墾拓的起始的探究
屏東平原在台灣南部雖屬開發較遲的地區,根據高拱乾《台灣府志》記載知道在康熙中葉,漢人已於下淡水地區港東里、港西里分別形成各十八甲戶口的村落,且在康熙末年,李丕煜修《鳳山縣志》時,東港溪沿岸已形成許多聚落,且有新園、萬丹兩街肆。上列兩項記載都發生在康熙60年朱一貴之前,而六堆客家問題之突顯是自朱一貴之亂,閩南與客家失和,六堆地區遂結合十三大庄,六十四小庄,武裝豎「大清」旗號以自衛。此後閩南與客家對立益見尖銳。但在此之前客家雖與閩南在語言上雖有不融洽,但卻是和好相處,故在康熙中期,港東、西里,各十八口甲戶聚落中,除部份客家可能聚居一處外,相信必有部分混雜與閩南住家之中,而康熙末年新園、萬丹已成街肆,可見其必為交通方便之處,尤其萬丹附近今尚留有「客厝」的地名,必為當時客家聚落的所在之一。
對於六堆地區拓墾之始,循此推理,(一)時間在康熙中期是可以接受的,(二)地點是從萬丹上岸(從東港溯下淡水而上)也是可以被接受的。而鍾壬壽在《六堆客家鄉土誌》一書中稱「濫濫庄」是六堆的發祥地,確是客家在萬丹附近的最初主要聚落之一。
目前南台灣地區的客家鄉鎮,包括屏東縣萬巒、竹田、內埔、長治、麟洛、新埤、佳冬、高樹、與高雄縣轄區的美濃,杉林,六龜之一部分,共十一鄉鎮。
根據日本伊能嘉矩所著的「台灣文化誌」所記載,客家人大規模來台墾殖,大約是在康熙二十年代,最初的根據地在台南市東門外,因來台時期較晚,可耕地不多,乃逐漸南下往下淡水溪流域開墾,最初在靠近萬丹街東北,現今的四維村附近建立「濫濫庄」與客家式的土地廟,隨後原本嚴禁客家人來台開墾的福建水師提督施琅去世,海禁漸鬆,加上風聞屏東下淡水溪東岸有大量未墾荒地,原鄉又因人口增多而生活困難,許多客家移民便大量來台,也同時造成原來的濫濫庄根據地無法容納多數移民,因此許多鄉民便往當時為開發的叢林地帶開墾,主要的路線大致分下列三條:
中線;從麟洛河下游到潮州附近,再朝上溯五魁寮溪,開墾了竹田、萬巒、內埔三個鄉。

南線:沿東港溪到溪州流域,仍與閩南人的南埔庄(今南州鄉溪南村)混居數年後部分村落人溯今已湮滅的北岸河而上,建立南岸庄於現在的新埤鄉南岸村,然後一部份人渡過林邊溪,建立昌隆庄於對岸,成為佳冬鄉內客家村落的開始。

北線:麟洛河開墾出麟洛、長治兩鄉,另外有一部份人則溯武洛溪而上,到武洛溪的發源地而上,到武洛溪的的發源地隘寮溪南岸(及今里港鄉內),再進而開發高雄美濃、杉林等地區。

  客家鄉親在台灣南部地區經過多年經營,逐漸在下淡水溪流域建立了村莊,根據史籍記載,在康熙60年(1721年)朱一貴之亂時,已經有13大庄與64小庄的規模,這些大小不等的77庄為了共同自衛,乃由當時的滿清政府編制為七營,並在亂事結束後改為「六堆」,以常備性的鄉團組織存在。

