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生背景
鍾幹郎出生的時候,已經是清朝的末年,這時的六堆地區,從大約一六九八年開始開墾至今也有一百八十多年的歷史,雖然清國國勢已日益衰退,但處於邊陲的台灣南部,經過墾民的努力經營,已成穩定的局面,再加上台灣的風土環境適合於農作的耕植,許多早年墾民想在台賺了錢就衣錦榮歸大陸的「移墾心態」,已漸漸發展成將台灣當成永久的家,再加上「六堆團練組織」已有完善的規模,因此當年六堆社會基本上還是穩定的。鍾幹郎出生的時候,家庭已在六堆內埔開墾了三代而有成就,但在他十歲的時候,中日甲午戰爭發生清朝戰敗,諦結了馬關條約而將台灣割讓給日本,此時正式進入就學階段的鍾幹郎所面臨的是日式學校教育制度,即是一般稱為「新學」、「新式教育法」的方法。
水利建設的貢獻
六堆鄉民來台的時候比一般閩南人要晚,因此大部分六堆地區的田地都是地勢高、河床低的高台地,這種地在初墾的時代,只能當作是旱田或看天田來耕種,幸而六堆居民所居住的大陸原鄉,山多地狹,要開闢水田必須要有良好的水利技術才能成功,這些水利技術被帶來南台灣河流密佈的六堆地區,造就了六堆地區稻米事業的發展,也使六堆地區良田處處,田地單位面積生產量高。造就六堆良田的水利技術,即是在河流中建造「堵壩式埤頭」,這些埤頭使使許多的六堆田地都有水可以種稻,對整個六堆的大發展有很大的幫助,所以客家有句諺語說:「開埤作圳,人人有份」,即是希望大家能共同協力來作好水利設施。
就任庄長的治水生涯
鍾幹郎就任內埔庄長時公元一九二○年,正好是三十五歲的盛年,當時環流內埔莊西北部的隘寮溪,每年洪水的氾濫危害頻率很高,莊內居民的家業都受到重大的威脅,使地方民心疲勞困憊,這時就任內埔庄長的鍾幹郎,自然而然將治水工作,列為最重要的前題。
為了安定民生,早在大約一八九一年,六堆人士就推舉進士江昶榮擔任總理,進行治水的工作,當時由許多民眾共同出資在現代三地門往鹽埔方向,順著河道築堤防,但冬天工事忙完,到了秋天又被洪水沖潰,內埔地區的水患仍然未解除,六堆第一階段的治水工程失敗。
六堆地區第二階段的治水工程,是在一九○二年間,由民眾推舉後堆總理邱毓珍為負責人,並籌了當時的金額共四萬餘圓,共建成了堤防九百五十二公尺,所完成的堤防並由當時日本政府阿猴廳的佐佐木廳長命名為「昌基堤防」,這是這段堤防有了正式的名稱,六堆地區水患也因為這段堤防的完成,而得到暫時的疏解。
第三階段的治水工程在一九○六年至一九○七年間,由當時擔任內埔區長的鍾晉郎二擔任築提的總理,將昌基堤防增補了八百六十六公尺,使整個六堆地區有了十多年未受洪水危害的安寧,對六堆地區的民生有了正面的作用。昌基提防的補強完成,讓大部分六堆中心腹地的居民得到休養生息,但在內埔的西北邊有一大片村落,即現在的竹圍、東片村一帶,因地理位置接近隘寮溪的沿岸,從犁頭鏢以南,每年仍然有水患,於是鍾幹郎乃決定一併解決問題,以州政府的經費配合庄的經費,不足的部分由當地的居民以勞力服務的方式,共同施工,直到一九三一年的二月,將堤防延長了六○○公尺,這段工程被稱為「番子厝護岸堤防」,這也是六堆第七次的治水工程。六堆人士經歷三十二年十一次的治水工程才將水患解除,所投入的人力與物力實無法衡量,而鍾幹郎從一九二○擔任鄉長開始治水,一直到一九三六年卸任,共經歷了十六年的治水生涯,稱得上是六堆的「大禹」。
卸任鄉長-保存文化的先驅
鍾幹郎對於當時日本政府實施「皇民運動」,要將民間的各姓祠堂廢除之事大加保護,另外六堆精神所在的忠義祠,日本政府也想將它拆毀,這時鍾幹郎乃收集史料,將早期六堆居民的忠義事跡,用日文寫成一本書,假借日本人松崎氏的名義出版,使日本人重視六堆忠義祠的精神,對六堆忠義祠保存有相當的貢獻。六堆先民藉著河水帶來的資源,成功的開拓出適於農墾的農田,也增高了農產的收入,使整個六堆社會有了穩定的發展,但水帶來財富也有它潛在的危機,特別是在每年夏秋之際的洪水,也讓六堆的墾民吃足了苦頭,因此昌基堤防的完成,替六堆社會免除了水患的顧慮,對整個社會的發展,有相當大的功效,而鍾幹郎在內埔庄長的任內,以十六年的時間,替內埔、竹田等六堆腹地解決了水患,功不可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