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 熙 22 年 1683年
竹田鄉、新埤鄉在康熙初年就有設置,屬福建省台南府鳳山縣。
康 熙 23 年  1684年
清於台灣設一府(台灣府)三縣(台灣、諸羅、鳳山),六堆地區屬鳳山縣港西里(後分上、中、下)、港東里(亦分上、中、下)。
康 熙 25 年  1686年
廣東方面移民進入下淡水溪左岸大武山麓之平原開拓,該地即今萬巒、內埔。
康 熙 35 年 1696年
施琅死,其移民三禁弛,粵中惠、潮之客家人民可以來台灣。
康 熙 36 年  1697年
鎮平人邱永鎬至台南(台灣府)任職於盧、林、三姓合夥商號(三郊行)當夥計。
康 熙 38 年  1699年
盧、林、三姓合夥商號提供資金給邱永鎬至阿猴社發展業務,邱逐以該資金向阿猴社(平埔族人)購買土地然後返原鄉招募鎮平、程鄉一帶,邱、胡、廖、黃、李、羅等數十人及其妻黃氏,子人山,義山至香櫞樹下為中心,建租館墾拓。
康 熙 40 年  1701年
香櫞樹下租館被風雨吹倒,墾民北移至溪北(應是番子寮溪下游)建立長興庄。邱永鎬自隘寮溪引水灌溉長治一帶農地,故名火燒圳,亦名邱永鎬圳,為屏東縣境內最古老的水利設施之一。
康 熙 60 年  1721年
朱一貴在羅漢門反清(4月19日夜襲岡山汛),杜君英在檳榔林(內埔鄉義亭村)號召客家反清(3月10日),但不久閩客由合作(4月20日)而分裂(5月中旬,13日以後),互相火拼,起義失敗。5月10日屏東境內客家人在李直三、侯關德等人領導下,十三大庄、六十四小庄成立六堆民團(共一萬二千餘名) ,共七營,助清平服朱一貴, 並乘勢攻佔原為福佬人所佔的庄:西勢、新北勢、竹圍仔、八壽陂、四十份等,但也喪失了下淡水以東的濫濫庄。
康 熙 61 年 1722年
六堆人士在今竹田鄉西勢村建「忠義亭」。
雍 正 10 年 1732年
吳福生亂平,巡台御史高山及覺羅伯修奉旨修忠義亭,欽賜聖旨牌於忠義亭。
雍 正 11年 1733年
重修忠義亭,擴建其規模。
乾 隆 5 年  1740年
六堆忠義亭擴建為三堂大廟,且置產業歲祭如恆。
龍肚庄民越過茶頂山入墾六龜新寮村,同時大批前堆長興邱姓族人也入墾荖農溪北岸之沖積平原,建立新威庄。
乾 隆 33年 1768年
黃教之亂發生在10月2日,11月24日有客莊民藉義民角色率眾焚搶水底寮等閩庄,翌日漳泉莊民遞呈三十六紙,控粵人客莊管事率眾焚搶,總兵王巍嚴諭言和。但閩粵關係緊繃,迄12月4日由鳳山知縣方輔悟安排水底寮閩庄耆老,與粵民首事雙方各遞甘結。12月12日黃教因粵人應募捕賊,藉以為閩人復仇為藉口,率夥焚毀檨仔腳等粵莊。
鳳山縣北起羅漢門南至水底寮,閩客各莊集團械鬥。
乾 隆 34 年  1769年
黃教之亂六堆未出堆,但仍依循故列,招募鄉民保守村莊。六堆推曾中立為大總理(曾為廣西客家人)。
乾 隆 33年 1768年
黃教之亂發生在10月2日,11月24日有客莊民藉義民角色率眾焚搶水底寮等閩庄,翌日漳泉莊民遞呈三十六紙,控粵人客莊管事率眾焚搶,總兵王巍嚴諭言和。但閩粵關係緊繃,迄12月4日由鳳山知縣方輔悟安排水底寮閩庄耆老,與粵民首事雙方各遞甘結。12月12日黃教因粵人應募捕賊,藉以為閩人復仇為藉口,率夥焚毀檨仔腳等粵莊。
鳳山縣北起羅漢門南至水底寮,閩客各莊集團械鬥。
乾 隆 34 年 1769年
黃教之亂六堆未出堆,但仍依循故列,招募鄉民保守村莊。六堆推會中立為大總理(曾為廣西客家人)。
乾 隆 51 年  1786年
興建新北勢東柵門,獲頒賜「褒忠里」匾額。
乾 隆 53 年 1788年
