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遺產群漫談
目錄 ▷
     開端 茶與樟腦與繁榮的臺北
   日治時期 產業近代化 / 工業空間的形成 / 作為殖民地的產業選擇
        專賣制度與產業發展 / 軍需工業與產業發展
戰後經濟發展期 臺北新工業重心--「黑鄉南港」的形成 / 西區與北區的嶄新產業風貌
戰後產業轉型期 傳統製造業的沒落 / 南港、內湖地區產業轉型的曙光
   展望未來 臺北新科技廊道 / 小結

開端:茶與樟腦與繁榮的臺北

臺北的繁榮,或者說,臺北能成為全臺經濟重心的關鍵,正是製茶與樟腦產業。在清末開港通商的時空環境中,茶與樟腦是西方世界嚮往獲得的高價值產品,北部山區的優良氣候條件讓她成為了適宜的茶與樟腦產地,並讓這條產業鏈得以成形。鄰近河港的臺北則位居產業鏈下游,進行著產品出口前加工的工作,一點一滴的累積臺北的財富。

日治時期:產業近代化

臺北工業生產的近代化始於劉銘傳推動的一系列近代化政策,臺北在此時有了第一座機械製造廠兼兵工廠:「臺北機器局」,數年後出現了第一條鐵路連接基隆與新竹。雖然在今日看來這些政策真正能帶來的影響並不深遠,指標意義或許大過實質意義,但其作為近代化之開端仍功不可沒。

工業生產得以近代化的條件並非單純的設立新式工廠與引進新式技術而已,其根本在於基礎建設的落實。日治初期臺北第一次出現了自來水(臺北水道)、第一次出現了穩定的電力來源(龜山發電所)、改良鐵公路與港口的服務水準等,此後工廠投資的必需產業開始進駐(如營建業、銀行金融業),趨於近代化的環境使得新式工廠與新式技術的大量引進與發展成為可能。

於是,製糖所取代了糖廍、酒工場(以及專賣制度)取代了街上釀酒兼販酒的小商家,舊有產業生產空間與生產技術逐漸被政府或財閥主導的大規模生產據點取代,全新的產業也開始落腳,如松山地區陸續出現的一間間小型鐵工廠。

另外,為了培養能夠適應近代化工業技術的人才,1912年總督府在臺北設立了工業講習所,經過一段制度的變動後改制為「臺北州立臺北工業學校」,教授機械、土木、 應用化學、電氣、建築、採礦六科。戰後工業學校成為臺北工專,近年又改為今日的臺北科技大學。百年來,這所學校培養了許多在地的工業人才;如研究小組曾經訪問的前臺北鐵路機廠副廠長就曾表示,當時許多機廠員工正是臺北工專的畢業生。

日治時期:工業空間的形成

在此同時,都市計劃的近代化也展開了。基於對居住品質的要求,以及擁擠的城市對工廠發展的限制,清代住商工混合的城市逐漸被計劃過的城市取代,都市計劃對都市空間的洗牌影響劇烈。一般而言擁有對工業有利的區位容易被劃為工業區,逐漸往鐵道沿線靠攏的工業空間反映的不止是當時的交通環境,也反映了當時的都市計劃對都市的想像。

鐵路沿線便捷的交通形成一條產業廊道,大大小小的工廠不是往這條線靠攏,就是拉一條支線連接它。除了鐵路外,另一耐人尋味的區位影響因素是地下水,臺北優良水質的地下水提供了飲料產業聚集的理由。今日忠孝新生、忠孝復興一帶經過勘查被認為該區域的地下水最適合發展飲料工業,因此聚集了臺北酒工場(後來的台北酒廠)、高砂麥酒工場(後來的建國啤酒廠)、工研食品工場(後來的工研醋)和進馨商會臺北工場(後來的黑松汽水,今微風廣場)四間飲料工廠。後來,鐵路運輸被高速公路取代,地下水則隨著水源的枯竭與政府禁令停止抽取,這兩項影響工業空間形成的重要因素便逐漸消退。

