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左目錄關閉左目錄網站地圖製作團隊

 
 

 

   碾米一業碾製流程 / 運銷過程今與昔 / 碾米設備今與昔 /

 

碾米設備今與昔-土礱碓子

 

 

最早的碾米工具是杵臼,大概在新石器時代就出現了,之後又發展出碓、磑、礱、輾等加工器具。前面說過上碾米大致可以分成「礱穀」和「精米」〔舂米〕兩個階段,這兩階段各有各的工具或設備,這種分工狀況在早期特別明顯,這邊就先介紹早期的「礱穀」和「精米」工具

 

◆《礱穀工具-石礱木礱土礱》

基本上,礱穀的器具依照材質的不同可以分成石礱、木礱、土礱三類。石礱是以石頭製成,雖然穩固耐用,但十分笨重,加上台灣石材也不豐富,所以不多見。木礱則是以整段木頭製作而成,較為耐用且礱穀量多,不過需要強壯的男生才能操作。至於土礱則以竹片箍邊,裡面包覆曬乾或烘乾的泥土,光看材質就知道較不耐用,實際上礱穀量比起木礱也差很多,但製作簡單,且婦女小孩都能操作,加上台灣盛產竹子,因此台灣的礱穀工具是以土礱最為常見,也因此進行礱穀的地方就被稱為「土礱間」。
不論是石礱、木礱或土礱,其實操作原理都差不多,礱具分成上下兩層磨盤,兩層磨盤接觸面都要有溝槽〔齒〕,這溝槽就是用來磨掉稻殼的。石礱、木礱的溝槽可以直接刻鑿,但土礱內部材質是土,所以改將木條或竹條削成小片,依序嵌入上下兩層磨盤,這樣兩接觸面也變得有齒狀凸凹,可以磨掉稻殼了。

 

科工館內展示的土礱 土礱內部是乾的泥土
溝槽內會嵌上木片以磨穀 稻米小子參觀科工館

 

明朝宋應星《天工開物》一書對木礱和土礱的描述》》

木礱:「凡礱有二種,一用木為之,截木尺許,質多用松,斲合成大磨形,兩扇皆鑿縱斜齒,下合植筍穿貫上合,空中受穀。木礱攻米二千餘石,其身乃盡。凡木礱,穀不甚燥者,入礱亦不碎,故入貢軍國,漕儲千萬,皆出此中也。」

礱:「凡礱有二種,一用木為之.........,一土礱,析竹匡圍成圈,實潔淨黃土于內,上下兩面,各嵌竹齒,上合篘空受穀,其量倍于木礱。穀稍滋溼者,入其中卽碎斷。土礱攻米二百石,其身乃朽。凡木礱必用健夫,土礱卽孱婦弱子,可勝其任,庶民饔飱,皆出此中也。

 

明朝宋應星《天工開物》一書中木礱和土礱的圖畫》》

《天工開物》ㄧ書中的所畫的木礱和土礱因版權關係無法放置本網站,請參考日本九州大學綜合研究博物館下的ㄧ個保存古文書的網站,裡面就有天工開物的全文圖掃描,想看木礱土礱的圖可以按進去看看。

 

◆《精米工具-踏碓、水碓

用來精米〔舂米〕的工具稱為「碓」〔和對同音〕,有踏碓、堈碓〔人力〕、槽碓、水碓與連機碓〔水力〕等多種樣式。踏碓、堈碓是利用槓桿原理,將糙米置於石臼中,再以人腳踏木碓舂米,宋朝陸游的農家歌就寫到:「腰鐮卷黃雲,踏碓舂白玉」。利用碓舂米後,還要篩去米糠、碎米,才能得到白米

由於以人踏碓較費力,所以開始出現利用水來舂米的碓,在踏碓踏板處改設水槽,利用水的重量讓碓上下運動的稱為漕碓;以河水帶動水車來轉動輪軸,撥動碓杆稱為水碓,之後杜預又發明了連機碓,就是水碓的輪軸加長,成了數組的水碓,增加了舂米的速度。
由於水碓需要水力,受環境限制,因此較不普及,早期台灣舂米大概也以杵臼或踏碓為主,水碓的使用情況較少。

 

科工館內展示踏碓 科工館內展示水碓

 

明朝宋應星《天工開物》一書中舂和水碓的圖畫》》

《天工開物》ㄧ書中的所畫的木礱和土礱因版權關係無法放置本網站,請參考日本九州大學綜合研究博物館下的ㄧ個保存古文書的網站,裡面就有天工開物的全文圖掃描,想看踏碓〔舂〕水碓的圖可以按進去看看。

 

以「水碓」命名的地方》》
我們在上網查資料時,發現台灣有好幾個地方居然是以水碓來命名的,如
台北淡水鎮水碓里、台北五股鄉水碓村、台中南屯區鎮平里水碓巷、雲林古坑鄉水碓村,甚至有水碓國小〔古坑〕。我們想,大概以前水碓比較少,因此較為特殊,也讓人印象深刻,因此就成了地方的明顯指標,最後 就變成該地的地名。

 

 

版權所有 © 台南縣新嘉國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