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先鋒堆
萬巒鄉:
1.頭溝水、二溝水、三溝水、泗溝水、五溝水
頭、二、三、泗、五溝水之命名,乃因先民到萬巒開庄時以水源 (河流) 為形成聚落中心,以開莊之先後順序命名,先有二溝水、三溝水、再由頭溝水、泗溝水、五溝水,二溝水被洪水沖毀現已沒有此村庄。
2.鹿寮村
先民初來此時,此地蠻荒未闢野鹿很多,會妨礙農作,因此先民就在附近搭草寮捕捉野鹿,久而久也在此定居,外人就以「鹿寮」稱呼。

(二)前堆
長治鄉:
1.長興村
此村為邱永鎬來台時最早開發的地方,因他希望這裡能「長治永興」而取名為「長興庄」。長興庄又名「火燒庄」,是因為長興庄在清朝時發生過火災,全庄幾乎毀之一炬,外人因而稱它為「火燒庄」。台灣割讓給日本後,光緒21年<1895>陽曆11月9日和10日,日軍攻打長興庄,砲彈幾乎把整個村庄燒成灰燼,火燒庄之名從此更加響亮,光復後又延用舊名稱「長興庄」。
2.德協村、德成村
本二村舊名「竹葉林庄」,是由「德協庄」分庄而成。因為竹子有防盜、防風及取食竹筍,編製家具等之功能,所以先民來此定居時,除了原野的原生竹子外,自家周圍也種滿了竹子,遠遠望去只見一片竹林,外人因此以「竹葉林庄」稱呼此庄。
康熙40年<1701>起,邱永鎬領先率領先民引隘寮溪水源由「大坑闕」<今內埔鄉水門村>開鑿圳溝至「竹葉林庄」,歷時一、二十年,為了紀念墾民同心同德,協力開圳,以利眾人灌給水之利,就將所開鑿的圳溝命為「得協圳」並把竹葉林庄改稱「德協庄」。光復以後以中興路為界,分成二村,中興路以北名為德協村,以南叫德成村。
麟洛鄉:
麟頂村、麟蹄村、麟趾村
麟頂村和麟蹄村以前較庄頭,也叫上天燈,麟趾村叫庄尾也叫下天燈,由六堆發祥濫濫庄沿麟洛河移居來此,是為開庄主。徐公帶鄉民來此拓荒期間分上天燈<麟頂和麟蹄兩村> 及下天燈 <麟趾村>兩個部落。各部落都各立了一個如「海港燈塔」般的「天燈台」,每天夜間高燃燈火替夜歸人照明,使居民回家不致迷途。

(三)後堆 
內埔鄉:
1.興南村
當荷蘭人占據台灣時,此地有「潘」姓的「原住民」(現稱平埔族人),客家人在明末清初隨鄭成功到台灣又遷居此地時,這些「原住民」就自動搬至離山較近的「老埤」,就成了現在的老埤村。由於客家人有自己才是真正的「漢」民族的沙文意識,加上這些人和山胞一樣皮膚黝黑,所以就稱這些人為「番人」,稱他們居住的地方叫「番子埔」。
客家人「鳩占鵲巢」後,有位很有名的堪輿師說:此地屬於「蛇龜相會」的地形,是個會興旺的好地方,於是重新把地命名為「興南庄」(現改為興南村)。
2.竹圍村
竹圍村包括較有名之八壽陂村落。
八壽陂:以前的人大多種田,而種田需要大量的水,所以放水灌溉就成為先民很重要也是很辛苦的工作,當時有新北勢(現在的豐田村)的老人,發現八壽陂附近有地下泉水,他們認為若能合力把它開墾成「陂塘」,就更方便灌溉了。於是邀集八位志同道合的老友把他開成了「陂塘」,因為有了水方便農牧也方便人居,於是漸有人搬來此居住而形成一個小村落,後人就以「八壽陂」──八個長壽老人所開的陂塘,做為此庄的庄名,有懷念與感恩之意。

