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研究計畫網站的相關資訊

1.連結至我們參賽作品的網址首頁:
http://librarywork.taiwanschoolnet.org/cyberfair2007/test702/index.htm
2.連結到我們的備援網址:http://163.26.195.23/sinhua_mandolin/
3.連結至我們學校的網址首頁 :http://www.sh2jh.tnc.edu.tw/
4.專題研究計劃完成日期: 2007.02.20
5.學 校:新化國中
6.縣 市:台南縣
7.指導老師:葉怡菁老師、周桂名老師、鄭禎媄老師
8.多少學生參與這個專題研究計劃?16
9.他們的年紀是:13、14
10.專題研究計劃聯絡E-mail信箱:pilot101.tw@yahoo.com.tw
 

專題研究計畫總覽

我們參加的競賽類別是:

地方社團族群

我們的「地方社區」是:

一群音樂的愛好者,在南台灣的這個古樸小鎮,用音符串起了溫馨與愛,這就是「新化蘆葦曼陀林樂團」。
新化,座落在台南縣東南隅的一個小小鄉鎮,有著美麗巴洛克建築,充滿人文氣息的文學館,幽靜的自然山林,這裡豐富的不僅是過去的歷史,現在,當地的人們也正在譜出他們生活中的動人樂章,以弦相會,不斷參與社區的文化活動、關懷弱勢族群的演奏會,交織出一片和諧,讓愛傳遞到各個角落。

每年在楊逵文學館前的音樂會是我們鎮上的大事

 

我們的專題研究計劃概要:

一根根輕弦,挑動人們的心;一群愛好音樂的人,寫出屬於新化的音樂故事。
從關懷弱勢者開始,本來只是想藉著音樂來讓一群身心障礙者得到不同的發展機會,後來,更多在地音樂愛好者的加入,讓這個樂團的觸角越來越多元化。從蘆葦出發,以弦相會,關懷生命,串起社區的情感,這就是我們所要描寫的「新化蘆葦曼陀林樂團」的音樂記事。

訪問創辦人康老師

我們的網際網路環境:

團體方面:
在學校,我們使用四樓的電腦教室,作業系統為Window2000,透過T1專線連至台灣學術網路。
個人方面:隊裡少數人家中無法上網,也有人家中沒電腦,而大多數人家中使用 ADSL及撥接來上網。老師們則使用教務處的電腦及易攜帶的筆記型電腦。

我們所遭遇和克服的難題:

1.朦朦朧朧
: 剛開始做的時候,摸不著頭緒,因為雖然隊員中就有曼陀林樂團的成員,可是大家還是一知半解,對這個樂器,對這個樂團,都有許多的陌生,就更別說要去架構網頁內容了。後來,因為有許多錄影現場的帶子,讓我們瞭解社團的歷史,老師又安排了許多訪問機會,還親自參觀做琴的工作室以及社團練習,才讓很多模糊的印象清晰起來。
2.時間難安排:成員中有不少直笛團、合唱團,每次集合都零零落落,因為剛開始做的時候,正好遇到音樂比賽,所以很多人都集訓去了!真慘!而且連要訪問的時候,都得輪流出馬,有時候回來,整理訪問稿的人剛好去練習了,接手的人就有點「鴨子聽雷」了!大家只好輪流排班上課,老師比較辛苦,很多事得反反覆覆交代許多次。
3.進度緩慢,網站內容不足、不充實:在網站開始前我們先到網路上找資料,但資料都很少,不詳細 ,因為這個樂器畢竟在台灣還沒普遍到那個程度。後來趕快安排訪問樂團的創辦人以及相關成員,去造訪許老師工作的地點,瞭解一把琴的誕生,再去看看團練,欣賞演出實況以及演出紀錄,終於,有點知道在做什麼了。
4.網路連線問題:有很多人家裡都沒有機會上網,只能利用在學校短暫的時間,有時打不了什麼內容就下課了!苦啊!


