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眶蟾蜍

iDevice 圖示 黑眶蟾蜍的小檔案

學名:Bufo melanostictus schneider1799

英文名:Spectacled toad

俗名:癩蛤蟆

 

學名意義:黑眶蟾蜍是德國籍自然學者J. G. Schneider (1750-1822)1799年根據採集自印度的標本命名,種名拉丁文melano指的是黑色,stic是皮膚上的斑點或突刺,所以是根據外型命名。

 


iDevice 圖示 形態特徵

屬蟾蜍科,體型大,可達10cm。由吻端沿著眼鼻線,經眼眶間達鼓膜上緣有一明顥黑眶,所以叫黑眶蟾蜍眼後有一明顯毒腺。體色會隨環境變化,通常為暗黃褐色,有深色斑紋,腹面黃色或淺灰色。無背側褶,前肢末端膨大


iDevice 圖示 地理分布

廣泛分部於台灣全島海拔1000公尺以下的低海拔地區,澎湖、金門、馬祖、蘭嶼、綠島等離島也都有分布。以平地支池塘,溝渠附近為主要棲息地。


iDevice 圖示 調查分布
在我們的調查樣區中雙流森林遊樂區及萬安親水公園、新庄農地、東興國小、大鵬灣溼地、萬安親水農場、穎達農場都有調查紀錄。

iDevice 圖示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