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州逍遙遊
您現在的位置是 海濱棧道賞景 > 潮間帶生物
潮間帶的螃蟹!

墾丁的海洋生物種類有好幾千種之多,數量也相當豐富,是台灣地區海洋生物資源最豐富的地方。不同地點的海邊會因基底、海流、水溫、氣溫、潮汐、鹽度等環境因子的差異,而有不同的種類分佈。而在 同一個地點,也會因在潮間帶的上部、中部或下部的差別,就分別有不同的生物種類生長或棲息。

生活在本區海域的海洋生物種類繁多,根據歷年的調查,僅石珊瑚類就有 250 種以上,棘皮動物約有 100 種,魚類則多達 1100種以上,其他各種軟體、甲殼……等無脊椎動物共有好幾百種,是臺灣地區海洋生物種類最多的海域。春夏之間,有許多大型的馬尾藻在低潮線附近繁生,猶如一張黃褐色的地毯,而其他各種海藻則蓋滿了海邊的岩石表面,猶如天然的織花地毯,相當美麗。

每年的冬春兩季,墾丁國家公園的岩礁海岸潮間帶的岩石上幾乎都長滿了藻類。這些藻類有著分層生長的現象,有的種類比較能忍受乾旱與炙熱的環境,因此可以在潮間帶的上部大量繁生,如石蓴、滸苔和柔弱捲枝藻等

棲息在岩礁海岸潮間帶上部的海邊動物,以石?、螺類、蟹類和海蟑螂等為主;而附生在潮間帶中部岩石上的海邊動物則有許多藤壺和牡蠣;匿居在岩縫中的有許多蝦蟹類和螺類。在潮間帶下部與潮池裡的岩石上附生著許多海綿、菟葵和海鞘;而在石塊底部和縫隙間,則匿居著許多海葵、多毛類、甲殼類、貝類和陽燧足;潮池的水層和底部有許多小魚和海參;且在藻叢中有一些跳蝦、迷你貝類和寄居蟹。
岩礁海岸的岩石上常有許多藤壺、松螺、青螺、笠螺、牡蠣吸附,或者是被海膽鑿穴而居,使得岩石表面形成大小不一的凹洞,千瘡百孔,在地層上升後,形成了一種「蜂窩岩」的特殊景觀。海膽以其硬棘抵住洞壁,可抗拒捕食者的攻擊和海浪的沖擊,但也破壞了不少礁石。在堅硬的珊瑚礁石裡面,還有許多星蟲會分泌酸液鑽孔,可以說是破壞珊瑚礁的主要元兇。

滿州逍遙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