遺忘的歷史幾個小故事古今出賢人老地名探究奮鬥的軌跡回首頁

現在位置:首頁>歷史散步>遺忘的歷史>歷史漫談            │平埔先民先漢移民歷史漫談行政沿革升格縣轄市

漢人開始開墾台北盆地時,由於三重土地形成較晚,當時還是一片雜草叢生的沙洲地。圖為現在三重淡水河內的沙洲。

 

  紹過平埔族及漢人等先民在三重的開墾情形後,大家應該對三重的歷史有個概略的瞭解了吧!接下來請繼續聽聽「三重小玩家」為大家深入介紹三重的歷史吧!──

  話說漢人剛開始開墾台北盆地的時候,從淡水河進來一直到達新莊,三重市剛好就在新莊的旁邊,但是因為土地的形成比較慢,而且地勢低窪,當新莊正蓬勃發展的時候,三重還是一片雜草叢生的沙洲地呢!

  一直到了清朝乾隆初年的時候,從現在新莊化成路一帶的頭前地區開始,才依序開發了二重埔、三重埔,「三重」這個名稱就是這樣來的哩! 

  三重地區因為開發較慢,後來漢人大量移民進來,陸續有泉州人來開闢二重埔的大有、頂崁、陡門頭、五谷王、頂田心子及三重埔的後埔與竹圍仔等地區。而簡仔畬是因為當地平埔族原住民居住在此而得名的,大概是在現在的集美街及中興游泳池一帶。經過十餘年的開發,三重地區已經大致開發完成,成為純泉州人的聚落了。

  清朝光緒十五年的時候,距今一百多年前,當時的台灣巡撫劉銘傳就開始建築從基隆一直到達新竹的鐵路,並且在大稻埕和三重埔之間的淡水河上,建造了一座木橋,這就是後來台北大橋的前身,也因此帶動了三重地區的發展

  台北大橋歷經幾次洪水沖毀,從木橋、鐵橋到現在的水泥橋,見證了一百多年來三重的歷史。一直到現在重新路還被老一輩的人稱為「鐵枝路」,這正是從前鐵路曾經通過三重的證據呢!

劉銘傳建造基隆─新竹鐵路所經過的木橋,就是台北大橋的前身,也因此帶動三重地區的發展。圖為三重小玩家繪製。

  西元一八九五年,因為甲午戰爭的關係,台灣割讓給日本,開啟了另一段歷史。日本政府以台北為中心,展開長達半個世紀的統治。而三重就位於淡水河邊,接近台北市,也慢慢從傳統社會成為現代化的城鎮。

  日治時期因台灣包種茶外銷量增加,三重的許多菜園開始改種茉莉花、秀英花、黃枝花等製作包種茶所需的香料。後來因為戰爭的需要,日本政府把許多工業設施遷到三重來,使三重變成工商的重鎮,人口也開始增加

  當然日本政府也開始有了一些建設,西元一九二五年時,台北鐵橋完工了,原來的舊鐵路也更改為西部縱貫公路的一部分。工商活動由東邊往西邊發展,三重成為了台北都會區的一個重要衛星城鎮。

  到了民國三十四年台灣光復,中華民國政府接管台灣後,三重快速的轉型,呈現了另一番的新風貌。而目前台灣許多傳統文化和聚落因快速變遷而逐漸消失,甚至被人忽視,但三重仍然保有自己的文化特色。 當我們瞭解了這個地方的優良傳統歷史之後,相信大家一定更有興趣到此一遊呢!

──興穀三重小玩家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