壽山的歷史
『壽山』的多種名稱
打狗山:曾居住在這裡的馬卡道族被漢人稱為『打狗社』,山名就稱為『打狗山』。
鼓山:因是石灰岩方山,三百公尺等高線成為一平台,遠看就像一座鼓,所以稱『鼓山』,和『旗后山』旗鼓相當。
壽山:日治時期,將日本裕仁皇太子在此山下住的賓館稱為『壽山館』為他祝壽,打狗山也改名為『壽山』。
萬壽山:光復初,為替蔣中正總統祝壽,將『壽山』改為『萬壽山』。
柴山:早期這裡的居民常上山撿拾薪柴,所以民間俗稱為『柴山』。
其他種種名稱還有:埋金山、麒麟山、打鼓山、猴山…等,都與高雄歷史人文息息相關。
原住民(馬卡道族)遺址
高雄,古稱打狗。有學者認為本區為西拉雅族分支為馬卡道族打狗社的古址馬卡道族為了防範海盜的侵擾,在家園四週種植刺竹林作為防護之用,在馬卡道 族語中「Takau」就是刺竹林的意思,所以漢人就將馬卡道族居住的地方音譯為 「打狗」。馬卡道族以打狗及其附近的山丘為居住地,明嘉靖四十二年(1563 年)該族因慘遭海盜林道乾虐殺,有的遷移至阿猴林(大樹丘陵),有的到現今的屏東 市一帶形成「阿猴社」,荷蘭人到打狗後,已無該族的蹤跡。柴山的內惟(小溪貝塚)遺址(小溪貝塚),很可能就是馬卡道族的遺址。
壽山發現之遺址主要有兩處,一是桃仔園遺址位於北壽山西北側、舊桃仔園聚落海邊的桃仔園貝塚及甕棺墓葬,是高雄市目前發現年代最早的文化遺址,推估年代約在西元前4000至5000年,出土文物包括陶器、石器等工具,屬於牛稠子文化層。二為內惟(小溪貝塚)遺址位於北壽山,一處位於龍泉寺西南側的果園區,另一處為在龍泉寺後方的無名小溪畔,於民國八十三年進行挖掘研究時,發現大量距今400年前至2000年前的平埔族遺物,遺址中包括貝塚遺跡、陶器、石器以及獸骨等遺跡。由於內惟(小溪貝塚)遺址的分佈年代,與歷史文獻上記載的馬卡道族打狗社活動年代可以銜接,因此一般推測兩者有十分密切的關係。壽山國家自然公園的成立
1. 民國81年,高雄地區推動環保的人士成立「柴山自然公園促進會」,簡稱「柴山會」,推動成立自然公園,並希望以「柴山」命名。
2. 民國86年,高雄市政府公布『高雄市壽山自然公園管理辦法』,劃定自然公園的範圍。
3. 民國98年10月,陳菊市長向當時的行政院吳敦義院長提議在壽山設立國家級自然公園。
4. 民國100年12月6日內政部營建署成立「壽山國家自然公園」,使壽山成為臺灣第一座國家自然公園。
(柴山外海的竹筏)
(圖片來源:壽山的人文歷史p.48,p.49)
結論壽山是高雄的起源地,它見證了高雄的故事,也證明高雄曾經是水高雄的時代,壽山是高雄歷史發展的證據,沒有它就不會有高雄,一定要好好保存。
資料來源:
1.壽山入口網
2.http://zh.wikipedia.org/wiki/壽山國家自然公園
3.自然公園─柴山之旅>高雄市政府研考會/串門文化出版/中華民國九十一年九月
4.壽山的人文歷史/洪田浚/柴山自然公園促進會
史前文化~小溪貝塚
民國初年,日治時期的高雄州立高雄中學校(即現在的高雄中學)為了興建東側的教職員宿舍,剛挖掘地基時,自地下挖出先民遺物,有扁平偏鋒石斧三個,石刀一個,發現的人是該校教師土屋恭一。這是打狗地區最早出土的石器,雄中位於現今三民區,古代是三塊厝港與大港溪的北岸,是平埔族馬卡道族原住民群居之地。經過這個意外的發現,使土屋恭一產生對考古學的興趣,假日常率領學生四處從事考古發掘,他以打狗山為考古對象,陸續發掘出台灣先民的遺跡。
