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街起源 布街尋訪 布布高升 週邊景點 相關布街 布可布知 分享回饋 關於我們
地方位置
成衣發展分佈
歷史發展
布街特色

相關報導

碧華街歷史發展
   

◎本里人口數

村里 

 鄰數

戶數

合計

碧華里

16

1107

 1671

1649

3320

仁華里

27

1411

 2158

2147

4305

臺北縣三重戶政96年11月份各村里戶數人口數統計表

三重市鄰里地圖
 
碧華街的歷史


       碧華街位於三重埔東北方蘆洲市交界的分子尾。位於現今市東北方與蘆洲鄉交界處,為三重埔拓墾最末端土地,故名。乾隆末年由於移民多為同安人少有械鬥,加以遠離番界,因此溪尾開始出現一座座的大厝,平行於淡水河呈現帶狀排列。光緒13年因劉銘傳舖設基隆到新竹路,因此在淡水河上架起了台北木橋,交通的便捷促進三重的繁榮,以及部份移民移居此處。

碧華街

         大正14年(1921年)台北鐵橋取代了原來的台北木橋,使台北橋頭一帶成為三重市的發展中心。民國20年代,日本準備作戰遂將一些工業設施疏散到三重來,鐵工廠、印製廠、紡織廠、化學藥廠等讓三重成為工商之鎮,而這些工商區就分布於文化北路以東一帶(包含部份此區)。 
         台灣光復後,三重因距離台北市近,因而湧入大量外省籍移民,民國39年台北市14號公車通至三重,因此三重更成為本土移民的最佳落腳處。延續日據時代的工商業.50年代三重製造業為主機能逐漸增強,因此吸收大量的移民移居三重,雲林、彰化、嘉義為前三名,而在三重設廠的製造業又以紡織業與電子零件業為主,例如碧華一帶早在民國46年就有麗泉染整廠,當時麗泉員工二、三百人,工廠規模龐大,高聳的煙囪當時附近重要的地標。60年代來自彰化鹿港、和美以及雲林、嘉義的新移民進駐分子尾一帶,將布的產業帶到碧華街,因而創造出一段碧華布街的傳奇故事。

北縣市交界橋梁

         碧華布街,位於三重市與蘆洲市交界,就行政區域而言早期稱為分子尾,就今日行政區域劃分而言,屬於三重市東區,分屬於碧華里與仁華里管轄。根據當地居民所述,早期布街分布是從仁愛街口到五華街口(碧華國小旁),全盛時期有二三百家布行,如今隨著產業之沒落,許多傳統布莊已結束營業,或改行或徒留空屋一片冷清景象。目前仍保持傳統風貌之區域僅剩溪尾街到仁愛街這一段,至今傳統布莊尚有 135 家。在布街形成前,分子尾一帶濱臨淡水河,早期沙诸、河渠遍佈,芒草、蘆葦、白鷺絲等交織成一片溼地樸實閒靜的景象。清朝主要以栽種水稻和蔬果為主,日據 時代由於

台灣的包種茶深受大陸北方人喜愛,銷需求量大增,因此三重許多菜園都改種秀英花、茉莉花和黃梔花等包種茶所需之香花材料。
         民國50年代大批移民陸續進駐碧華街一帶,
民國60年第一家布行成立,即做碎布買賣的協富布行。由於協富布行開始經營布的生意後,發現商機無限且收益頗豐,因此開始介紹親戚朋友到此地來經營布行,造成日後布行林立。

 

碧華布街發展歷程


         碧華街的發展概況,其過程約可分為幾個階段,布街的興衰先後歷經了:
萌芽期(50年代 末-60年代中期)、發展期(60年代-70年代末 )、全盛期(70年代 -80年代)、衰微期(80年-80年代中期 )與今日的停滯期(80年代中期以後 )。

一、萌芽期(50年代-60年代中期)

 

         由於50年代後大批來自彰化、雲林、嘉義的移民入三重,而碧華街主要是以彰化和美人、鹿港、福興一帶居多;其次是雲林西螺、北港等。早期布的生意根本稱不上是個「行業」,當時其實是偶然發現部分的碎布上有利用價值,出於惜物、節儉的念頭,開始將布做整理分類.目的只為掙點小錢以求溫飽而已。根據當地耆老描述,當時的婦人將收回來的布依照尺寸大小、材質等作一分類,較大的布可栽剪整齊,包裝成小包加以廉價出售;小的布大多拿來拼作小孩的衣服或阿婆裝;尼龍材質的碎布還可賣塑膠工廠作原料;而棉質碎布可提供給付近工廠的 「黑手」擦拭機械,所有的布可說充分利用,完全沒有浪費。由於這個工作需要大量的人力,因此慢慢的附近家家戶戶都投入這個行業,每戶人家屋內都有堆積如山的布。而家中的「布山」更成為許多碧華街居民的共同回憶,漸漸的碧華街第一家布業店鋪也在民國60年3月左右出現,當時的型式並不是現今所見的「布莊」或「布店」,而僅是「布的處理廠」

