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位置: 首頁>賞讀>台灣獼猴

研究結果(一):臺灣獼猴的生理、生態、行為與語言

壽山上的獼猴有許多學者、楊娉育老師認為獼猴太多了,但是林金福老師卻覺得獼猴的數量是太少的,我覺得兩人說的都對,我也覺得獼猴的數量是剛好可以讓壽山承載的量,猴子的是雜食性動物,其主食以水果為主,最愛香蕉、芒果、荔枝、柳丁等,牠非常喜歡吃洋紫荊和銀合歡,在他們的群組中並沒有猴王,只有里長,他們在互相梳理毛,不是在吃跳蚤而是在吃同伴身上的皮,猴子如果是用屁股朝著我們,代表對我們表示友好,在一個群組中有母猴、公猴、小猴和嬰猴,最後成年的公猴會離開自己出生的組群,去尋找新的組群,如果那個組群還沒滿,公猴就有機會加入,一個組群中的猴子有從十幾隻到七十幾隻的獼猴,母猴則會繼續待在組群中,當母猴四歲就成年了,公猴卻是十歲才成年。人類若不瞭解獼猴這些表情與行為,在與獼猴互動時,很容易會錯意,做出不適當的反應,有機會使猴子緊張,就可能導致衝突的發生。

研究結果(二):人與獼猴的衝突

人與獼猴的衝突非常的多,但是當中有許多的衝突是由人類開始的,當中有許多的因素,像猴子已經在威嚇我們了,但是我們還是故意去靠近猴子,有的時候猴子只是去萊爾富的商店偷了一次東西,報紙就一直在報導這篇新聞,有的時候猴子會抓傷人類或跳到人家的車子上要食物,如果我們不給他們,他們就以武力來解決這件事情,人類也因此受傷,下一次換人類打猴子,又下一次,那人猴大戰又上演了,人和猴子的衝突有許多都是人類造成的,像有的是因為餵食跟搶食物,有的是因為人類侵犯到了獼猴或獼猴的地盤,狀況較多的是我們餵食,現在又不給牠食物,所以獼猴主動去搶人類的食物,在搶的過程中兩方互相打在一起,獼猴有時會被登山客拿登山上打死的。

研究結果(三):人與獼猴間為什麼會產生衝突?

人與獼猴會發生衝突是因為人類傷害到或是侵犯到他們,有許多的衝突全部都必須快到人類餵食獼猴,以前的臺灣獼猴大家人人都愛他們,住在壽山附近的居民都以壽山上的獼猴引以為傲,但是現在大家都非常討厭壽山上的獼猴,壽山附近的獼猴則是看到獼猴就像看到害蟲般的討厭,人類希望能靠近獼猴,所以用食物來引誘獼猴,最後大家都把獼猴餵食習慣了,最猴獼猴自己來搶人類的食物,才會開始人猴大戰。

還有,就是侵犯到他們的領域才會造成人猴衝突,像中山大學,他就蓋在壽山的旁邊,他因為嚴重侵犯到了獼猴的棲息地,我以獼猴很常在校園哩,因為牠們的棲息的棲息地正在縮小,但也因為這樣獼猴干擾到了人類的生活,所以又因為這樣又展開來了另外一場的人猴大戰。

有時候,人類若不瞭解獼猴的表情與行為,例如:邀寵時,臀部朝向對方,高舉尾巴;瞪視;張口威嚇…等,在壽山遇到獼猴時,就會會錯意,做出不適當的反應,也可能導致衝突的發生。

研究結果(四):了解人與獼猴如何和平共處。

和獼猴和平共存的方法有需多,有結紮、撲殺,還有許多的方法,在中國大陸也因為有恆河猴的問題,想出了許多的解決方法,而且我也覺得這些方法都非常的好,他們讓人類餵食,他們讓有執照的人來餵食恆河猴,以及每年都會抓幾隻恆河猴來結紮,希望可以控制數量,最後如果是沒有證照的人餵食,會被法律制裁,台灣也因該要製訂法律來讓人類不要餵食獼猴,結紮的方法也是不錯,但是動保人員都表示實行三不政策是最好的方法,但是因為有人不落實實行,才會讓情況繼續惡化。撲殺是大家最不希望執行的政策,因為大家認為獼猴也是一個生命,但是有人希望要撲殺獼猴來解決人和猴的衝突,但是如果把獼猴殺死,臺灣的特有種動物也就會因此不見,所以這麼多的方法中只有幾個比較適當。

研究結果(五):奉茶文化對彌猴的影響。

人奉茶是因為以前人們上山都很累也很辛苦,我就有看見人背水上山給登山客喝,都會有人每天背著許多的礦泉水上山。但是我們訪問時,有人說他們煮水給登山客喝,是會有人捐款的,因此這樣就有了惡性競爭。原先在三個地方有奉茶,有盤榕、雅座、七蔓,因為他們在山上煮茶,但煮完茶都會有一些渣渣,他們沒有帶回去處理掉,他們竟然把茶渣就倒在壽山上,現在獼猴又不是人類,他不知那是我們不要的垃圾,猴子吃了之後會生病,其他在壽山上的動物吃了這些茶渣,也會跟著身病,甚至死亡,那就會破壞壽山上的生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