打狗部社是馬卡道族的典型部落,居住在今柴山山腳,從前是沼澤與內海淹沒之地,所以村民以撿拾貝類、獵捕水鹿、梅花鹿、魚蝦維生;現今柴山留存有許多馬卡道族文明活動史前遺跡,除了部社舊址、跳舞場基地之外,最明顯的就是小溪貝塚。
發現小溪貝塚的人,就是雄中教師土屋恭一。貝塚分佈於龍泉寺後方經過小山脊的小溪中與河岸一帶,其分佈範圍約二百五十公尺,貝塚共有三處。塚中雜有無數陶器及陶環,及少數的貝輪及石斧。
出土物以赤褐色素面陶器為主體,其餘有石斧、陶環、貝輪及許多獸骨、水鹿、山豬與家犬之牙齒與下顎骨、鹿骨。貝塚附近之珊瑚石灰岩塊中,亦有火燒而變黃褐色跡象。貝塚是早期原住民食用貝類後,所剩餘之貝殼集中堆放地,就像垃圾場,其中包括文蛤、火蛤、牡犡等。
除了小溪貝塚之外,壽山國家自然公園內還有桃仔園遺址和另一處在半屏山的小型遺址,但後者已經無法研究,非常可惜。
(文化層中的陶片)
(圖片來源:自然公園─柴山之旅p.23)
(小溪貝塚的動物骸骨)
(圖片來源:自然公園─柴山之旅p.134)
結論
小溪貝塚的發現,代表了壽山在很早之前就有人類文化在這活動,而且生活得滿豐盛的喔!
資料來源:
1.http://snnp.cpami.gov.tw/chinese/index.php?option=com_youvideo&view=vdetail&id=37&Itemid=186/壽山國家自然公園入口網/多媒體專區/小溪貝塚 自然公園─柴山之高雄市政府研考會/串門文化出版/中華民國九十一年九月
馬卡道族的故事
馬卡道族《Makatto》,屬於臺灣原住民中平埔族的其中一支,以前的聚落分別為鳳山八社;包含大傑巔社等社。馬卡道族分佈在台灣最南部的高雄和屏東平原那一帶,因此在過去被分類為原住民族中的平埔族,小川尚義等學者認為馬卡道族是西拉雅族的分支。
馬卡道族人的衣服通常以薴麻、鹿皮和木槲草的莖製成的上衣為主要的服飾,配戴琉璃、貝板、瑪瑙、銀、銅鈴......等的一些小裝飾品。另外,平埔族群舉行祭典時會佩戴花環,現在的西拉雅族與馬卡道族,在祭典中仍然會佩戴花環,馬卡道族人通常以海芙蓉和萬壽菊為主,有時候還會再插幾根羽毛來裝飾和襯托花環。
雖然馬卡道族現今和臺灣大多數的平埔族一樣,文化大多都已經消失或是已經被漢人同化,但是臺灣依然還有馬卡道族的族人存在,在高雄以及屏東地區也可以找到一些小鎮、村落,裡頭依然有馬卡道族的傳統祭典,另外,現在在台東加走灣的長濱鄉忠勇部落,約有500多名馬卡道族的族人,根據考查大約在1851年左右從屏東的赤山、萬金翻山越嶺到台東加走灣長濱鄉,推斷在1860年左右到達台東加走灣長濱鄉那裡定居。近年來也有許多馬卡道族的族人,積極的想要重振馬卡道族族群文化,並且建置文物室,盼望能喚起族人們的認同,期望未來能夠獲得正名。
馬卡道族也和其他平埔族一樣,是「重女輕男」的社會,女性在家中有一定的權力,因此家裡生了女兒就會招贅女婿,生了兒子則會送給他人,和漢人有非常大的差別。
(清‧原住民風俗圖)
(圖片來源:壽山的人文歷史p.112~)
