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甲三寶

 

媽祖

  大甲鎮瀾宮的歷史有近三百年之久,香火鼎盛,也分靈不少媽祖神香火到外地,不過最古老的六尊媽祖依然永駐大甲。

  『 大媽 』是鎮瀾宮正殿神龕中最醒目的媽祖神像 ,面目慈祥莊嚴,戴后冠冕旒 ,是手腳都可以活動的軟身媽祖神像,衪永駐鎮瀾宮,長年接受信徒朝拜,並不出外巡視或進香,因此被稱為「 鎮殿媽 」,陪祀有書童、印童與千里眼、順風耳兩將軍。

  『 二媽 』別稱「 鎮殿二媽 」,位在大媽前方,早期供奉在神龕外,由於信徒朝拜媽祖,目光都集中在大媽身上,信徒的事自有大媽處理,而且二媽也不必出巡、 進香,一向不管事,只領受香火,地位崇高、待遇優厚,因此是個「 肥缺 」,陪祀為印童、劍童。

  『 三媽 』是今日的「副爐媽 」,在民國以前,負責前往湄洲祖廟刈火,因為坐轎子搭船前往,所以信徒形容為「愛人扛 」,陪祀有武身千里眼、順風耳將軍。

  『 四媽 』是「 正爐媽 」,在未到北港進香前,經常被信徒請回家,借乩身請媽祖開草藥治病,神意常指示刮座底,並將刮下的木屑加入開列的草藥中, 因此年深日久,被挖出一個不小的洞,信徒稱為「 閹尻穿」,充分反映出過去的醫療行為,陪祀為文身千里眼、順風耳將軍。

  『 五媽 』已不在鎮瀾宮中,另有「 五媽會 」奉敬,每年卜爐主,住在大甲的民家。鎮瀾宮創廟的開基湄洲媽非常古老,是台灣少數天妃造型的媽祖神像,媽祖在康熙廿三年被清廷敕封為天后,冕旒由七條改為九條,這尊神像仍保存著七條冕旒的禮制,相當珍貴。

  『 千年祭湄洲媽 』是於民國 七十六 年鎮瀾宮董監事赴湄洲參加媽祖成道千年祭典時,再次由湄洲廟迎回,造型是年輕的女性,與台灣過去的中年母親造型不同,自七十七年起,與正、副爐媽一起前往南部遶境進香。

  雖然大甲鎮瀾宮有六尊媽祖神,各有職司,不過媽祖只有一位,就是林默娘,至於不同的稱呼,只是廟宇為了分辨神像而已

 

  以下為大家簡介一下「媽祖生平」:

  媽祖聖母本名林默娘,依宋代文獻記載,祖籍中國福建省莆田湄洲嶼。媽祖出生於仕宦之家,是當地的望族。

  媽祖有一個哥哥和五個姐姐。從小就相當聰穎慧智。十歲多,她信佛焚香唸經,早晚不懈。十三歲時,有一位老道士玄通經常往來她家,對她說:「妳具仙性,應得渡入正果。」於是授以玄微秘法,自此開啟了她靈通的大門。

  媽祖十六歲時,與一群女孩外出閒逛遊玩經過一口井,忽然從井中衝出一位神人,後面還簇擁著一群仙班隨從,女孩們嚇得花容失色紛紛逃開,只有媽祖站在井邊,毫不遲疑的接下神人遞給她的一對銅符。此後,媽祖不但能神遊方外、親臨千里之外救難助人,問她吉凶禍福,她的預言都如事實,媽祖還經常為人驅疾治病、解厄消災,遠近的人都很感激她,稱她「神姑」、「龍女」。此外,她也時常行神蹟,拯救陷入苦難(尤其是海上的)的人們。

  宋太宗雍熙四年(987年),媽祖時年二十八歲。在重陽節早上,媽祖焚了香,唸了經,與姐姐們說:「今天要登山遠遊,實現自己的心願,但道路難走而且遙遠,我只能一個人去。」姐姐們笑著回答:「要遊去遊就是了,何須多慮呢!」媽祖於是告別家人,往湄峰最高處行去。等媽祖到了湄峰頂上,忽然間,神奇的事情發生了 -- 濃密的白雲簇擁過來,一道白氣沖上天空,彷彿聽見天空有絲竹管弦奏起的仙樂聲,直徹雲天,彩虹輝映,媽祖乘長風駕祥雲,翱翔於蒼天皎日間,異象只持續了一會兒,彩雲隨即散去,媽祖也消失在天空中,驚訝無比的湄洲人仰頭望去,無不欷噓驚歎。

  此後媽祖經常顯靈,鄉親們時常能看到她在山岩水洞之旁,或盤坐於彩雲霧靄之間,或身穿紅衣飛翔海上,還常示夢顯聖,救人急難,護國佑民。於是鄉里之人就在湄峰建起祠廟,虔誠敬奉,後人前來朝拜者,絡繹不絕。媽祖一生在大海上救急扶危,升天後仍穿梭在驚濤駭浪中,拯救漁舟商船;她立志不嫁,專以行善濟世為已任,慈悲為懷的心腸使她獲得眾民的敬拜與愛戴,出海的船隻遇到海相猙獰,只要呼喊媽祖聖名,她便會馬上前來馳援,是許多漁人重要的心靈依靠。