林爽文亂事平定。
嘉 慶 8 年 1803年
內埔興建天后宮(大總理鍾麟光倡建),同時興建昌黎祠。
道 光 9 年 1829年
六堆科舉會成立。
同 治 2 年 1863年
萬巒赤山附近客家人被殺,疑為天主教徒所為,逐發動攻擊教徒住家。
同 治 3 年 1864年
萬巒劉氏次第六世遠祖以「積書」為名建宗祠,劉氏亦因科舉有三父子(父清元、子成台、成全)考取貢生,而文風鼎盛。
同 治12 年 1873年
六堆人士推邱雲鵬,謝兆鳳等任經理重修忠義亭,海豐庄鄭元奎(閩人)捐120元助修。
光 緒14 年 1888年
六堆經理募款重修忠義亭。
光 緒18 年 1892年
隘寮溪氾濫,內埔、竹田水災嚴重,江昶榮提議修建昌基堤防。
光 緒20 年 1894年
徐敬修倡議,江昶榮、曾在中、李向清等共同發起修建忠義亭,并立「忠義亭申禁碑」。   
明治28年 1895年
清朝割讓臺灣給日本。
明 治31年 1898年
12月28日五溝水庄長林天福率領萬巒庄、五溝水庄、新北勢庄、鳳山厝庄、九塊厝庄、打鐵庄、小勢尾庄、竹圍仔庄等各地居民共同起義,與福佬人並肩作戰。分四隊攻打潮州辦務屬及憲兵駐屯所,打死辦務署長瀨戶晉,12月31日日軍在潮州一帶掃蕩,焚燒三十個村庄洩憤。(參與的有林天福、林德慶、林杞春、林少貓)。
明治34年 1901年
7月兒玉總署廢原有辦務署,改全省為二十個廳。鳳山、蕃薯寮、阿猴、恆春皆為廳,廳下有支廳,鳳山廳下有打狗,阿公店,楠仔坑三支廳。蕃薯寮廳下有山杉林支廳,阿猴廳下有阿里港、內埔、萬丹、東港、潮州及枋寮六個支廳。恆春廳下有枋山、蚊蟀支廳。
明治35年 1902年
兒玉源太郎總督公佈「台灣糖業獎勵規則」,硬性規定原料採收區域制,以便增加蔗糖產量。
明 治43年 1910年
美濃獅子頭大圳開鑿完成。
明 治44年 1911年
美濃南隆農場主事,白石喜代治邀新竹、苗栗地區的客家人,南下至農場區墾拓,佃耕,南隆地區人口漸多,砂磧地漸成良田。
大 正 9 年  1920年
第八任總督田建次郎在9月1日改訂地方行政區,廢廳為州,全台為台北、新竹、台中、台南、高雄五州,台東、花蓮二廳,高雄州署設於打狗,下轄鳳山、高雄、岡山、旗山、屏東、潮州、東港、恆春、澎湖等九郡,州置知事,郡置郡守,街庄置街庄長。
施行街庄制度,內埔轄內之內埔區設役場,鍾幹郎任庄長。新埤頭區亦改新埤庄,阿緱廳亦改名屏東郡。東振新興加蚋埔施行街庄制度,內埔轄內之內埔區新東勢區、老埤區、新北勢區,併入內埔庄設役場,鍾幹郎任庄長。新埤頭區亦改新埤庄,阿緱廳亦改名屏東郡。東振新興加蚋埔合併改為高樹庄。大路關庄則屬於鹽埔庄,管轄。10月行政區域調整改編為高雄州屏東郡,六龜庄管轄六龜、新威、新開、荖濃等土地五大字。萬巒改屬高雄州潮州郡,改為萬巒庄設役場。行政區包括:萬巒(五區)、四溝水(三區)、佳佐(三區) 、新厝(三區) 、赤山(二區)、五溝水 (三區) 。竹田轄下之二崙區役場改為竹田庄役場。行政區包括:頓物(竹田)、二崙、南勢、溝子墘、鳳山厝及西勢。
獼濃改名為美濃,原獼濃、龍肚、中壇、竹頭角合併為美濃庄。
大 正10 年 1921年
鍾幹郎整治隘寮溪,籌建昌基堤防。
大 正14 年 1925年
內埔老埤地區日本人以230萬圓成立台灣鳳梨栽培株式會社,面積1032甲。
昭 和 6 年 1931年
美濃堀鑿龜山圳,以利荖濃溪畔荒地的開墾。
昭和8年  1933年
屏東街升格為市,高雄州轄有高雄、屏東二市,岡山、鳳山、旗山、屏東、潮州、東港、恆春等七郡
昭和10年 1935年
內埔公學校校長松崎仁三郎,編著「嗚呼忠義亭」一書。
昭和12年 1937年
