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專題簡報
歷史淵源
發展演變
戲偶達人
戲偶介紹
戲台呈現
操偶技術
靈魂元素
採訪紀實
調查歷程
研究團隊
網站地圖

 

 

戲偶構造 戲偶製作

 

 

       傳統偶頭為木製,其製作流程為雕刻粗胚、磨光、糊棉紙、打土底、粉底、開眉、打花面、裝髮鬚。

       一個古典布袋戲偶頭的雕刻,是需要經過選材、精雕、磨平、打亮、上漆、繪臉….等十多道的步驟才能完成。 典型的花園派雕製過程是:先將樟木鋸成木頭偶頭面積大小的木胚,然後在預定面部的正中作一準線,再將兩頰斜削,其次定出五形(耳、目、口、鼻)後,即用刻劃,使成白 胚,接著在白胚上裱棉紙,施以濾過的黃土,黃土乾燥後,用毒鯕皮磨光,再用竹刀分五形,並進行補縫,修光等手續;第三階段則是進行著粉、用彩筆畫上面譜,再蓋蠟,使其光澤美觀,若需加上髮髻、鬍鬚,則另外加工處理。

 

1. 選材

挑選適合雕刻的木材,材質早期以梧桐木為主,近來皆以樟木代之,兼具防蛀功能。

2. 定形

決定角色類型,勾勒出五官之輪廓定位。

3. 粗胚

雕刻出約略的輪廓線條。

4. 細胚

進行五官及表情之細膩線條的雕刻(基本的瞼部已經呈現)。

5. 貼紙

利用細薄而具韌性的棉紙在白胚上進行黏貼,補足木偶的堅韌度。

6. 補土

在木胚上塗上薄薄的土黃泥層,再以細砂布磨成光滑圓潤,大約反覆處理三次左右。

7. 磨平

以粗細砂布反覆進行修飾磨製。

8. 漆底

早年以天然顏料進行調五色,今日則以豐富的化學顏料做為漆底繪製。

9. 彩繪

反覆上漆彩繪約6∼7次以上,並勾畫出精緻細膩的臉譜造型。

10. 植鬍

彩繪完,根據男女角色之需要紮髯、結髮;材質則為蠶絲或麻絲染色製成。

 

       現代布袋戲偶頭用樟木或白木雕刻而成,偶頭內有特殊裝置,可以用繩子拉動控制眼睛睜眨,還有用中指扳動嘴唇的控制,也有特殊的偶眼可以左右動。

  戲偶的本體,手可分為木製手以及現在廣為使用的橡膠手,該手內置鐵絲,並可輕易扭成特定的手型另外,現代戲偶的腳已普遍為塑膠製,裝設有膝、踝二關節,鞋子還可以穿脫交換。至於戲偶本身穿的服裝,近代偶身所著衣服變得更華麗且多層次,甚至已與真人的穿著相仿。

勾畫出精緻細膩的臉譜造型

豐富的化學顏料做為漆底

雄赳赳的紮髯

彩繪光澤美觀

照片來源:薪火相傳隊拍攝於彰藝園》

 

 

【參考資料】

http://163.22.107.1/kfups/art2/head.htm 布袋戲偶頭的製作過程

圖文資料:2015陽明薪火相傳隊撰寫

 

首頁 | 戲偶構造 | 戲偶製作

 

彰化縣陽明國中薪火相傳隊版權所有Copyright © Yang Ming Junior High School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