灣陣頭的雛型,因為以前台灣農業社會時代時常有村莊械鬥情形發生,村民們為了保護家園,會利用平時農閒時間操棍練武鍛鍊體力,在村莊發生械鬥時成為保護村莊的軍隊組織,而在廟會活動中則成為武術表演,而被稱為宋江陣。
台灣常見的藝陣表演介紹:
(本文由晴如撰寫)
©2016台灣網界博覽會秀水國民中學蹦蹦隊專題製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