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鵬灣國家風景區(樣區A、B)

iDevice 圖示 開發沿革

大鵬灣國家風景區位於台灣西南部海岸之屏東縣東港鎮和林邊鄉交界處,西南濱臨台灣海峽,於民國8611月正式成立管理處,同時於民國89年奉交通部正式公告將琉球風景特定區併入大鵬灣風景區中。


iDevice 圖示 地理位置

衛星空照圖

大鵬灣國家風景管理區空照圖

交通路線圖

大鵬灣國家風景區交通位置圖

地理位置

大鵬灣位於台灣本島西南部,行政區域主要位於屏東縣東港鎮及林邊鄉一部份,灣內現有水域長約3500公尺,寬約1800公尺,面積532餘公頃,連同毗鄰陸域、海域發展腹地,合計總共面積約1438.4公頃。

交通位置

1. 中山高速公路下小港交流道17東港大鵬灣
2.
南二高下林邊交流道17東港大鵬灣
3.
東部遊客可經台9線往楓港方向銜接台1線往枋寮轉台17線經林邊到東港


iDevice 圖示 自然環境介紹

地形

大鵬灣是台灣地區的潟湖地形,其形成的原因乃由海濱的沈積現象,為波浪侵蝕和沿岸河流搬運的沈積物,在海岸邊能量低的地方造成不同地形和沈積作用。而大鵬灣則是東港溪和林邊溪自上游挾帶泥沙入海,在經海流、季風漂送形成沙嘴沈積現象,沙嘴是一長條砂礫所成的狹脊,由陸地上的海岬或沙灘延伸入海中,大致和海岸線平行。如果沙嘴橫越海灣的出口而將之全部封閉,則造成海灣洲(Bay Barrier)或灣口沙洲(Bay-mouth Barrier)。海灣洲類型形成封閉的海灣則造成潟湖,大鵬灣即為此一潟湖。以下依地形特徵,分為陸地、沙洲、內灣及海域等四個部分來說明:
1.陸地部分
由台17號省道以南至內灣沙灘地區,地勢平坦,高程為2.2公尺到3.6公尺間,近年來由於魚塭大量開發,產生許多低窪地區,低於沙洲之高程甚多,颱風季節來臨常造成海水倒灌的現象,同時由於養殖業抽取地下水,導致部分地層下陷,情況甚為嚴重,平均每年下陷約30公分,目前位於大鵬營區之地,為地形最平緩、腹地較大的陸地,其餘大部分皆為魚塭。
2.沙洲部分
沿西南海岸為一狹長沙洲地形,即為南平半島,臨海區域為一平坦的海濱沖積沙灘,臨灣內側環繞大片魚塭,沿岸南平里、崎峰村及水利村至林邊溪口間附近水深-2公尺以內的淺灘,有形成沙洲之趨勢,走向多由南向北,沙源主要來自林邊溪。其西南側的防風林部分,由於高於海潮線2.6公尺不等,其間形成緩坡沙灘腹地,頗具海域遊憩價值,目前已規劃為青洲濱海遊憩區。以屏128公路為界線,以北至大鵬灣南岸,除了現在有南興社區、新興社區之外,皆為養殖魚塭,如同內陸陸地部分之魚塭凹池,建築物亦有地層下陷之虞。
3.內灣部分
大鵬灣與外海之潮流口(南平港口)由於海流之攜帶及沖積,積砂地形變化極大,屬於本區之特殊地形之一,內灣低潮位時,平均水深在4公尺以上者,約佔二分之一,集中在灣中央,大部分坡度平順,但有些地區坡度陡降。
4.
海域部分
大鵬灣舊潮口至林邊鄉溪口間之海底地形平直,坡度1/801/130,甚為平緩。而高屏溪與東港溪口附近海底地形急陡,形成深谷,兩溪夾帶泥沙,其屬於推移質或較粗之沙易滑入深谷,受波浪及海流之影響,亦不再飄向淺水海灘。其餘海域部分水深10公尺以內之部分,地形均屬相當平順。

氣象

大鵬灣風景特定區鄰近之氣候測戰,包括東港水產試驗所及水利局之東港測站,其中東港水產試驗所自民國80年起,完整記錄該地區氣象資料,茲將各項氣象條件敘述如下:

東港水試所記錄各月氣溫之變化,以7月之平均氣溫最高,達28.91月之平均氣溫最低,為19.2,最高氣溫為7月的32而各月氣壓之變化,其分佈以秋冬較高,夏季較低。最低氣壓為 967.3百帕,發生在10月。各月之月降雨量分佈,可知降雨量集中在789三個月,冬季殊少降雨。最大的雨量在七月,為469公釐。平均風速之範圍在2.65.6m/s間,7月份風速最高,年平均風速為3.2m/s,風向多為東北風,台電曾於大鵬灣南平里附近設測風站,統計結果如,風速小於5m/s之主風向為北風及北北東風,而強風主風向為西北西風。

三、水文

鄰近大鵬灣附近入海之河川,分別為西北海岸的高屏溪、東港溪及東南海岸的林邊溪,此三條溪皆為台灣21條主要河川之一,當中以高屏溪的年平均流量最大,林邊溪次之,東港溪再次之,且後兩者均遠低於前者。

大鵬灣溼地

大鵬灣溼地-原明德管訓隊址

大鵬灣溼地
大鵬灣溼地-管訓隊後方開放水域

大鵬灣溼地

大鵬灣溼地-紅樹林復育區

大鵬灣溼地

大鵬灣溼地-一號溼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