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籠湯包歷史

小籠包原名饅頭,最早稱為「蠻頭」
,傳說可追溯至三國時代,諸葛孔明平定蠻邦後班師回國,
行軍至瀘水邊,當時為秋高氣爽的九月天,
忽然間卻陰雲密佈,狂風驟起,士兵無法渡江,回報給孔明。
孔明問當地人緣由,當地人說此江有鬼怪作祟,要過江者必須準備七七四十九顆人頭,加上黑牛、白羊來祭拜,才能安全過江。
孔明說,我才剛平定戰亂,怎麼能再殺人呢?沉思之後,孔明教廚師用麵糰把牛羊肉包起來,塑成人頭的形狀,取名為「蠻頭」,當晚便乘船到江中,把「蠻頭」投到江中,江水立即恢復平靜,此後人們延續使用「蠻頭」取代人頭作為祭品,再不用為了渡江而犧牲生命。
隨著時代的改變,「蠻頭」的名字變成了「饅頭」,也從過去作為祭品使用,變成了點心,不僅體型縮小,製作的花樣和技巧也變多了,其中「灌漿」就是現在的小籠湯包。直到現在,在上海仍稱小籠湯包為「小籠饅頭」,但在台灣,饅頭與小籠包則是完全不同的食品。
好吃的小籠包必須具備皮薄、餡多、鹵足,體型小巧的特性,用筷子夾起來可以透過光線隱約看到內餡而不會破裂。小籠湯包一定要現做現吃,連蒸籠一起上桌才能享受到完整的美味。品嚐的時候必須先咬個小洞吸吮湯汁,切勿大口放進嘴裡,否則會燙傷舌尖,若再沾點香醋、薑絲味道更棒。

 

           來源:大台灣新聞

來源:福華飯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