7月7日中日戰爭爆發,台灣納入暫時體制,實施配給制度。
昭和14年 1939年
殖民政府在美濃建立菸葉輔導區。
昭和18年 1943年
日殖民政府為落實皇民化運動,開始推行6年國民義務教育。                
民國34年  1945年
盟軍轟炸台灣。
8月14日日本無條件投降。
第二次大戰結束,臺灣重回中國懷抱。
鍾理和發表第一本小說集「夾竹桃」。
台灣由國民政府派員接受,高雄州分為高雄、屏東二省轄市,及鳳山,岡山、旗山、屏東、東港、潮州、恆春七郡改為七區,原各街庄改為鄉鎮統屬於高雄縣,山地各部落劃分為多納等十一個鄉,配入旗山、屏東、潮州、恆春四區,全縣共七區,七鎮,四十二個鄉。
民國36年  1947年
2月27日台北因查禁私菸事,引發了二八八事件。
內埔地區發起重修天后宮及昌黎祠
民國37年 1948年
劉紹興、戴阿麟等青年發起籌組「六堆愛國聯誼會」。
4月至9月國民政府在台灣辦理三七五減租工作。
5月20日台灣省宣布戒嚴。
首屆農會代表選舉。
民國39年 1950年
美濃日式東門樓拆除重建,恢復原有龍閣鳳椽的屋頂。
民 國41 年 1952年
總統明令公布實施耕者有其田。
民 國 44年 1955年
重修忠義亭。
民 國41 年  1952年
總統明令公布實施耕者有其田。
民 國 44年  1955年
重修忠義亭。
民 國46 年  1957年 
美濃發生 八七大水災。
民國47年  1958年
忠義亭改名忠義祠,舉行忠義先烈牌位陞座晉火大典,除重新奉祀先烈牌位,並入祀抗日烈士神牌。
民國49年  1960年
六堆忠義祀管理委員會籌設忠義祠六堆稻谷基金會。
民國50年  1961年
內埔徐傍興博士創辦美和中學。
民國54年  1965年
內埔徐傍興博士創辦美和護專。
民國57年  1968年
實施九年國民義務教育。
民國61年  1972年
美和中學青少棒隊獲得世界青少棒大賽冠軍。民國79年止共獲得十五次世界冠軍。
民國62年  1973年
「六堆客家鄉土誌」出版,鍾壬壽主編。
民國63年  1974年
美和中學青棒隊獲得世界青棒大賽冠軍,至民國79年只共獲得十次世界冠軍。
「今日美濃」創刊。
民國65年  1976年
高樹鄉設立全縣第一座鄉鎮圖書館-高樹鄉立中正圖書館。
民國66年  1976年
佳冬盛行養草蝦。
民國67年  1978年
美濃竹子門發電廠改稱高屏發電廠竹子門分廠。
民國70年  1981年
6月22日忠義祠稻谷基金會,改組為財團法人六堆文化教育金會。
省道一號公路拓寬達25公尺,貫穿麟洛、內埔、竹田、新埤、佳冬。
鍾貴興、溫興春發起修建忠義祠東西廳。
民國74年  1985年
鐘理和紀念館全部完成啟用。
民國75年  1986年
4月1日「六堆雜誌」創刊。
民國74年  1987年
10月25日「客家風雲雜誌」創刊。
民國78年  1989年
2月15日「六堆風雲」創刊。
7月11日佳冬鄉成立屏南工業區。
11月美濃、高樹間的高美大橋通車。
民國80年  1991年
政府補助1與忠義祠捐獻土地興建「六堆客家文物館」。
民國81年  1992年
美濃鎮民反對水資會擬建美濃水庫案。
民國83年  1994年
美濃愛鄉協會正式成立,致力於推動發揚本土文化,生態保育及地方史整理工作。
民國85年  1996年
六堆文教基金會籌備編纂《六堆客家社會文化發展與變遷之研究》。
民國89年  2000年
9月行政院客家事務委員會籌備處開始運作,籌備主任為內埔徐正光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