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望找回愛~~疼惜南屯溪

         計畫簡報頁


首頁
緣起
讓我們探險(趣)
畫我家鄉話我家鄉
成員介紹

萬和宮

沿革:

1684年(康熙23年),相傳萬和宮聖母神像由張國(後任台灣北路營參將)自福建湄洲恭請護船來台,神像安置犁頭店,初建小祠祭祀。各方信眾祈禱膜拜,經常顯見聖蹟,地方倡議建廟,由居住南屯一帶的張、廖、簡、江、劉、黃、何、賴、楊、戴、陳、林等十二大姓氏集資擴建,雍正四年(西元一七二六年)九月廿日,大廟建竣,定名為萬和宮。「萬和」寓意,希望藉由祭拜媽祖,保佑不同族群,能夠「萬眾一心、和睦相處」。香火歷久不衰,是南屯乃至西屯一帶媽祖信仰的中心。19851127日,內政部依《文化資產保存法》將萬和宮登錄為國家第三級古蹟20041024日,於文化大樓五樓設立「麻芛文化館」,為台中市第一座民間地方文化館。2008812日,台中市文化局依《文化資產保存法》將萬和宮傳統慶典中的「犁頭店穿木屐躦鯪鯉」登錄為民俗類(風俗)的無形文化資產2012619日,臺中市文化資產管理中心另依《文化資產保存法》將萬和宮傳統慶典中的「萬和宮字姓戲」與「老二媽西屯省親遶境」也登錄為民俗類(信仰)的無形文化資產。

             

           萬和宮地理位置圖                                                            萬和宮外觀    

                      

        萬和宮內景                                                                                 香火鼎盛

                    王雙寬•《臺中萬和宮》(2007)

供奉主神與從祀  

     萬和宮創建之初,僅奉媽祖(老大媽)神像一尊,後因屢顯靈蹟,信徒有求必應,迎請眾多,於是多次增塑媽祖神像,共有老二媽、聖二媽、聖三媽、聖老二媽四尊;其後亦奉祀觀音菩薩、關聖帝君、五穀王、註生娘娘等神,以供本境居民及各地眾信徒參拜,祈求平安。各殿主祀及從祀神像名位如下:
 

(一)、聖母殿(正殿)
主神:天上聖母(媽祖)
1.老大媽(鎮殿媽祖;張國總兵恭請護君渡台之神像。)
2.老二媽(嘉慶八年雕塑:據傳西屯廖姓閨女來附靈者。)
3.聖二媽(光緒十二年雕塑)
4.聖三媽(光緒十二年雕塑)
5.聖老二媽(民國六十五年雕塑)
配祀:千里眼(金精將軍)
順風耳(水精將軍)
 

(二)、觀音菩薩殿(內殿)
主神:觀音菩薩(原稱觀世音菩薩,唐代避皇帝李世民之許改稱觀音菩薩。)
配祀:善才、玉女
十八羅漢(奉祀在南北兩側)
《南》1.伏虎尊者 《北》:1.降龍尊者
2.飛鈸尊者 2.獅子尊者
3.進珠尊者 3.不求尊者
4.看經尊者 4.開心尊者
5.梁武尊者 5.志公尊者
6.目蓮尊者 6.彌勒尊者
7.進果尊者 7.長眉尊者
8.達摩尊者 8.洗耳尊者
9.進花尊者 9.進香尊者
註生娘娘(奉祀在神龕左側)
城隍爺(奉祀於內殿左側)
廟基主張總兵國、賴清標祿位(設在神龕右側)
福德正神(奉祀於內殿右側)
 

(三)、關老爺廳(後殿東廂)
主神:關聖帝君
配祀:關平、周倉
 

(四)、五穀王廳(後殿西廂)
主神:神農大帝
            西秦王爺

 

(五):列位尊神
正殿:太子爺(大太子、二太子、三太子)
內殿:地藏王菩薩、斗姥星君、玉皇上帝、三界公(天官大帝、地官大帝、水官大帝)、地母娘娘、玄天上帝、定光佛、開彰聖王。

 

犁頭店媽祖信徒圈

 

    萬和宮媽祖的信徒區域,隨著時代的變遷而稍有更迭,雖無法以行政區域確認之。然而,今日的信徒代表以里為單位所選出,至少可反映出媽祖信徒圈的大致分布;其界域雖非自然的,但其基本信徒分佈地並未超越出南屯區,此乃行政界線為歷史社會發展基礎的具體表現。

        於台中市區內除了萬和宮之外,尚有四座媽祖廟,即中區之萬春宮,東區之樂成宮,北屯區之南興宮,西區之朝奉宮,各自擁有固定之信徒圈。其中以創建於雍正年間之萬和宮,乾隆年間之樂成宮,及創建於嘉歷年間之萬春宮為最早,恰好將台中市區東西分為三部分。三間廟宇創建年代之先後,與台中地區開墾進度相關連,即萬和宮與張國相關,萬春宮與藍廷珍、藍鼎元相關,樂成宮與平和板仔銅壺林氏有關。其信徒圈,前二者頗為集中,以古街市為核心,與交易中心相一致;樂成宮之信徒圈則向西南擴及烏溪北岸,為唯一每年遶境之媽祖。