西湖地區1974年航照影像,箭號標示處為磚窯。
原圖取自臺北市百年歷史地圖

在鐵道沿線逐漸形成工業區的過程中,另一個容易被忽略的產業廊道是沿著基隆河建造的一座座磚窯。當時臺灣最大的磚生產者「臺灣煉瓦株式會社」就分別在今日的大佳河濱公園與撫遠街兩地設置兩座工場製磚,許多民間小規模的磚窯也可見於下塔悠、港墘、松山等地。磚窯業大約在1970至80年代沒落,許多磚窯在基隆河的整治工程中消失,今日僅存南港路三段256巷、松河街附近尚存一座磚窯與煙囪,附近更有公車站牌取名「松山磚廠」。而臺北市的陶瓷煉製產業也有一席之地,北投與鶯歌並列北部兩大陶瓷重鎮,過去利用貴子坑溪、水磨坑溪沿岸所產的陶瓷土就近煉製,曾有過十多家窯廠,1970年代後因禁止黏土開採而沒落。

日治時期:作為殖民地的產業選擇

整體而言,日治時期臺北的產業類型仍是將原料、半成品加工為成品的產業,位居產業生產鏈的最末端,但與清代相異的是,這些原料的來源地幾乎擴展至全島,而加工品的種類也大幅增加,另一方面,產業的選擇權主要在日本(殖民母國)手上,成品的主要市場、經營所得亦然。也因此,當臺灣的相關經濟作物產量、木材產量或礦產量減少時,會在這些產業上反映出來,進而停產;而成品需求降低的衝擊也是先作用在這些產業上,再向前使得生產端產量減少。

那麼,為何臺北會成為末端產業聚集之處?研究小組推測臺北的首要優勢是展現在基礎建設的充實,在這當中交通更是影響重大。臺北同時鄰近淡水、基隆兩港口且都有鐵路連接,基隆港又是臺灣與日本乃至全世界最容易銜接上的玄關之處,出口容易。而臺北自清朝末年逐步發展成全臺經濟中心乃至政治重心,勞力密集產業所需的大量人口隨之湧入臺北,自然吸引產業聚集。

除了日本財閥與在地富賈對產業的投資,殖民政府對產業發展的影響也十分深遠。對總督府而言,專賣事業與軍需工業是關係總督府乃至帝國利益的重點產業。專賣事業的獲利在總督府的歲入中一直佔有相當高的比例(戰後初期的中華民國政府也是如此),對此的投資自然也是十分積極;而隨著昭和年間蓬勃發展的軍國主義,愈來愈多的政策考量以軍隊的利益、帝國的利益為優先考量,政府投資大量的心血經營軍需產業以應付南進政策、對中侵略乃至太平洋戰爭所生的大量資源需求。在此背景下遺留的產業遺產除了原有的建築價值、工業史價值、地方歷史價值外,更因為見證了殖民統治與戰爭的影響,受到各界的重視與矚目。

日治時期:專賣制度與產業發展

專賣制度可以追溯至1897年的《臺灣阿片令》,正式規定鴉片由政府專賣、專製;之後陸續將鹽、鹽鹵、樟腦、煙草、酒與酒精、啤酒、火柴、度量衡器與石油列入專賣體系,至1945年止共有十項專賣品,專賣收入佔經常門歲入49.32%。火柴與石油等專賣期間較短,性質上也較偏向物資管制,與前述鴉片、鹽、樟腦、煙草、酒之專賣目的(賺取收入)不同。

在這樣的專賣制度中,專賣品的生產大致可分成「官營工場製造」與「委託民間製造」二類,但無論何者均在臺灣留下了製造這些產品的痕跡;臺北市境內留存的產業遺產,與專賣事業相關者包括南門工場(鴉片與樟腦加工;官營)、升華工場(樟腦精製;私營)、臺北酒工場(酒;私營轉為官營)、高砂麥酒工場(啤酒;私營)、松山煙草工場(煙草;官營)。

另外,在探討專賣事業與產業活動的過程中不能僅著眼於製造特權,販賣特權也是需要重視的。乍看之下這些專賣品都是由總督府自行販賣獲利,但以總督府刻意自日本引進的三井財團在臺灣成立的三井物產株式會社來說,三井物產取得了樟腦業務的海外代理權,後來更進一步取得進口專賣權,事實上的壟斷了鴉片與樟腦的進出口事業。因此,當年參與了專賣事業的三井物產株式會社在今館前路留下的總部大樓與忠孝西路上的倉庫,或許也可以視為專賣體系產業遺產群的一份子;雖然沒有實際參與產品生產,但它們的存在見證並補足了那個時代的專賣制度。