心得箴言:


製作這個網頁後,大家收穫很多,都學到很多未知的事情。第一件事就是發現:原來美美的網頁不是那麼簡單就完成的,用看的比用做的還快。第二點:瞭解到某些事的可貴。雖然它看起來那麼平凡、簡單,可是要持續下去卻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覺得好多人都在為理想打拚,好感動喔!(我們也在為理想打拚啦!我們的目標是衝,衝,衝,讓這份愛傳出去。)

楊逵文學館落成之夜

雖然大家都住在新化,但我們很少發現社區的人都在做些什麼,這次是一個很好的體驗活動,而且,我們也慢慢愛上了曼陀林的聲音,希望有一天可以好好的學一下,也跟他們一樣,用愛和音樂澆灌這個地方!

 

專題研究計畫要素


我們的目標與宗旨:

  1. 語文領域方面:經過這次的專題研究計畫,我們學會如何統整我們所找到的資料,並再重新編寫成網頁內容,也學會了如何找尋適當的資料,並加以把它們分類,讓網頁條理分明,不會多出太多不需要的內容;在寫進度報告的時候,也因為老師不斷的修正、臭罵,終於,我們比較知道怎樣寫一份完整的報告了!不像之前,每次都兩、三行。

  2. 社會領域方面:透過蒐集資料的過程,我們跟更多人接觸,在應對、談吐上都有進步(我說的啦!因為已經從剛開始的害羞、沈默,變得比較大方了)。我們從曼陀林的演出紀錄,也看到很多弱勢團體,的確是值得我們去關心的,不只是用金錢而已,更重要的是去陪他們,帶給他們快樂。

  3. 鄉土領域方面:做了這個網頁後,讓我們更接近我們的故鄉,使我們模糊的部份變熟悉,也讓許多住在新化的人,認識了不一樣的新化,讓他們更關心別人。

  4. 綜合活動方面:我們學會了如何分工合作,並盡力做好個人的事,瞭解了什麼是團隊合作,若是各做各的,那這個網頁一定是沒辦法完成,又若是只推給某部份的人來做,那麼網頁的資料一定會很粗糙,資料不齊全,所以學會合作和分工,是我們所學到最重要的。

  5. 資訊教育部分:當然是不勝枚舉了!做了網頁,使用了各式各樣的器材,學會利用網路資訊,學會用網路溝通,收穫真是不少呢!

使用的資訊科技

使用工具

用途

來源

電腦、筆記型電腦

• 處理文件
• 查詢資料
• 上傳圖片及內容
• 製作網頁

學校、家中、老師

電腦軟體

• 作業系統: Windows 2000,Windows xp
• 瀏覽器: Internet Exploer、Mozilla Firefox
• 打字: Mircosoft Word,記事本, Wordpad
• 處理圖片: Photoimpact 6、photocap
• 製作網頁: Macromedia Dreamweaver MX 、 Macromedia Flash MX
• 影片剪輯:會聲會影,威力導演

學校、家中、老師

電話、手機

聯絡訪談對像

老師

數位相機 、DV

拍攝照片 、活動影片

學校、老師

隨身碟、光碟

儲存資料

學校、老師、學生

印表機

影印文件及調查表

學校、家中

電子信箱 、MSN即時通

寄送資料 、溝通訊息

奇摩網站 、MSN

燒錄器

燒錄資料

學校、老師

照片 ( 故有的 )

活動時的照片

康老師、鎮公所、學校、老師

文書資料

曼陀林社團的活動資料和人文資料

鎮公所

掃瞄機

掃瞄照片

學校

錄音筆

錄下訪談內容

老師


最有價值、最特別的資訊工具:

對我們來說最具價值的資料,莫過於康老師及老師們留存下來的一堆影音檔資料,有了這些,我們比較能完整的去瞭解樂團曾經做過哪些事,未來又有哪些計畫。當然這些影音紀錄都要透過重新剪輯,才能有更多的瞭解。這次最特別的是我們用了一種擷取器,來把以前的老舊影帶轉錄為DVD,科技真是發達。這是在使用這個機器時最大的感想。

隨身碟和行動硬碟對我們來說則是資訊科技上的一大幫助,這次除了老師有隨身碟和行動硬碟外,有些隊員也有隨身碟,即使在家中不能上網,也能先儲存再帶來學校整合,也不容易發生像磁碟片格式不符的現象。

當然還有最重要的錄音筆、數位相機、數位攝影機,將我們的訪談內容以及採訪地點記錄下來,給我們很大的幫助。

特別值得一提的,這次我們除了即時通﹝那個之前就已經很常用囉!﹞之外,還運用了網路電話,可以一邊做,一邊跟同伴討論,既方便又省錢喔!