六堆的開拓
 「六堆」並不是一個行政區域,而是同一族系因語言、風俗、習慣相同,在福禍與共、團結合作,敦親睦族的前提下所產生的認同感,是一種血濃於水、脣齒相依的象徵性稱呼。
 六堆在最初原是保衛家鄉,抵禦為侮的鄉團義兵「六隊」組織,最後以西勢的忠義祠為中心殿堂,而改稱「六堆」,範圍包含了高、屏兩縣的所有客鄉村莊,及屏東縣的萬巒(先鋒堆)、竹田(中堆)、美濃(右堆)、內埔(後堆)、長治、麟洛(前堆)、新埤、佳冬(左堆),高樹、美濃(右堆),其中美濃屬高雄縣,而各堆的開拓如下:
竹田鄉(中堆)
是六堆最早開發的鄉,大約在一六九八年開始,由緊臨的濫濫庄根據地,沿河流南下到糶糴庄,砍伐樹木開拓田野,並逐漸發展到頭崙、二崙、中崙、美崙等村庄。日後糶糴庄成為萬巒、內埔、竹田三鄉的米榖買賣中心,也是米榖的出口河港,因地理位置為六堆的中心,故名「中堆」。
竹田鄉舊名「頓物」,是因早年從竹田欲運送貨物至潮州,常被東港溪的漲潮河水阻擋,必須先在竹南村附近堆積後,在用小船搬運,竹南村乃由客家語音而得名為「頓物潭」,直至民國九年才取當地「竹林處處、良田阡陌」之意,定名為竹田。
萬巒鄉(先鋒堆)
大約在公元一六九八年間,原先居民住在濫濫庄的溫、張、林,鍾等姓青年,沿著河流來到萬巒鄉現已消失的二溝水地方,發現一大片巨木密林,乃遷居準備開墾,到了當年冬天。有一天在午飯後休息,大家發覺耕牛失蹤而頗為惶恐,乃全體出動隨著牛跡尋找,卻在離居住地二公里處發現牛群在一處泉湧的水塘處嬉水,及現今萬和村的李姓宗祠內之「仙人井」,大家覺得此地風水絕佳,乃派人回去濫濫庄與原鄉召集人手開墾。
到了六堆民團成立,萬巒出了一位身材魁梧又強壯勇敢的劉庚甫先生(曾被選為六堆大先鋒),萬巒乃得名為先鋒堆,日後因萬巒向東緊接大武山,瞭望時有萬千山巒的雄偉氣勢,便命名為「萬巒」。
內埔鄉(後堆)
內埔鄉開庄時期大約在公元一六九八年間,最先由萬巒二溝水處之林姓居民移居下樹山,然後其他各姓的客家移民,也從萬丹的濫濫庄沿河上溯至下樹山,再逐漸分散到各村莊。
根據傳說,內埔一帶的森林之林木,在早年比下樹山少,先期的下樹山客家移民便陸續轉到內埔,開拓成位於四周密林內之旱田,因而取其客語發音稱「內埔」。
依照六堆的地理位置,內埔被排為後堆,但由於交通方便,商業發展繁榮,人口也多,實際上是六堆的自治、文化中心。
麟洛鄉、長治鄉(前堆)
麟洛與長治合稱前堆,但兩鄉開庄的過程並不相同,麟洛鄉的開庄大約在公元一六九八年間,最初有嘉應州人徐俊良從濫濫庄溯上麟洛河來到麟洛,起初發現大龜特多,取其「有龜必有麟」之「麟趾呈祥」之吉兆,取名為麟洛。
長治鄉的開莊與其他客家鄉不同,除了少部分的移民由麟洛所移居的外,不部分都是由公元一七零一年間由邱永鎬先生所率隊開墾的。
邱永鎬先生大約一六八六隨軍來台,軍隊解散後並未隨眾人前往萬丹濫濫莊開墾,而是留在台南商店當夥計,因來屏做生意機會發現屏東附近仍居民不多,乃回台南辭去夥計工作,回原鄉召集鄉親到現今的香揚巷開墾,進而開拓火燒莊,潭頭等村莊。
佳冬鄉、新埤鄉(左堆)
左堆的開庄時間與其他各鄉均同時期,是由原屬於萬丹濫濫庄的居民,沿河流先到南州附近的南埔地區,與閩南人混居,然後再沿當時的北岸河到現在的新埤鄉南岸村開庄,接著從南岸庄發展到打鐵、建功、昌隆、茄苳、新埤等各庄。
美濃鎮、高樹鄉(右堆)
右堆的開發較晚,雖然在一六九八年左右即有濫濫莊的移民溯麟洛河而上,再順隘寮溪到達武洛,但因長遭水災又孤立,並未開墾的很順利。直到大約公元一七三六年間,當時居住在武洛莊的右堆統領林桂山、林豐山兩位兄弟,探之現今的美濃一帶土地肥沃而叢林密生,乃向當時的鳳山縣令錢沫氏申請開發美濃地區,終獲朝廷准予入墾。
當時的美濃因有鄭成功時期所見的明月樓、清風院與鄭成功父母的紀念碑,被清朝政府指定為禁區,但林桂山兄弟以「安置臨危武洛莊民,供其開墾以酬軍功」為由而獲准開墾。接著一七三七年又有廣東鎮平縣的移民涂百清率同鄉至龍肚開墾,隔年劉玉衡再率同鄉一百人至廣興村開墾。高樹鄉的開莊大約在一七三八年間,由原居於武洛莊的邱、梁、葉、徐、黃、廖、楊、賴、何、鍾、廖、曾等姓人士,共一八伙房移居至東鎮庄開墾,日後再發展至高樹、菜寮、大埔、大路關等莊,但所有村莊與閩南村落混居,這些美濃、高樹的村莊仍在照當時的武洛莊的舊稱,稱「右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