日治時期:軍需工業與產業發展

而隨著日本帝國南進政策的展開,軍需工業成為臺灣產業發展的重要項目。除了明顯隸屬於軍方的兵工廠倉庫、油庫外(如今日信義計畫區是原本陸軍倉庫用地;臺北醫學院附近曾有彈藥庫),軍用飛行場等交通設施(今日民生社區與南機場、青年公園一帶分別是軍方北機場與南機場位置),生產軍需物品的諸多工廠雖然初始目標並非提供軍隊軍需物品,但在此一時代氛圍中也被納入軍需工業發展的一環。

除了明顯生產軍需品的工廠外,勞軍用品的生產或可算入軍需工業發展的一環。如松山煙草工場的煙草和高砂麥酒工場的啤酒,在當時除了賣給部分負擔得起這類消費的日本人和「本島人」外,大量的產品外銷到戰區日軍的手上。

這些軍需工廠的存在自然成為聯軍轟炸的目標,在現有的美軍檔案中可以看見空襲前製作的航照圖,用白線清楚的標示出臺北市區內的各個轟炸目標,鐵路沿線一座座的大型工廠無一倖免。

松山地區1944年航照影像,編號36處為陸軍倉庫、編號37處為鐵路機廠、編號37A處為松山菸廠。
原圖取自臺北市百年歷史地圖

戰後經濟發展期:臺北新工業重心--「黑鄉南港」的形成

隨著松山地區的發展,可以容納工廠的空間已日漸不足,這主要有兩個原因:一是松山的好地段(鐵道沿線)已經被先來設廠的大小工廠佔據,剩下適合從事工業開發的土地已經不多;二是松山在1930年代後期劃入都市計劃區,已然成為都市的一部分,住商空間也逐漸越過堀川向松山邁進。在此時空環境下,工廠開始往更東邊的南港尋覓土地。

南港在1940年代以前以山區的礦產開發、茶業生產為主要經濟活動,平原地區只有今日南港路三段靠近基隆河的地區則有蓬勃發展的磚窯業。1940年,臺灣護膜株式會社在南港平原、鐵道邊的中心地帶設置工廠,生產運動鞋、膠鞋、腳踏車內外胎等物品,並隨著公路用車的發展開始製造輪胎,1959年改組為南港輪胎股份有限公司。1942年,國產コルク工業株式會社(國產軟木工業株式會社)在南港輪胎東側設廠,是為之後的瓶蓋工廠。可見南港平原的聚集工業在日治末期即可見雛形。

1956年,政府正式將南港劃為工業區,與五股、樹林、土城等工業區形成包圍臺北市的產業環。1964年僅一橋之隔的內湖交流道通車,只要過了長壽橋就可以上高速公路,便捷的貨物運輸使得南港的工業更興聚集,不久甚至新建較大的成功橋取代較小且彎繞的長壽橋。1968年南港正式併入臺北市,從臺北市的外圍工業圈變成臺北市的工業重心。1950至60年代間,先後有聯華麵粉廠、僑泰興麵粉廠、百代實業(今利百代,生產文具)、台肥南港廠(生產液氨、尿素,後改生產複合肥料)、啟業化工廠(生產焦炭)等工廠進駐,短短十年間立起的一支支煙囪、高污染工業時時刻刻排放的黑煙,使原本四處埤塘水池、廣大田地的南港平原成為著名的「黑鄉」。

南港東北部1974年航照影像,以工廠產品為名標示不同工廠。
原圖取自臺北市百年歷史地圖

戰後經濟發展期:西區與北區的嶄新產業風貌

前述與南港一橋之隔的內湖,在同時期也逐漸出現聚集的小型工廠。今日中山高內湖交流道至東湖交流道間的區域,當時開始出現了一些紡織工廠,陸續又有鐵工廠與汽車檢修產業進駐,今日該處已成為大內湖科技園區計劃的一部分。

而臺北市的其它地區,隨著都市發展的進度有著不同的產業樣貌。西區(主要是艋舺與大稻埕)報業與布業的興盛帶動了印刷業與成衣製造業的發展;東區快速擴張的住宅與商業空間則壓縮了工業的發展(相較之下,西區住商環境對工業的容忍度較高),較具規模的新工業空間可能僅剩五分埔的成衣業。部分工廠在士林與北投地區出現,如士林電機、新光紡織、大同電子(北投廠)以及關渡地區的台塑、嘉新麵粉、生力麵、種德玻璃等工廠。

