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隆河簡介

 |基河流域

命名來源

基河形成

主要支流

 

 

 

  基隆河是淡水河的主要支流,河流全長約89.4公里,流域面積約490.77平方公里,跨越台北縣、基隆市、臺北市,共達十三鄉鎮,是臺灣23條主要河流中最北端的一條。

  基隆河雖是淡水河的支流,因為發源地在全台雨量最多的火燒寮附近,水量豐沛,與主流並稱為「河」。臺灣其他主要和流得支流都稱為「溪」(石再添,1986)。

  根據地理學家的研究,基隆河原本是在八堵、暖暖出海,數萬年前因為台北盆地陷落、河川襲奪作用才形成現在的河道。

 

 

 


 

基隆河的形成

  按照地理學家林朝棨的說法:基隆河的中游原本從西南向東北流,經基隆流入太平洋。大約六萬年前,台北盆地陷落;三萬年前,基隆和八堵的部分地區隆起,使得基隆河改到向西流。後來又因為關渡決口,引起基隆河支流向上游源頭侵蝕,襲奪了三貂嶺以上的基隆河上游,形成今天的河道。(「台北河川橋樑之旅」,臺北市政府編印)

  在以下圖中可以看出,今天的基隆河在遠古時代,其實是A、B、C三條各自獨立的河流。我們以三個階段說明它的演變過程:

1.獨立三河:A河為古新店溪的支流,B河在基隆附近出海,它的支流由八堵朝瑞芳方向分出,C河則在瑞濱出海,如圖1。

2.河川襲奪:B河的支流不斷向C河侵蝕,逐漸靠近C河。最後終於把C河「襲奪」過來,成為S形的河流,如圖2。

3.河道大轉彎:臺北盆地陷落後,呈東高西低地勢。於是,B河向西逆流,並與A和連接,形成今天的河道。(資料來源:臺北地質之旅,遠流出版社)

 

 


圖1

圖2

圖3

 

 

 基隆河的形成(資料來源:「臺北地質之旅」)

 

  基隆河自基隆河口至汐止社後橋是感潮河段,長約31公里。因為河床坡度平緩,集水區地勢低窪,所以感潮河段最長。由於水量穩定,過去曾機是台灣少數能通航的河流,船隻最遠可達中游的暖暖。

 


基隆河的源頭(平溪)

 


基隆河與淡水河會流處(關渡)

 

 

 

 

 

 


 

基隆河流域:

  基隆河發源於台北縣平溪鄉薯榔村的山區,先往東北流,在三貂腳急轉了90度轉向西流。隨後經過基隆、汐止、臺北市的南港、松山、內湖、士林等地區,在關渡和社子島注入淡水河。

  一般人將基隆河源頭到瑞芳稱為上游;瑞芳至南港為中游;南港以下為下游。上游長度約30公里,呈東北東向;到了三貂嶺附近,忽然折向北與北北東。上游大多是山區、丘陵地,河流呈縱谷。這一帶的特徵就是壺穴多、瀑布多。

  在瑞芳以下的中游,又轉向西南西的暖暖、八堵;到八堵再轉向西。中游最大的特徵就是壺穴,尤其以暖暖的壺穴更是世界馳名。另一個特徵就是曲流多。在八堵到汐止之間,河谷地形,所已有許多「谷曲流」,尤其以七堵最明顯。由汐止進入台北盆地以後,地勢平坦,出現許多「自由曲流」。

  基隆河下游位於人口稠密、地勢平坦的臺北盆地,自由曲流發達,在內湖大直地區還出現許多河套。由於基隆河下游地勢平坦、河道曲折阻滯水流,過去經常發生水災,造成臺北市居民莫大的痛苦,因而實施了兩次截彎取直工程,解決水患困擾。

 

 


基隆河上游(平溪)

 


基隆河中游(六堵)

 

 

 

 

 

 


 

 命名來源:

  有關於基隆河的命名,根據唐羽君的說法,早在明朝崇禎五年(1632),就有「基馬遜河」(Kimazon)的洋名。後來又有多種命名,例如雞籠河、基隆溪川、基隆溪、基隆川,就連塔塔悠的里族原住民,也曾將它命名為「里族河」(Ritsouquie)。

  直到日據時代,1926年由官方所測繪的「臺北地形圖」,才正式將它命名為基隆河,一直沿用至今。

 


 

主要支流

基隆河流經台北縣、台北市、基隆市,他的主要支流如下:

台北市:
北投:水磨坑溪、貴子坑溪、磺港溪、北投溪
士林:外雙溪、磺溪、內雙溪、內溝溪
南港:大坑溪、四分溪

台北縣:
汐止市:草濫溪、下寮溪、北峰溪、叭嗹溪、北港溪、康誥坑溪、智慧溪、禮門溪、
茄苳溪、鄉長溪、保長坑溪
瑞芳鎮:、魚坑溪
平溪鄉:新寮溪、灰窯溪、芊蓁林溪、三坑溪

基隆市:鹿寮溪、瑪陵坑溪、拔西猴溪、大武崙溪、暖暖溪、西勢坑溪、東勢坑溪

 


外雙溪與基隆河交會口

 


貴子坑溪與基隆河交會口

 

 

 

 

 

 

 資料來源:

1.台師大地理系林美雪教授網站:http://www.geo.ntnu.edu.tw/faculty/linhm/

2.臺北地質之旅,遠流出版社

3..維基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