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本博高一時第一次聽到留聲機的聲音,覺得很新鮮,便把它借回家,到現在還在林本博家裡 |
●鐵鎚下的際遇: |
大學畢業後,林本博在鋼鐵公司擔任業務,下班後常騎著摩托車逛古物舊貨商場,那時候因建國北路正在進行老舊房屋的拆除,常見到古物流出,林本博當時以五十元買下一部差點就被拆除工人丟掉的留聲機,這也是他的第一件收藏品。
因為那次機緣,林本博開始注意留聲機市場,他常穿梭在八德路、忠孝東路、愛國東路、安東街等古物商集中的地方,尋找他的「目標」。從一九七七到一九八一年間,他陸續收藏了近四十部留聲機。 當時保存完整的留聲機大概在五百到一千之間,這對林本博來說卻是不小的負擔,因此他身兼數職:當家教、擺地攤,甚至兼當計程車司機。雖然整日為生活奔波,但仍不改對留聲機的鍾愛。「在結束一天忙碌的工作後,回到家靜靜聆賞留聲機發出的動人音樂,所有的壓力都釋放得無影無蹤。」 |
●印度之旅: |
一九八一年林本博進入教育界工作,之後在開南商工任教,現任校長。一九九四年二月,開南商工參加在印度新德里舉辦的亞洲青少年柔道錦標賽,說來湊巧,林本博因身體不適急於買藥,藥房隔壁商店內擺著台喇叭型留聲機,林本博當場決定買下,這是他收藏到的第一部喇叭型留聲機,林本博還趁機和商品街的其他商家老闆聊天、交換名片。
回台後,林本博忍不住拿起電話,請印度的商店幫他協尋留聲機。就這樣,他前後六次遠赴印度,買回四十餘部留聲機,在過程中,一部袖珍型留聲機讓他專程到印度三趟。 |
●三顧茅廬求珍品: |
林本博第一次在印度看到袖珍型留聲機斑駁的鐵殼、巧妙的折疊式結構,心動不已,可惜物主不肯割愛。
他「三顧茅廬」,拿著他提供五十部留聲機給台灣省文獻會在《台灣光復五十周年音樂文物展》中展出的剪報給留聲機的主人看,表明自己是真心收藏,不是要轉賣圖利,這才讓印度物主點頭割愛。 一九九八年林本博在印度發現一種很特別的大喇叭留聲機,一隻唱針牽動兩個唱頭,第一眼看到這部留聲機,林本博告訴自己:我一定要把它帶回台灣!雖然價錢超過預算,但他仍然雀躍不已。林本博:「留聲機已經成為我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從印度帶回的留聲機,大多體積大、很占空間,是有喇叭的留聲機,因為機身大且重,需要花很多運費有時高達一、二十萬,但這不減他對留聲機的熱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