(四)中堆
竹田鄉:
1.糶糴庄
「糶」國語音ㄊㄧㄠˋ,客家話音也是ㄊㄧㄠˋ,是賣米之意,「糴」國語音ㄉㄧˊ,客家話音ㄊㄚˋ,買米之意。糶糴庄是很久以前客家地區有名的貨物集散之所,尤其稻米和稻殼的買賣最負盛名,因為買米的客家話叫「糶米」,因此外人就把這個同時可以糶米和糴米的部落叫「糶糴庄」。
2.西勢村
客家先民剛來此開墾時,和河洛人、原住民、平埔族人之間,常因族群之不同而摩擦,剛好有五個客家庄較靠近,他們自然就結成一個生命共同體共同抵禦外侮,為了方便起見,就以方位分為東勢、西勢、南勢、北勢,西勢就是位於西邊的「勢力」。

(五)左堆
新埤鄉:
打鐵村
此處因先民初到時有幾家製造鋤頭、鐮刀……等農具的鐵店,因而命名為「打鐵庄」。民國39年(1950)行政區域調整而改為「打鐵村」。包括下面二個小部落。
(1)阿四寮:在打鐵村西南邊一帶,最早移民到這裡的是新竹的謝石養先生,其子「永四」為人和藹又樂善好施,甚為人所敬仰,外人因而以其子名「阿四」為此小部落之名,稱為「阿四寮」。
(2)打鐵寮:居民原本住在打鐵庄,後來因工作方便乃遷移至此,曾氏家族是最先遷入者,由於是由打鐵庄搬來此地而形成的小部落,所以就取名「打鐵寮」,頗有「思源」的味道。
(六)右堆
高樹鄉:
東振村
本村舊名為老庄,後來改為東振新,為本村最早開庄的村,雖然光復後和東興村分村,但本庄仍沿用舊名稱東振村。
本村先民來自廣東梅縣、蕉嶺一帶。乾龍2年(1737)7月,客藉人士杜君英因參與朱一貴反清之役失敗,於是帶領楊、梁、葉、賴、何、徐、鍾、黃、廖等十八姓伙房由里港武洛遷來,最初住在鹽樹村公館新庄,所以當時有「行去行轉,不如鹽樹下新庄」的俗語。八十多年前由於村莊被水沖失,只好又遷到東振新庄,建庄時築有東西兩大柵門及南北各一小柵門,並在西柵門建一土地公廟,由十八伙房輪流年祭,後來洪水再犯,部分居民不得已遷至高樹下或大車路<現在的高樹>、長榮一帶,逐漸發展成為現在各村<泰山、南華、關福、廣興等村除外>。
美濃鎮:
1. 十穴
明治44年(1911),日本人在美濃地區開設獅子頭圳,由荖濃溪引水灌溉美濃鎮內的農田,從竹子門往西築大型水圳引水入鎮,又在大水圳設立很多分支水圳,以利灌溉各地農田,沿著大水圳主幹設有多處水閘,以便控制水的流向,在現在十穴地區則設有一大水閘,水閘的閘門有十個,看起來像是十個洞穴,因此當地人就把該地區稱為十穴,十個閘門的水有四個流向吉洋方面,六孔流向美濃、中壇。
2.中圳
中圳是一個做為灌溉用的集水湖泊,形成於道光8年(1828),因豪雨沖刷低窪地區而形成的一個天然湖泊,地方人士為之取名為中圳。後來因總統蔣公曾蒞臨該湖泊(約在民國四O年代),盛讚其湖光美色,地方人士為感懷總統蒞臨之光,便將中圳的地名改為「中正湖」,不過當地人仍習慣用中圳之名。
3.醮廠下
建醮客家話叫「打醮」,美濃的習俗是連續打醮三年,又連續休息三年。打醮時由各庄輪流主辦,輪到的村庄要選出大統領、副大統領,在東門樓外,十份埔旱地為打醮的場所,冬至日起,請美濃各地寺廟公奉的神和土地公齊聚至此,並召集僧團、道士誦經膜拜,超度孤魂野鬼祈求風調雨順、五榖豐收、國泰民安。其實打醮也有慶祝豐收的意義,打醮期間長約一週,全美濃都要禁屠、齋戒,最後一天諸神要出巡繞境,最後再回到醮場演戲酬神,後來人們就稱此地叫醮廠下。
4.人字石下
在美濃月光山山脈中端的南向面,有一處草木不生的凸出大山壁,山壁的形狀很像「人」字,人們就稱該石壁為人字石,該石在五、六公里外仍能清楚的以肉眼看見,因此人們就稱此石壁下的村庄為「人字石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