        萬和宮自然形成之信徒圈,雖以南屯區為範圍,但並非之於行政區域,係由集資興建之十一個姓氏為基礎,由此擴及其所居住之聚落住民。十一姓氏每年農曆三月起,競相獻戲於萬和宮前之廟埕,每日有三、四台至十數台不等,最多時甚至達十八台,並曾有二年高達一百台之紀錄,為空前盛況。

特色

老二媽西屯省親遶境

    1803嘉慶8年)11月,特別增塑「老二媽」神像一尊。相傳舉行開光點眼儀式,正好有西屯大魚池一位廖姓少女突然去世,其魂魄飛往萬和宮與賣針線化妝品的女紅商人相遇,請託商人帶話轉告其父母。廖母趕至萬和宮探尋,見「老二媽」神像眼中墜下一顆淚珠,遺留於臉頰,知道她愛女已羽化而去。

     此傳聞被列為犁頭店媽祖神蹟之一,也與西屯大魚池結下不解之緣。自嘉慶年間後,西屯廖氏稱老二媽為「老姑婆」(廖姓媽祖)。老二媽西屯省親遶境:三年一次恭迎「老二媽」回娘家大魚池烈美堂敬拜,成為當地習俗之一。                                        

                       萬和宮老二媽西屯省親遶境路線圖

字姓戲

 

地方耆每年媽祖生誕,樂成宮媽祖都會舉行遶境活動,道光四年(1824)時,萬和宮老二媽與之齊驚出巡十八庄,農曆三月二十日回萬和宮時,老二媽似乎遊興仍致,信徒力扛神輿入宮不成,,最後決定演戲納奉,擲筶得示以演「字姓戲」娛神代替遶境,每年自農曆321日起,由各字姓舉行三獻禮以及演梨園戲請媽祖觀賞,始獲首肯後神轎才順利入廟。

 

     此後每年自三月二十日萬和宮都舉行迎神祭,二十一日漳州祭,二十二日廣東祭,二十三日媽祖誕生祭,二十四日泉州祭,二十五日汀州祭,二十六日由附近張姓以外的十一姓每一姓供祭一天,以數頭豬羊作為牲醴,在演戲的十七天中,祭典都非常地盛大,十一姓均有祭祀公業,擁有五分至數十甲的土地,充作祭祀費用來源,此即萬和宮字姓戲的由來。之後,萬和宮老二媽也不再參與十八庄之出巡,而從次年起各字姓排序出資演戲娛神;台灣光復後,參加字姓戲的姓氏更由十一姓增加為二十六姓,此字姓戲起自道光五年(1835)直至二次世界大戰前夕,相傳一百餘年間從未間斷,已成為地方重要傳統民俗活動。信眾陸續增加,早期的十二字姓,已增至廿八字姓。並成為萬和宮的一大特色。

                                     萬和宮字姓戲

犁頭店穿木屐躦鯪鯉

     犁頭店穿木屐躦鯪鯉(踩木屐震醒鯪鯉),是台灣南屯地區端午節的特有活動。相傳犁頭店在風水上是「鯪鯉穴」,此區也是重要稻作地區;而穿山甲在土中活動可翻鬆土壤以利農耕,但因其具冬眠習性。

     為使其翻動使耕作順利,進而帶動地區一年的發展,於是當地發展出穿著木屐來回重踏地上,發出巨大的劈啪聲響,彷彿真能震醒穿山甲一般的習俗。隨後發展成每年端午節不同於其他地區划龍舟的穿著長木屐競賽活動,顯示台中市南屯地區農業社會的特殊風俗。

  

麻芛文化館

    麻芛文化館是財團法人萬和文教基金會接受文建會指導,定位為地方歷史暨常民文化館。展示內容分為南屯的歷史軌跡、黃麻輝煌史、珍品典藏、麻芛文化在南屯、創意藝廊等主題。每逢農曆初一及十五,以及周休假日開放參觀,由導覽志工隊派員解說服務。

  

參考來源:

1. http://www.wanhegong.org.tw/Default.htm

2. http://www.wanhegong.org.tw/Default.htm

3. http://web.pu.edu.tw/~folktw/theater/theater_a19.htm

4. http://lucky.powerweb.tw/modules/News/News_view.php?id=5

5. http://www.deer.nchu.edu.tw/nchu-epaper/?p=2432

發展。


首頁 | 緣起 | 讓我們探險(趣) | 畫我家鄉話我家鄉 | 成員介紹

 此處為著作權或其他所有權聲明。
關於此網站的問題,請連絡 [專案電子郵件]
上次修改日期: 2013年02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