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慶采風跳蚤市場先嗇宮探訪古厝巡禮老店懷舊疏洪道體驗美食賞味綠地探索血拼逛街另類休閒回首頁

現在位置:首頁>暢遊祕訣>疏洪道體驗>疏洪道今昔          │疏洪道今昔分區導覽自然觀察自行車運動特殊體驗

【地勢低】

  北盆地的地勢原本就比較低,使得防範水患成為盆地居民共同的課題,然而淡水河流域的三條支流──大漢溪、新店溪及基隆河,都匯集在台北縣市最低漥的三重、五股及蘆洲地區,無法有效來宣洩洪水,因此在颱風季節很容易氾濫成災。

【闢建疏洪道】

  為了防止洪水災害,民國六十八年政府決定,先辦理台北地區的防洪計劃,防洪計劃共分三期,而開闢長達七點七公里的二重疏洪道,就是第一期計劃的主要工程內容呢!

【含蓋範圍】

  二重疏洪道貫穿三重市、蘆洲市、五股鄉與部分新莊市,在還沒有開闢二重疏洪道之前,這個區域主要就是我們三重市的二重埔一帶,所以才取名叫二重疏洪道,除了部分是工業區的廠房外,大多數地區都是傳統農業的聚落

【居民抗爭】

  洲後村又名洲子尾,位在淡水河邊疏洪道闢建的出口處,居民大多是泉州陳姓大家族的後裔,約有三百戶,一千六百多位居民,後來二重疏洪道的興建,卻把洲後村判了死刑。村民為了拆遷的問題,抗議事件不斷,最後政府規劃讓每一戶居民在蘆洲的灰瑤重劃區申購五十坪的土地,抗爭才落幕。

未整建前的二重疏洪道內景象。
政府將洲後村居民安頓在蘆洲灰瑤重劃區。

 

 

 

 

 

 

 

大家努力奉獻,才有今日疏洪道內綠地處處。

【今日概況】

  二重疏洪道建成之後,確實也有發揮了疏洪的功能。這塊面積約有三百二十四公頃的土地,在二十多年的開發歷史中,令人十分感觸。因為許多當地居民的犧牲,才造就了今天台北盆地居民的安全,也才有今天的綠地處處

  由於許多人的奉獻及努力,才有今天的疏洪道美景,居住在這塊土地上的我們,都應該要心懷感恩才是。而疏洪道平時也有休憩及保育的功能,讓鄰近地區獲益不淺,所以我們應該好好珍惜愛護這片珍貴的土地喔!

──興穀三重小玩家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