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望找回愛~~疼惜南屯溪

         計畫簡報頁


首頁
緣起
讓我們探險(趣)
畫我家鄉話我家鄉
成員介紹

水碓活聚落

    是台中市最早開發的聚落之ㄧ,也是第一個客家庄,多年前,市府規畫鎮南休閒專區,水碓聚落原本也難逃挖土機的摧殘,但在地方民眾及文史工作者奔走下,終於獲得保存。在地方文史工作者的努力下,老樹、土埆厝、舊巷道以及原汁原味的水碓、踏碓模型,都可在此見到,如今已是台中市保存最完善的老聚落,現正透過都市計畫變更為綠地。

 

    劉家後代,南屯漢學家劉學蠡口述,劉家中國原鄉為「福建省漳州府南靖縣板寮鄉頂寮村」。水碓劉家中國原居地為「知名的東倒西歪樓-裕昌樓」。清康熙49年間(西元1710年),武將劉源沂平著大肚山墾拓犁頭店(現今台中南屯),當時劉源沂定居水碓(今鎮平里第八鄰),有感於此地環境優雅土地肥沃,乃修書至福建家鄉漳洲府南靖縣板寮鄉頂寮村邀其兄劉源美全家於西元1713年遷台同居,後來人口增加兄長另覓新地興建源美堂(故後有新厝之稱,第七鄰),另劉源滿、劉源活則是在水碓(第八鄰)落地生根。劉氏兄弟先後自漳州南靖縣板寮鄉頂寮村來台開墾設庄,族親作伙起家,分工合作,一起耕種、收割、清理水圳,共同合作開創出客家聚落的簡樸生活文化,成為一個共伙共工傳統庄頭的客家聚落。

 

                         水碓聚落地理位置圖

傳統農村智慧結晶─水碓

 

    在水碓土生土長的原鄉文化協會總幹事江慶洲說,「水碓」其實是一種舂米的工具,利用槓桿原理以水力沖擊水碓,自動不斷地舂米,乾旱時則改用「踏碓」,在農具機械化後兩項器具至少消失六十年,聚落人為了重現古早味,特別請人打造模型,成為水碓聚落的一大特色。

                                

               

            水碓模型                                                              踏碓模型

                                            水碓運作復原圖

                                   余秀雄•《水碓舂米》(2005)

 

自給自足水碓活聚落

       

    水碓聚落中心為劉氏公廳,建築體以一進一護龍,再往外擴展,庄園四周種植刺竹林護庄,聚落空間組合除公廳和家屋外,另有田園、菜圃等,隨四季種植著各式農作物;房屋周圍與田中空隙的地方,則廣植果樹和竹林,果樹不但可以防風,各種果實又可食用,薪材也可當作大灶的燃料;竹林則除供應竹筍予人食用,竹子也是很好的建築材料之一,同時也被運用在許多早期傳統生活器物裡,例如扁擔、竹簍、菜籃、米篩、魚簍、竹床等不勝枚舉。而飼養的家禽、家畜,除了牛之外,最後都成了人的食物。人與家禽、家畜的糞便經過簡易的堆肥處理後,又成為農作物最天然的有機肥,將傳統農村的聚落生活建構成一個「能量再生」、「能量自我維持」的完整生態體系。

 

水碓自然家屋是會呼吸的房子

 

    在水碓聚落內,目前仍有半數以上的家屋是土埆厝,建築材料為卵石、土埆、竹子、稻草、米糠及瓦片。主體土埆取自鄰近稻田的泥土,夯實成型後成為土埆,再予以堆砌成屋牆,和鋼筋水泥的房子不同的地方是這種土埆厝會呼吸,原因就在土埆牆的成份是泥土,會隨著外在環境的溼度和溫度做緩慢的調節,例如白天 溫暖的日照,泥土會緩慢的吸收日光並儲存熱能,等到太陽下山後的晚上時,屋外的氣溫下降變涼了,這時的屋內卻保有相對的溫暖,這種感受在冬天時最為明顯, 所以自然家屋會「冬暖夏涼」,所有的祕密就在於泥土對於外在環境變化,具有緩慢交互作用的特性,而當家屋局部材料壞朽需要修繕時,幾乎所有替換的建材,又都可回收再利用或是回歸土地。