(資料來源:財團法人裕珍馨文教基金會

http://blogs.yjs.org.tw/index/abmazu.html
http://www.houlong-mazu.tw/01_mazu-A.html)

 

帽蓆

  「大甲帽蓆」的起源,傳說約在兩百三十年前﹝清雍正五年﹞,有歸化番社一居住大甲附近雙寮社婦女蒲氏魯禮及苑裡附近日南社婦女吶希烏毛氏於大安溪下游河岸與雙寮社附近的濕地,採集野大甲藺草,開始粗製草蓆,從此開啟了大甲草席的歷史篇章。又有一說,約一八九零年雙寮社一婦女阿流加員氏鑑於大甲藺莖強軔,採用編織大甲蓆。總而言之,應該就是由當地原住民開始使用當地大甲藺草,來製作草席的。後來漢人婦女也學會了編織的方法,包括帽子、墊蓆、手提包、草鞋面等,由於產量高、且手工精緻,遂發展成今日聞名於世的傳統產業。

  至於大甲帽,跟草席又是不同時間出現的,據說是一八九八年﹝明治三十年﹞苑裡辦務署長淺井元齡洽商苑裡﹝當時之西勢庄﹞洪鴛鴦﹝一說洪鴦﹞以藺草編織草帽,後來又經過多次研究改進,終於完成第一頂草帽。

  過去藺草多為野生草,以大甲溪附近的海岸溼地最多,包括苗栗縣通宵鎮、苑裡鎮,以及台中縣大甲鎮、清水鎮等濱海地區。

  由於大甲交通便利,早期為沿海一帶帽蓆集散地,所以成為這種工藝品的代名詞,事實上不論是藺草或是帽蓆的產量,均以苑裡為最大宗。有部份文獻指出,苑裡才是大甲帽蓆的發祥地,只因當時海棱鐵路尚未興建,苑理交通並不發達,而且沒有帽蓆出口商,而鄰近的大甲有大安港可海運及糖廠鐵路可過后里,再由后里轉運山綬,於是大甲成為苑裡所產帽蓆的集散地,外界順勢以為大甲帽蓆起源於大甲。針對這點大甲地方人土認為值得商榷。

  大甲帽蓆到底起源於大甲鎮或苑裡鎮-由於地方人士礙於地域觀念,都有不同的說法。儘管如此,「帽蓆」這樣手工產業依舊名列「大甲三寶」之中,而且不論起源於何處,這項手工產業是值得受到重視的文化傳統。

  現況:目前居住在房裡舊址的婦女,幾乎家家戶戶擺放好幾把乾藺草,一有空便拿出來編織,成為當地最富人文色彩的景觀。而在民國86年夏天的全國文藝季活動中,這裡的婆婆媽媽們還全員出動,合力編了一頂世界最大的草帽,目前陳列在房裡社區發展協會的展覽廳(但若在假日前往,必須事先聯絡方可參觀)。

(資料來源:http://library.taiwanschoolnet.org/cyberfair2002/C0214420061/index/sleep/int.htm#◎
台灣地理百科 54 台灣的老鄉鎮   作者:李世榮、吳立萍   P72、73

奶油酥餅

  鎮瀾宮媽祖、大甲帽蓆和奶油酥餅,合稱為「大甲三寶」,但到了1980年左右,大甲帽蓆因手工費用大增、東南亞草編進口等等原因而從此宣告走向黃昏後,目前僅剩奶油酥餅這項特產足以代表大甲。

  在這邊,我們要為大家介紹一下在全國相當知名的「裕珍馨」。雖然我們有在店的對街拍了外觀的照片,但因為時間緊湊,當時並沒有進去買傳說中的奶油酥餅,真是可惜,不然其實一直想品嘗看看呢!

  酥餅原本就是大甲地區慣用的訂婚喜餅之一,然而因做工、原料較粗糙,與盒裝喜餅相差甚遠,所以又叫「俗餅」。1966年,陳基振與劉雪娥夫婦在媽祖靈籤與連續6次允杯鼓勵下,投入原本陌生的糕餅業,創立了「裕珍馨」,不過經營初期卻有過3天只賣出半條土司的窘境,而所接獲的第一份喜餅訂單中的酥餅,更因硬得摔不破而被同業譏為唱盤,而後經過不斷地嘗試改良,才逐漸獲得同業肯定。

  1979年,大甲鎮瀾宮改建後吸引更多信徒來此進香,老闆陳基振發現不少香客因進香吃素,無法接受用豬油做成的酥餅,再加上酥餅的外型粗糙並不討喜,逐興起改造酥餅的念頭。在數月的研究下以天然奶油取代豬油,成功推出精緻、討喜,皮酥、麥芽餡Q軟,圓滾滾一片片充滿奶油香味的「奶油酥餅」,成為大甲的代表糕餅。。1988年,大甲鎮瀾宮建醮,「裕珍馨奶油酥餅」的口碑隨香客流傳全台灣,而後每年農曆3月23媽祖生日前後的8天7夜繞境進香活動,絡繹不絕的進香人潮湧入大甲街道,更帶動奶油酥餅的銷量

 

(資料來源:《台灣的地方特產》作者:陳彥仲、葉益青、羅秀華 p.90、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