 

如何來扮演「大使」的角色?

1. 跟地方人物聯絡接洽

為了更瞭解地方上的活動,透過了老師的連絡,我們親自訪問了許多跟樂團直接、間接相關的人物,讓他們瞭解我們的努力,並且期待這樣音樂的力量可以拓展、持續下去。
為了更進一步的認識,我們還拜訪了許老師的工作室,瞭解做一把琴是如何的困難,難怪不便宜,不過這也讓我們更珍惜這個樂器。

2.促成校內師生成員的演出活動,讓全校師生欣賞

為了更清楚這個樂團的一切,我們特別拜託校內參加曼陀林樂團的老師、同學一起演出,利用下午放學後的黃昏劇場做了一場精彩表演!這也算推動藝術活動吧!


聽許老師為我們介紹木材

這個專題研究計劃對我們產生了什麼樣的影響與衝擊?

做了這個專題最大的影響是讓我們發現許多不同的世界。
第一點:音樂是多麼美妙的事,可以帶給這麼多人快樂,改變大家的生活。
第二點:原來彈琴不只是彈琴,還可以跟其他人產生互動,康老師說過的:「獨樂樂不若與人樂樂,與人樂樂不若與眾樂樂」 ,彈琴還可以去幫助別人,讓其他人感受到快樂與愛,覺得好充實。
第三點:做什麼事都要有耐心,讀書、彈琴、運動,其實都一樣,任何事只要堅持下去,就會有成績。這個社團的人能持續對音樂的喜好跟對人群的關懷,真的是我們要學習的對象。

尊重智慧財產權與引用說明

這一次的網頁,有大部分的資料都來自訪談所得,謝謝這些受訪者。
照片有自己拍的、跟鎮公所借的、跟康老師、許老師借的,還有一些是老師們以前就拍的;許多音樂的錄音也都是自己錄的,所以來源部分都是清清楚楚的。
文字的部分,都是隊員們根據口述紀錄下來,再重新做文字編寫處理,並經過口述者的認證,我們才敢發表喔!

 

發現、教訓和驚奇

這一次,是第一次,真是非常辛苦,老師們也是,因為要帶著一群什麼都不懂的人做這個網頁,困難指數高達90%,還好一路走來,總算通過考驗,完成網頁了!
網頁內容是介紹地方的音樂社團∼曼陀林樂團,它跟其他樂團有什麼不同的地方,這就是我們要發掘的。時間、資料多寡、編寫能力、掌握重點,這些對我們而言,都是一個挑戰。大家一直到了12月底才漸漸進入狀況,真是危險啊!這時候才覺得時間真是不夠用,所以寒假我們都不敢怠慢,不停工作。
看到這麼多人對音樂的愛好,對社區的關懷,就讓我們很感動,更想用這一支笨笨的筆,把音樂和人情的美麗寫出來,不知道達到了沒?但是我們未來會更努力的。

 

專題研究貢獻表格

參與人員

貢獻

百分比

組員

張立寰、許恆齊、邱俊偉、丁敏珠、蔡詩惠、吳宜靜、陳雅琳、張淯淇、謝亨君、黃雅郁、林柏豪、黃羿惠、林妤玲、呂翊綺、許紋瑄、薛雅惠。

1. 找資料並整理
2. 製作網頁
3. 參觀練習及演出
4. 填寫進度報告
5. 訪問相關人士

50%

老師

葉怡菁老師、周桂名老師、鄭禎媄老師

1. 接送組員
2. 指導組員做專題研究及網頁
3. 記錄組員活動
4. 編輯調查表內容
5. 聯絡訪問者

25%

社區人士(許益彬老師、康文榮先生、張瑞娟老師、萬益嘉老師、李秀麗團長、康麗娟校長、美蓮小姐、許光惠女士、甘錦緞女士、那拔國小同學、學校老師、同學)

1. 接受訪問
2. 提供照片
20%

鎮公所

1. 提供照片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