結論馬卡道族的文化在壽山上也看得到,可見壽山的生活遺跡跟整個高雄歷史人文真的是密不可分的。
資料來源:
1.維基百科
2.壽山的人文歷史洪田浚/柴山自然公園促進會
壽山位置的重要性(軍事基地)
柴山位於台灣南部高雄市西南濱海,縱貫鼓山區全區,南北長約五.五公里,東西寬約2.5公里,面積約1200公頃,最高海拔約350、60公尺,北起左營的桃子園地區,屏障台灣海峽,向南延伸至西子灣海岸,和旗津的旗后山共扼高雄港,早期居民曾以「旗鼓相當」來形容此二座山,其中「鼓」指的也就是柴山,其中「旗」指的則是旗后山。
柴山由於地理位置特殊,自明鄭時期開始便已是軍事重地。清領時期也因為防禦所需,在柴山南端的雄鎮北門上興建砲台,而在日治時期,日治政府除軍事設施如碉堡及防空壕外,在柴山的開發則是以遊憩為主,包括壽山公園、西子灣海水浴場以及神社(今忠烈祠)。
1941年(昭和十六年)時,日本開始將台灣當作南進的基地,這也使柴山的軍事功能更進一步被強化,現在的高雄港即是為因應南進而擴建,而另一邊的萬丹港則成為後來轉為軍事用途的左營軍港,這也使得柴山旁的桃子園聚落因此被迫遷村。當時柴山的軍事管制範圍包括神社以北的區域,管制區內禁止繪圖攝影,也進一步確立了柴山的軍事地位。在九一八事變之後,柴山更進一步的要塞化,現在的西子灣隧道(也被稱為壽山洞),即是為軍事用途而建。國民政府接管台灣後,柴山區域更長期被列為軍事管制區,整個柴山近三分之二面積都屬於管制區,且南、北、東三個山區出入口皆由軍方管制,直到1989年之後,柴山縮減軍事管制區後才開始部分開放。但1996年時台灣國防部因政商壓力再度縮小柴山管制面積,目前管制區僅佔693.54 公頃。
管制區內有一柴山部落,位於柴山西側靠海側,早期的居民聚落為西拉雅族,清領時期時開始有漢人移居於此,當時的柴山莊隸屬鳳山縣,是柴山上唯一的聚落,居民多姓麥。1818年(清嘉慶二十三年),柴山莊出了一位武舉人—麥朝清,一時傳為美談。但後來柴山部落劃歸軍區,因此外人無法進入。早期部落莊居民多以捕魚為生,賣柴為副。他們的柴多是以枯枝及老樹為主,並往山下鼓山、旗津等地區販賣,而因為相思木易燃,龍眼柴耐火,故柴山居民所販售的柴也因此被稱作「狀元柴」。
自從被列入軍事管制區,由於地理位置特殊,居民被限定只可遷出不可遷入,使得柴山部落的人口日益減少,目前設籍於此的居民僅有三百多戶。而柴山部落區域內唯一的小學為柴山森林小學,但由於柴山位移嚴重,每年以3~4公分靠向台灣海峽,高雄市政府教育局因柴山森林小學擁有危險教室,加上地層滑動,於是在2004年撤校。
(高雄市早期藝術家鄭獲義先生的畫,呈現日治時期高雄市的發展情況,並標示出壽山砲台)
(圖片來源:看見老高雄p.34,p.35)
(『壽山洞』於西元1928年落成)
(圖片來源:看見老高雄p.115)
結論因為壽山軍事位置重要,長期管制,所以處處可見軍事遺跡,也影響了人的活動,但卻也因此而保存了自然生態,減少人類活動而免於被破壞。
資料來源:
1. 維基百科
2. 壽山入口網
3. 看見老高雄/鄭德高雄市政府新聞處/串門文化出/民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