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賓館自1901年落成後十年大改建,可以堪稱為當今台灣最典雅最精緻的的歐洲巴洛克式住宅建築,其原始構成與比例是使用文藝復興樣式,採用左右為對稱的形式,更添加一份自由浪漫的氣氛。1913年大修之後,建築樣式轉為巴洛克風格,除了原有的穩重之外,更增添豪華氣派的視覺效果。

平面佈局坐北朝南,主體建築則呈一凹字形,屋頂為馬薩(Mansard)式樣,柱面為高聳羅馬柱,是流行於法國第二時期的宮廷建築式樣。賓館內有巴洛克式花葉雕飾,金箔纏繞細腳紋路的垂吊水晶燈,樣式華麗。

什麼是「巴洛克」建築?

為了解「巴洛克」建築的特色究竟有哪些?我們進一步查詢了相關資料。要知道「巴洛克」建築,首先要先知道巴洛克藝術的起源。

「巴洛克(Baroque/Barock)」是十六世紀末至十八世紀中期擅場於歐洲的藝術型式,源於可能有三:

1. 義大利語的baroco,指中世紀繁縟可笑的一種神學討論;
2. 義大利語的barocchio,指曖昧可疑的買賣活動;
3. 葡萄牙語的barocco,指「變形的珍珠」。

三種詞義皆含「悖禮怪奇」之意,表示建築風格異於古希臘羅馬的建築形式,常被譏諷為「過度繁複」與「過度華麗」,卻反映出極致的藝術概念和優質的工藝技術。因此,從十八世紀的建築師責難十七世紀那種複雜而考就的樣式,生氣地稱它為「荒謬的、奇怪的、巴洛克的」稱呼之後,巴洛克這一詞就被相沿成習了。

也就是說巴洛克一詞的原意有奇異古怪的意思,古典主義者用它來稱呼這種被認為是離經叛道的建築風格。這種風格在反對僵化的古典形式,追求自由奔放的格調和表達世俗情趣等方面起了重要作用,對城市廣場、園林藝術以至文學藝術部門都發生影響,一度在歐洲廣泛流行。 義大利文藝復興晚期著名建築師和建築理論家維尼奧拉設計的羅馬耶穌會教堂是由手法主義向巴羅克風格過渡的代表作,也有人稱之為第一座巴羅克建築。

巴洛克建築是17至18世紀在義大利文藝復興建築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一種建築和裝飾風格。 西方都市計畫的歷史是從巴洛克時期開始的,那時最醒目的建築物是教堂與宮殿。其主要的特點是外形自由,追求動態,喜好富麗的裝飾和雕刻、其色彩極強烈,常用穿插的曲面和橢圓形,以及從複雜的幾何圖形中變化出更為複雜的圖形或空間。歸納巴洛克藝術的特質如下:

1
具有動感,追求戲劇性、誇張、透視的效果不再如古典文藝復興時的靜態表現,而呈現歪斜配置的動感。
2
力圖表現或暗示無窮感:運用變換透視效果使其變得撲塑迷離的鏡面手法。
3
強調光線:設計一種人為光線,而非自然的光,產生一種戲劇性氣氛,創造比文藝復興更有立體感、深度感、層次感的空間。造成輪廓線模糊,構圖有機化,而有整體感。
4
不拘泥各種不同藝術形式之間的界線:將建築、繪畫、雕塑等藝術形式融為一體。

臺北賓館的巴洛克建築
巴洛克時期的建築師認為建築物是根據許多要求塑造成的一個獨立總體,所以大多的巴洛克建築看來就像一尊大型雕塑
巴洛克建築的典型特徵是橢圓形、橄欖形以及從複雜的幾何圖形中變化而來的更為複雜的圖形。 複折式屋頂,為源自於法國巴洛克時期以後的屋頂形式,屋面採用魚鱗瓦,閣樓部分開老虎窗,形成整體感覺相當富麗的屋頂形式。
巴洛克式花葉雕飾與金箔纏繞的垂吊水晶燈
巴洛克樣式的山牆與屋頂裝飾
 
2007 臺北市立教育大學附設實驗國民小學 古蹟小偵探製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