戰後產業轉型期:傳統製造業的沒落

1980年代開始,臺灣的經濟成長及逐步開放的市場環境使得傳統製造業開始衰退。成衣業開始外移,印刷業漸為電腦排版取代。市區內的小工廠往往不是關掉改就是改以批發為生,就算繼續維持生產,也勢必得經過裁減員工、縮小規模的歷程。

小型工廠一間間的消失在都市叢林裡,而士林與東區許多在郊區時期留下的大型工廠出現被住商大樓環抱的狀況,地價水漲船高,許多工廠也在此趨勢下遷廠,開發原有土地以獲得更多利潤。遷廠的過程中,也曾出現劇烈的勞資爭議,這些爭議有時也意外保住工廠免於(那麼快)被開發,例如士林紙廠關廠後的勞工運動即使得九十餘年歷史的紙廠建築得以部分存續至今。

戰後產業轉型期:南港、內湖地區產業轉型的曙光

1980年代,鐵路貨運站在南港開張,許多物流中心、倉庫就近建在貨運站周遭,一時成為重要的物流之地;1990年代,汙染較低的南港軟體工業園區取代了台肥與啟業,這是南港產業轉型的嶄新一頁;到了今天的2010年代,許多工廠已經遷廠他處,政府積極推動都市更新,希望重整南港的大片工業用地。隨著臺北市的發展,南港的「黑鄉」之實早已逐漸消退,但值得我們注意的是,儘管「黑鄉」本身與當今社會對工業污染的價值觀有所矛盾,不可忽略它對臺北市乃至臺灣經濟發展的功不可沒,不可忽略它是南港乃至臺北市不可割捨的一段歷史。

這段期間,臺北市新規劃的工業區大概只有基隆河截彎取直新生地上的「內湖輕工業區」。內湖輕工業區早在1976年即開始被討論,但直到1983年、1985年才公告了工業區的都市計劃,計劃將臺北市各地違章工廠遷移至此統一管理。但計劃趕不上變化,1995年重劃完成後的產業環境,臺北市的輕工業需求已被高科技產業需求取代,政府只好逐步開放各種高科技產業及服務性商業進駐內湖輕工業區,並於2002年順勢更名為「內湖科技園區」,已成為今日工商業興盛、提供許多工作崗位與經濟產值的成功工業區典範。

總而言之,戰後的臺北市在過去經濟起飛的年代曾有一波工業興盛期,但隨著工資上漲與汙染問題逐漸沒落,現今取而代之的是污染較低、產值較高的高科技產業。

展望未來:臺北新科技廊道

目前的產業發展由都市發展局負責,其規劃的臺北科技走廊,包含北投士林科技園區、大內湖科技園區及南港軟體工業園區,三座工業園區沿著基隆河形成一條西北-東南向的產業廊道,是目前臺北市發展高科技產業的重點執行項目。

北投士林科技園區位於雙溪兩岸、承德路週遭,徵收洲美與中正高中一帶共194.29公頃的地區。目前仍在建設中,未來預計成為臺北市生物科技產業的重要據點。

大內湖科技園區是在內湖科技園區發展飽和後的擴張計劃,除了原本瑞光路兩側的內湖科技園區,尚包含內湖區中山高速公路以南的大片地帶。內湖科技園區是這三個園區中最早發展的一個,1985年公告將此基隆河截彎取直後的新生地作為「無汙染、適合城市發展的輕工業區」,2002年變更為科技產業園區並逐步放寬進駐產業,發展至今已趨於飽和。

南港軟體工業園區是原有南港台肥廠與啟業化工廠用地的再開發,以成為「亞太軟體中心」、「全亞洲研發總部」為目標,引進包含軟體工業與生技產業的廠商。

小結

臺北市不斷變遷的產業發展,不僅改變城市的空間樣貌與就業結構,也為城市增添一分色彩與繁榮進步的動力。我們期待臺北市能在不斷變遷的產業環境中尋找到自己的定位,讓城市裡的居民能共享產業帶來的良好生活與榮耀,也能在當中懷著飲水思源的態度,保留對城市、城市過去產業發展歷程的關懷與重視,使得城市在光鮮亮麗的經濟外殼之外不至迷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