 

共伙、共工、共活、共享的水碓自然家屋

 

    「自然家屋」除了有自然屋的特性外,更具獨特的空間倫理,伙房厝讓大家共伙、共工、共同生活、共同分享,因而凝聚著家人與族親的情感,具有濃濃的家和故鄉的幸福味道。家屋在聚落的分布也能展現族人的輩分關係,活像是一棵逐漸長大茁壯的生命樹。全盛時期共有三、四十多戶人家,現在只剩十七戶,聚落呈「回」字型,兩側巷道長達一百公尺,原鄉文化協會總幹事江慶洲表示,小時候他們最喜歡在巷道裡賽跑,至今仍回味無窮。

 

建築特色:

    客家風水設庄

    遵守傳統客家人建築格局的規範,所謂:「神在廟、祖在堂、人在屋、畜在欄」的規矩;在營造房屋時,採取空間嚴格區別的原則。庄址為「四靈」寶地,即「左有流水謂之青龍,右有長道謂之白虎,前有汙池謂之朱雀,後有丘陵謂之元武,為最貴地」。

   

      在地的客家特色建築

    水碓聚落現有傳統建築仍以土埆為主建材,基底為卵石,以前屋頂為茅草

或稻草,冬暖夏涼。都是以在地可取得的建材為主。早期屋頂相當有客家風味,為黑薄瓦,漸漸到紅薄瓦及水泥瓦等;而牆面為極具客家味的黑飾牆。以宗族為群居單位建立的水碓「夥房」,亦帶著濃厚的防衛色彩及強烈的宗族意識。

 

  三大廳堂:

   繩繼堂─見證客家先民在臺中市開墾共工、共伙的活歷史。

        劉家後人劉欽沂、江慶洲說,公廳「繩繼堂」堂前設有門樓,先祖命名為「崇遠居」,不只具有區隔內外之用,在清末與日據時期的戰亂,多了「崇遠居」這處門樓,具有防禦功能,而對照「崇遠居」的門上對聯「崇振家聲菊松仍舊植」、「遠酬祖德輪奐喜重新」,更有啟示後人慎終追遠的用意。

 
   
中市犁頭店鄉土文化學會理事長黃慶聲說,「繩繼堂」是一進雙護龍格局,客家人重視祖先「祖先在堂、神明在廟」,公廳的擺設方式,正中央主祀第十世祖劉源沂,神明則擺在龍邊;之所以「神明不在廟」,疑與客家先人來台開墾時,能用的土地有限,在祖先與神明間要能有所兼顧下,才有這種不得已作法。而
「繩繼堂」的雙護龍通道,呈現一大一小格局,江慶洲解釋,大的通道,是讓牛車可以載運貨品進來,另一側小道則是居民進出之用,這樣的配置也可以保護社區的安寧;堂前還放有舂米的石臼,是要讓後代了解「粒粒皆辛苦」的客家傳統勤儉精神。

   

        另外,依耆老劉林玉阿婆口述,劉氏公廳(繩繼堂)年代約150年,民國24年中部大地震隔年翻修一次,將燕尾屋脊整修成一般式。民國56年翻修屋頂為紅薄瓦;民國7577年翻修屋頂為水泥瓦,見證了臺中市客家福佬化與現代化的變化過程。

   

      述先堂

        「繩繼堂」的側邊,還有一棟舊宅「述先堂」,這是漢學家劉學蠡的母親在

    17歲時所建。堂號源自「記述祖先的恩典」之意,俗稱「劉家下厝」。當年劉

    母為了後代的教育,把劉家的田產賣了興建此堂,就為了提供子女更好的讀書空

    間。雖然劉學蠡年輕時便搬離水碓,但是水碓深刻的兒時記憶,至今依舊令他回

    味萬分。

 

