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向上 • 計畫緣起 • 地方描述 • 網頁導覽

地方描述

原先人類學者將泰雅族依起源傳說、語言等各方面分為泰雅亞族及賽德克亞族,但由於泰雅亞族與賽德克亞族二者生活習俗及語言差異,因此正名分為泰雅族、太魯閣族、賽德克族。三者均有紋面的習俗,但紋面的形式也因部落族群而有著不同的差異。

包含今日太魯閣族與賽德克族的賽德克亞族在清朝時於今南投縣仁愛鄉境內分別建立Truku(太魯閣或托魯閣)、Tkdaya(德奇達雅或都克達雅)和Teuda(道澤或多達)等三個部落群。

後因人口增加,各部落逐漸擴大,廣佈於台灣東部高山地區的和平溪、立霧溪、木瓜溪、支亞干溪、萬里溪、太平溪和拉庫拉庫溪等溪流兩岸河階、台地或沿岸山麓地帶。

到了霧社事件發生後的1931年到1937年間,日本政府將所有居住在中央山脈的族人強制遷徙至目前的部落。

目前太魯閣族部落分佈大致北起和平溪南至太平溪,分佈於南投縣仁愛鄉之松林、盧山、靜觀;分佈於花蓮縣秀林、萬榮兩鄉、卓溪鄉立山村,及吉安鄉慶豐、南華與福興等三村。花蓮縣的秀林鄉與萬榮鄉是目前太魯閣族人口分佈最多的地方。(如左圖)

歷史上的太魯閣族人是遷徙的民族,因常居住深山,山區廣大遼闊、部落零散,探訪不易,再加上太魯閣族過著自給自足的生活並不善與外族往來,因此文獻資料記載有限,然而文化相當豐厚多元、特殊,值得我們加以探究。

本專題訪問花蓮縣秀林鄉的文史工作者,經由紋面文史工作者的分享,帶領大家認識屬於太魯閣族紋面藝術的完整知識。

自給自足生活

太魯閣族恩愛夫妻

居住深山,採訪不易

典型的高山族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