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港瓶蓋工廠

沿革

地理位置

瓶蓋工廠大致位於南港地區基隆河沖積平原的中心地帶,夾在兩條東西向交通軸線--南港路與縱貫鐵道之間。南港平原在日治時代晚期仍然是埤塘星羅棋布的農業區,尚未劃入臺北市的都市計劃中,實際上也直到1967年才納入臺北市的一部分。

在日治時代晚期(特別是1940年代),工廠的用地選擇開始從松山往東蔓延至南港,1940年台灣護膜株式會社(後來的南港輪胎)在南港設廠是為此地近代化工廠之濫觴,爾後不出數年國產コルク工業株式會社(後來的瓶蓋工廠)也進駐南港,戰後在本身交通優勢及政策影響下,南港逐漸發展成為工業區。詳細的過程請參考本站關於臺北市產業發展的介紹

隨著南港的工業轉型以及行政中心與車站遷移至緊鄰瓶蓋工廠的今日位置後,位於南港平原中央的兩座日治時代創設的工廠(輪胎與瓶蓋)面對的土地開發壓力有增無減。要如何兼顧地方歷史記憶與都市更新需求,需要政府與你我的關心與省思。

生產流程

南港瓶蓋工廠主要生產啤酒鐵蓋、米酒鐵蓋以及鋁蓋。首先,鐵片、鋁片等原料會從中國鋼鐵公司送來,接著鐵蓋和鋁蓋進入不同的生產過程:

鐵蓋生產流程

鐵片從中國鋼鐵公司送來後,要用來製作啤酒鐵蓋的送入高壓印鐵工廠,要用來製作米酒鐵蓋的則送入低壓印鐵工廠。

啤酒鐵蓋的印刷流程,是要經過鐵片一塗(上光打底,塗抹凡立水,防止鐵鏽)、白可丁塗抹(加強防鏽,塗抹白色油墨,為使馬口鐵皮有白色底)後,將製版室製造的印刷版型裝上印鐵機,在鐵片上印上台灣啤酒字樣,像是在鐵片上蓋印章。接著上光(圖案打亮,塗抹凡立水,防止鐵鏽)、二塗(塗PVC-Free膠料,以便後續黏著塑膠墊片)。以上五個印刷流程結束時,都要進入乾燥爐烘烤出料,各需時15分鐘。

至於米酒鐵蓋,其印刷流程跟啤酒鐵蓋類似,但省去了白可丁塗抹的步驟。原因是米酒不必放入充滿水氣的冰箱,因此較不需要防鏽。

之後,這些印製完成的半成品經修邊後,送往鐵蓋工場,沖型成為一個個的瓶蓋。最後,利用PVC-Free內墊成型機將塑膠墊片黏著至瓶蓋內,瓶蓋完成。

鋁蓋生產流程

鋁片從中國鋼鐵公司送來後,先進行鋁片打底(pvc-free打底,塗抹凡立水)、鋁片PE打底,接著在鋁片上印製花樣,然後上光(塗抹凡立水,將圖案打亮)。以上四個印刷流程結束時,都要進入乾燥爐烘烤出料,各需時15分鐘。

之後,這些印製完成的半成品被送往鋁蓋工廠修邊、切條,並沖型成為一個個的鋁蓋。最後,再將PE塑膠片黏著進去,鋁蓋完成。

--

鐵蓋和鋁蓋成品包裝、封箱後,就送入倉庫,最後送往臺北酒廠、樹林酒廠等各酒廠裝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