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

什麼是綠建築

綠建築發展史

綠建築九大指標

綠建築標章的申請

綠建築九大指標

一、生物多樣化指標

包括社區綠網系統、表土保存技術、生態水池、生態水域、生態邊坡 / 生態圍籬設計和多孔隙環境

何謂生物多樣性

所謂「生物多樣性」係在於顧全「生態金字塔」最基層的生物生存環境,亦即在於保全蚯蚓、蟻類、細菌、菌類之分解者、花草樹木之綠色植物生產者以及甲蟲、蝴蝶、蜻蜓、螳螂、青蛙之較初級生物消費者的生存空間。過去許多人談到生態,就以為是要去保護黑面琵鷺、台灣彌猴或梅花鹿等樣版動物,殊不知生活於我們屋角石縫下的蟾蜍、蜈蚣,或長於枯樹上的苔蘚菇菌均是貢獻於生態的一環。然而,唯有確保這些基層生態環境的健全,才能使高級的生物有豐富的食物基礎,才能促進生物多樣化環境。

生物多樣性的目的


本指標的目的主要在於提升大基地開發的綠地生態品質,尤其重視生物基因交流路徑的綠地生態網路系統。本指標鼓勵以生態化之埤塘、水池、河岸來創造高密度的水域生態,以多孔隙環境以及不受人為干擾的多層次生態綠化來創造多樣化的小生物棲地環境,同時以原生植物、誘鳥誘蝶植物、植栽物種多樣化、表土保護來創造豐富的生物基盤。

生物多樣性指標簡易評估法

生物多樣性指標係指大區域的生物棲息地與活動交流之基盤,因此僅適用於大型基地之開發評估。有鑑於此,目前暫時規定2公頃以上的基地規模才適用於本指標,小於2公頃之基地免於接受本指標之監督。詳細評估方法請參閱內政部建築研究所出版之「綠建築解說與評估手冊」內容規定。


二、綠化指標

包括生態綠化、牆面綠化、牆面綠化澆灌、人工地盤綠化技術、綠化防排水技術和綠化防風技術

何謂基地綠化

  所謂「基地綠化」就是利用建築基地內自然土層以及屋頂、陽台、外牆、人工地盤上之覆土層來栽種各類植物的方式。

基地綠化的目的

  健康的都市生活不能缺少綠意,缺乏綠意的都市生活很難奢言「永續發展」的居住品質。若我們在居住環境中廣植花木,不但可怡情養性,同時促進土壤微生物活動,對生態環境有莫大助益。綠化被公認為唯一可吸收大氣二氧化碳最好的策略,有助於減緩地球氣候日益溫暖化的危機。因此本指標希望能以植物對二氧化碳固定效果做為評估單位,藉鼓勵綠化多產生氧氣、吸收二氧化碳、淨化空氣,進而達到緩和都市氣候溫暖化現象、促進生物多樣化、美化環境的目的。

基地綠化指標與基準

  過去建築都市相關法規為鼓勵綠化,有綠覆率、喬木植栽、栽種密度之規定。但它們通常以覆土深度、樹徑、喬林數量來規定綠化量,除對喬木有所認定之外,對於灌木、蔓藤、草地以及建築立體綠化等,多樣綠化的環境貢獻量並無具體評價,各植栽之間的合理換算亦付之闕如。事實上,綠化對於地球環保最大的貢獻,莫過於利用植物的光合作用來固定空氣中的二氧化碳,進而可減緩地球氣候高溫化。因此本評估體系關於綠化量的評估,以二氧化碳固定效果作為綠化評估法的共同換算單位。

根據植物學研究顯示,植物光合作用量與植物葉面積成正比,因此本指標依照樹葉面積,把植物分為七類層級來評估二氧化碳固定效果。此數據是根據溫暖氣候下的樹葉光合作用之實驗值,解析而得的二氧化碳固定效果。其數據代表某植物在都市環境中從樹苗成長至成樹的40年間(即建築物生命週期標準值),每平方米綠地的二氧化碳固定效果。


如何達到及格標準

l
在確保容積率條件下,應盡量降低建築物建蔽率以擴大綠地空間。

l
空地上除必要鋪面之外,應全面留為綠地。

l
在大空間區域應盡量種植喬木,其次再種植棕櫚樹,然後應在零散綠地空間種滿灌木。

l
在喬木及棕櫚樹下方的綠地應盡量密植灌林,以符合多層次綠化功能。

l
即使在人工鋪面上,也應以植穴或花盆方式,盡量種植喬木。覆土深度足夠,其二氧化碳固定效果均視同於自然綠地的喬木。

l
盡量減少花圃及草地,尤其人工草坪對空氣淨化毫無助益。

l
利用多年生蔓藤植物攀爬建築立面爭取綠化量。

l
盡量在屋頂、陽台設計人工花台以加強綠化,但是應該注意其覆土量及防水對策

 

三、基地保水指標 

 包括透水鋪面、景觀貯留滲透水池、貯留滲透空地、滲透井與滲透管、人工地盤貯留

四、日常節能指標

風向與氣流 . 空調與冷卻系統能源與光源之管理運用. 太陽能之運用

1) 相關技術:
建築配置節能、適當的開口率、外遮陽、開口部玻璃、開口部隔熱與氣密性、外殼構造及材料、屋頂構造與材料、帷幕牆

(2) 風向與氣流之運用:
包括善用地形風、季風通風配置、善用中庭風、善用植栽控制氣流、開窗通風性能、大樓風的防治、風力通風的設計、浮力通風設計、通風塔在建築上的運用

(3) 空調與冷卻系統之運用:
包括空調分區、風扇空調並用系統、大空間分層空調、空調回風排熱、吸收式冷凍機及熱源台數控制、儲冷槽系統、VAV空調系統、VRV空調系統、VWV空調系統、全熱交換系統、CO2濃度外氣控制系統與外氣冷房系統

(4) 能源與光源之管理運用:
包括建築能源管理系統、照明光源、照明方式、間接光與均齊度照明、照明開關控制、開窗面導光、屋頂導光與善用戶外式簾幕

(5) 太陽能之運用:
包括太陽能熱水系統與太陽能電池

 

、二氧化碳減量指標 

包括簡樸的建築造型與室內裝修、合理的結構系統、結構輕量化與木構造

六、廢棄物減量指標

再生建材利用、土方平衡、營建自動化、乾式隔間、整體衛浴、營建空氣污染防制 

七、水資源指標

包括省水器材、中水利用計畫、雨水再利用與植栽澆灌節水      

八、污水與垃圾改善指標

包括雨污水分流、垃圾集中場改善、生態濕地污水處理與廚餘堆肥

九、室內健康與環境指

包括室內污染控制、室內空氣淨化設備、生態塗料與生態接著劑、生態建材、預防壁體結露 /白華

、地面與地下室防潮、調濕材料、噪音防制與振動音防制.

 

資料來源:http://www.fubonland.com.tw/b/B.html

                 http://www.fuh3.com.tw/g-build.htm

back

綠巨人的家(綠色建築)--與自然永續共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