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沿革
天后宮位於屏東縣內埔鄉內埔村廣濟路及光明路交叉口邊上,後倚龍頸溪,左接昌黎祠。客家人於清康熙中葉後逐漸入墾屏東平原,康熙六十年,朱一貴亂起,乃成立六堆之軍事組織助清平亂,時已有十三大庄、六十四小庄之規模。天后宮興建後,歷五次修建。內埔天后宮不僅為六堆人士信奉媽祖(主祀神為紅面媽祖)之所,亦為當年六堆組織商議軍計的主要場所。同時天后宮在文化、藝術、建築方面也極具歷史價值。

修建過程

內埔屬六堆之後堆,位置居六堆中樞,為南北來往必經之地,遂漸形成熱鬧市集。嘉慶八年(1803年),由鍾麟江倡議,六堆粵民集資興建天后宮,共募得 4,110元,自該年興工,完成於嘉慶十年(1805年),歷時二年餘。光緒年間《鳳山縣采訪冊》載,天后宮位於「內埔街縣東四十里,屋五間」。道光28年(西元1848年)舉人鍾桂齡重修,日據時代曾再修。日據末期,日本人推行皇民化運動,天后神像被毀,改祀大麻日神,雖然光復後重建,但是古物已大多散失。因此現在不論建材還是雕刻都是日據時期的風格,只有部份還保存古風。
建築特色
天后宮具六堆地區建築特色,其格局為山門與正殿間夾拜殿,拜殿為左右日月井,形成工字形的平面,從整個長方形平面來看,由三川殿四支點金柱形成的圓、及此圓的前後外接圓,將整個平面分為三等分,再由中軸線分成六個矩,為四乘三的黃金比矩形,使得內部複雜空間潛藏著幾何結構,呈現出協調之美。
天后宮之外牆由土埆做成,外加以粉刷,現況牆厚達68公分。道光年間的整修「以石易木」,至今一百四十餘年。其石柱部分所使用的材料有泉州白、花崗石、砂岩等不同材質。石柱除屬砂岩之方柱風化情形較明顯外,大致保存完整。前殿、正殿的龍柱,都是單龍雕刻,已有百年歷史。前殿龍虎門的石枕,為樸實的長方形,正殿中央神桌間的三角石香爐,為客家特有的文物。
歷史文物
天后宮的古匾有嘉慶十年(1805年)的「恩庇水陸」、咸豐八年(1858年)的「慈航普濟」、及光緒年間的「與天同功」。宮的左右側牆內面嵌有「捐修天后宮芳名碑記」、「建造天后宮碑」,為記載天后宮建造整修的重要資料,然碑文已多模糊,無法辨識。另外,左廊牆嵌有「奉憲封禁古令埔碑」。
文化資產
天后宮為內政部指定的第三級古蹟,也是屏東地區唯一被列入古蹟的祠廟,在歷史、文化、建築上自有其價值與意義。雖然歷經清朝、日據時代迄今,在不斷修護下,仍保持純樸原貌,不僅是廟宇文化的重要人文資產,也是六堆地區最具特殊意義的文化資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