      善德堂─體現傳統常民信仰之齋堂文化。

    依日治時期廟宇調查,「水碓善德堂」的建照登記年代為大正四年。俗稱水碓仔菜堂,屬佛教禪宗的龍華齋堂,祀奉釋迦牟尼佛,由法號「普齋」的在家居士創建,傳子法號「普燃」、「普蓮」,現傳承至第三代弟子法號「普馨」及「普仰」,至今已有九十餘年歷史。主要祭祀活動,為一年一度自農曆七月十九日起的三天普渡法會,可惜目前已停辦。   

 

申請聚落登錄

 

    「水碓聚落登錄」是難能可貴的榮幸,是中臺灣第一個聚落登錄申請案,

臺中市文化局秘書張祐創表示全國現今共只有五個聚落登錄,水碓聚落登錄將是臺中市第一個,文化局樂觀其成。

 

    客委會賴朝暉主委也親臨現場表示:保存歷史文物、建築,尤其水碓聚落是少有的客庄聚落,具客家元素,值得保存。

 

    一直以來長期協助守護水碓聚落的張耀中市議員表示:台中市都市開發過

程中,應該保留文化資產,尤其水碓聚落擁有302年歷史及珍貴老樹群,更應全民共同來守護永續,讓聚落登錄成功,也讓全民更認識先人的智慧寶藏。

 

  劉士州市議員也表示:水碓聚落是孩童時代美好的生活記憶,為了讓人生

美好的根獲得重視與保存,強烈支持水碓聚落登錄,永存歷史的演進腳步中。

 

台中市原鄉文化協會總幹事江慶洲表示:期待「水碓聚落登錄」申請案開啟活聚落永續希望的新契機,讓世代子孫享受幸福美好的聚落文化歷史資產。我們即將啟動第二階段網路聯署,寫出愛水碓的理由或故鄉最美麗的風景,具體行動彰顯水碓三百年的聚落文化歷史價值。

 

古早文化生活體驗

    在地方人士與文史工作者共同努力下,水碓聚落不只是個文化記憶,而且是客家原民生活的真實呈現;台中市原鄉文化協會總幹事江慶洲說,到此一遊,可體驗伙房大灶取柴生火,睡在土角房的通鋪,還能走入百年古道,極具深度的文化旅程,讓來過的大、小學生和民眾都著迷不已。

    江慶洲說,聚落並未特別安排一日遊或二日遊行程,但很歡迎喜愛社區文化者來親身體驗,也接受學校、團體預約,都只酌收成本費。

    來水碓聚落體驗,最特別的經驗就是烹煮,這裡沒有供應餐點的餐廳,但開放伙房,讓參與者自己下廚煮一餐,食材可自備或代購。從撿周邊的竹枝、稻草做燃料,在大灶生火,到自己炊煮都要DIY,對現代人來說是一種全新體驗。

    入住「家屋」,對都市人也是一個新奇經驗;江慶洲說,鼓勵團體或一家人來住傳統磚房或土角厝,睡通舖,體驗一下傳統的農家生活。每人1600元,1間房最高上限收1200元,每房可住56人。

    聚落還有6條古道,都是從清朝至今的通行道路,古意盎然;鎮平溪有天然石頭砌成的石堆,溪流清澈,鯽魚、鰻魚等及3種以上蜻蜓,都是孩子們的最愛,漫遊古道、溯溪,甚至採摘荔枝、龍眼、土芒果,參觀黃槿為支架的絲瓜棚,還可帶學生們學習收割稻子,體驗先民傳統樸實的生活型態。

 

參考資料:

1.  http://villagenote.blogspot.tw/2011/01/blog-post_3715.html

2.  http://www.wretch.cc/blog/mychichi/23561837

3.  http://www.peopo.org/tag/67609

4.  http://www.tcnn.org.tw/art_1.asp?ID=618

5.  http://blog.roodo.com/hakkaweekly/archives/21097304.html

首頁 | 緣起 | 讓我們探險(趣) | 畫我家鄉話我家鄉 | 成員介紹

 此處為著作權或其他所有權聲明。
關於此網站的問題,請連絡 [專案電子郵件]
上次修改日期: 2013年02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