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魚文化館
小記者/王昕 烏魚文化館簡介
烏魚文化館在於高雄市梓官區通港路23號 ,在民國九十五年十一月二十二號落成的,當時的縣長是楊秋興,鄉長則是張漢雄,當時蓋烏魚文化館是因為要收藏珍貴的鄉土照片、古早時代的捕魚魚具、和烏魚產業史,功學童了解蚵子寮的漁村文化,成為國中小學生的最佳鄉土教室。
參觀過程
來到了烏魚文化館,還沒進到室內,看到外面的立牌也大概可以猜到這裡是哪了,它的立牌上寫著「梓官鄉烏魚文化館」讓你清楚知道這裡就是烏魚文化館,字後面的照行是以波浪為主,立牌上方有許多烏魚雕像,讓我們進去那長方型的房子(烏魚文化館)裡吧!
這一次的參觀時是由宗廷媽媽幫我們介紹,原本對烏魚子一無所知的我,經過宗廷媽媽詳細的介紹,我一日之間學了很多很多,像是烏魚旗的歷史典故,還有烏魚的盛產時期等;而館內有兩樓,一樓大多是介紹蚵仔寮內有哪些動物、捕烏魚時的方法,很多文字介紹…一樓還有一個巨大的烏魚雕像,大家都跟它合照呢,而二樓有一些圖和鄰近學校的作品,那些作品大概介紹了捕魚到賣魚的過程,也讓我更瞭解蚵仔寮,下面是我認真做的筆記喔!請大家繼續看下去。
烏魚捕撈的方法
主要以兩船圍網以巾著網為主民國四十年代烏魚期間,由全省各地蜂擁而至台灣南部漁船筏達四千艘以上,捕烏的方式包括搖中網、旋刺網、巾著網,經過不斷的淘汰,巾著網逐漸成為最主要的捕烏漁具,巾著網係由臉艘共同作業至於場時兩船先靠近,將船尾網具連接,發現魚群之後,先觀察風向、潮流與魚群狀態後,兩船在分別以最大數度,反方向包圍魚群、頭往,船會合之後,收網取魚。
|
烏魚旗
台灣在荷蘭人統治時對於漁區、目的地、捕魚期限都有規定並且規定在捕魚以後,一定要回到大員繳納什一稅,都須獲得正常執照和准許出發作業,捕撈烏魚。到了鄭成功時代是無管制,但捕烏漁民要繳納漁稅,領取〝烏魚旗〞,才能捕撈烏魚。台灣光復後烏魚依然是南部沿岸漁民一年生活依靠,冬至前後二十天短短魚期,不但決定漁家年關好壞,也是一年漁村經濟的重要指標,台灣漁民奮鬥精神一直停留到現在,雖然生態環境破壞,及過漁現象,兆成魚貨缺乏收入短少,也得生活下去。白天與夜晚的漁況差異漁民在白天與夜晚皆會出海捕烏。但白天時,烏魚的迴游數度較快,作業船隻較多,原來整群迴游的烏魚常受到漁船及網具的驚擾而四散逃逸,所以漁船所能圍捕到的魚群數量通常較少;而夜晚時烏魚的進行約只有白天的一半。且夜間作業的漁船較少,沒受到驚擾的烏魚又會群集迴游,此時船組所能撈捕的烏魚數量通常較多。
烏藏網
烏藏網並非異體成形的長網,而是由數十塊網片組合而成。網片通常由棉絲編織而成,一塊網片長約十至十二尋(一尋等於五台尺),高度約十六尋…。作業時,每一支竹筏上帶有以八至十二塊網片接合而成的長網,作業時各竹筏再將長網接合,以六隻或八支竹筏為一甲的烏藏作業組,便可圍出周長四、五百尋得大綱弧。
|
魚囊
一片烏藏網,下有一百至一百二十個魚囊,作業時數十網片接合而成大網弧,網緣下便繫有五、六千個。一個魚囊長約一尺半,可裝一至三尾烏魚。因為烏魚受驚時,有往網緣下方竄逃的習性,所以於烏藏網下原設計了成千上百的魚囊,烏魚下淺時便會鑽入囊內受困其中。
藏仔寮的搭蓋
每年農曆十月左右,準備在冬至前後撈捕烏魚的烏藏業者,便會請神明看好吉時良辰,開始請人於沙灘〝藏仔寮〞。搭蓋魚寮最主要的目的是因為早期通訊不發達,連絡不易,同一甲烏藏的成員全住在一起,海上有烏魚動靜時,漁撈作業會較機動迅速。而且冬季捕撈烏魚為漁民重要的經濟來源,對於捕烏作業的各項細節,必須比平時更謹慎注意,避免參與作業的漁民觸犯禁忌,影響漁獲成績,故要求整假的漁民皆須住在寮中,過團體生活。漁民搭蓋〝藏仔寮〞時,會如同建新屋般慎重,破土、上大樑等重要工作,皆須要請神明看吉時良辰。魚寮有前後二落,占地約五十坪,主要以桂竹搭成,再以藤絲綑綁固定,屋頂覆以茅草,以防雨淋,四周則以稻草釋包圍覆蓋,以防風寒。
參觀心得與感想
11月26日星期三下午我們去了蚵仔寮,去了烏魚文化館等地方…我參觀烏魚文化館後,懂得更多、疑問也增多了,我參觀完後有一些是我原本不知道的事情,瞭解後還遺留了一些疑問,我也透過的資料蒐尋在網路上或是相關的紙本資料中一一把將疑問找到了答案;參觀時宗廷媽媽幫我們講解,她在我心中是最棒的導覽員,每個同學都很認真的聽講還有筆記喔,也因為有她我也更加瞭解,烏魚文化罐內的每一個文字和每一張圖都幫我增加了很多知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