二、發展期(60年代中期-70年代末)

 

         到 60 年代,台灣產業結構面臨轉型(由農業轉向工商業),當時有「客廳即工廠」的口號,導致家家戶戶都投入生產工作。碧華街的「布業」就是協富布行從這樣處理碎布而開始,因為做的不錯,因此再拆夥後,於民國63年成立了新的布行,也因此帶領了眾多親朋好友一起來加入布街行列,形成後來布街的面貌。隨著協富的建立,第一批布行於63年先後成立,著名布行如銀冠東村東利正隆等。民國66至67年第二批布行再度掀起一波高潮,如永豐布行富竣布業等,在這一波成立的布行中許多是本來就從事相關行業而來經營布行的。由此可知,此階段加入的經營者可能是藉由本身的背景,加上碧華街的 「聚集經濟」效應,加速了布街的發展與成長

三、全盛期(70年代-80年代)

 

         由於60年代的奠基,碧華布街越來越具規模,布街的婦女可謂帶動碧華街繁榮的幕後功臣。她們不僅各個練就一身栽剪好本領,更用那三寸不爛之舌向顧客推銷自己的布,招呼聲、叫賣聲此起彼落,為碧華街添加一份熱鬧氣息,也使碧華布街「物美價廉」之美名自此開始聞名全省
         台灣經濟實力在而70年代逐漸壯大,由於民間財富增加,對衣著的日益重視,因此紡織業快速嶄露頭角。民國70年代是碧華街的全盛時期,因為許多中小型成衣廠為了增加市場競爭力,紛紛前往碧華街尋找物美價廉的布匹,為了滿足與日俱增的客戶需求,布莊的老闆紛紛主動出擊.積極收購布匹回來剪栽加工,泰山、新莊一帶的染整廠與印花廠;樹林鶯歌一帶紡織廠;甚至遠在台南高雄的紡織廠,不論是布邊、瑕疵品、B 檔的布料都是老闆們爭相收購的貨源,70代開始布的經營型態已慢慢由零碎的「布頭、布尾」轉型成為整批過季的庫存布。談到布的銷售對象,一位布行老闆表示,70年代的銷售對象可分為兩個階段,前期主要賣給本土成衣廠,製成成品銷售到國外去。例如早期五分埔一帶的成衣廠通常到碧華街收購布料,製成成衣,賣給香港批發商,而香港批發商再轉銷售至中國大陸內陸地區。到了中後期,由於許多政策因素,政府鼓勵台商到國外(尤其是落後的邦交國)投資設廠,將技術與資訊帶到國外,因此許多國外廠商會直接到碧華街挑選布料送回國內製造,
當時買賣數量是以「貨櫃」來計算的。「當時布街在假日人潮洶湧、車水馬龍景象不比現在年貨大街遜色,當時的客戶群來自全省,高雄台南一帶的成衣廠更是利用假日集體北上挑布,還有的是連夜搭火車到台北再到碧華街來買布,當時除了本土的成衣廠外,香港、印尼、南非、西非國家的成衣商人也是這裡的主要客戶。碧華街的布在70年代為碧華一帶的居民帶來可觀的收入,現仍為各布行經營者茶餘飯後津津樂道的光榮歷史。或許正因為布行的工作需要許多勞動力,所以親戚朋友是最得力的幫手,在碧華布街最輝煌的70年代,許多布行老闆紛紛找來故鄉的親友幫忙經營,當生意日益興隆後,有些親友或員工便開始自立門戶,在附近開起新的布行,因此造就了布街第三波的布行建立,也再度突顯碧華布街的特色「家族」特別多

四、衰微期(80年-80年代中期)

 

         80年代開始衰微的原因,最主要的是非洲國家、中東國家、中南美國家政府實施引進外資政策,當時很多商人受到誘惑便到那邊投資設廠,配合當地政府給予免稅,因此逐漸將技術與資訊帶到國外。那時主要的國家以中南美洲、東非、西非等為主,東南亞像菲律賓、印尼、越南、馬來西亞也有類似的免稅政策,後來當地人吸取台灣經驗與技術,紛紛自己開設紡織廠、成衣廠,成為台灣的競爭對手。除了政策因素外,另外一個因素是受到「配額制度」的影響,很多國家政府為保護國內工業開始限制進口「配額」,因此也導致布街外銷事業嚴重受創。

五、停滯期(80年代中期以後)

 

         碧華布街真正走向沒落應是最近5至10年左右的事。由於80年代中期以後台灣的紡織業逐漸式微,加上政府開放大陸設廠,因此需要眾多勞力的紡織業敵不過大陸廉價工資的衝擊,紛紛前往大陸設廠,造成大量的紡織產業外移,隨著成衣廠的外移,碧華布街連帶受到影響,往日繁榮景象不再,各布行為尋求因應之道,或轉業或轉型為外銷其他地區;或走上精緻專櫃路線,以求生存


  (C) Copyrights 2008 BHJH Junior High School.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