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活動主題:
|
訪問大坑文化協會理事---郭秀珍阿姨
|
|
活動地點:
|
大坑文化協會辦公室
|
|
日期時間:
|
96年01月08日 (星期一) 8:00 ~10:00
|
|
參加的隊員:
|
陳思恩、柯宜伶、林雅玟、廖音瑄、胡雅筑、黃以傑、張舒媛、 陳韋伶、黃子馨、蔡慧珍老師、李碧珠老師、鄭佩珊老師
|
|
採訪內容:
|
|
|
問:
|
請問郭阿姨大坑文化協會什麼時候成立的?
|
|
答:
|
我們是在93年正式成立,但是實際從事社區工作是從90年就開始了。
|
|
問:
|
大坑文化協會成立的目的是什麼?
|
|
答:
|
我們是做社區總體營造,簡稱「社造」,社造在台灣已經11年了,我們起步比較晚,大坑文化協會在台中來講算是比較快的。 主要工作是協助大坑社區發展協會做社造案(大坑有5個里,每個里都有成立一個社區發展協會),並提供自然、生態、人文、觀光、旅遊導覽與解說服務。 每一個地區都有許多有用的包含人、物、景、地的社區資源,以大坑來講,像耆老和步道都是珍貴的資源。我們協會志工透過耆老訪談,口述,希望能用文字將這些大坑的文化產業資源記載下來。
|
|
問:
|
大坑文化協會的編制情形?
|
|
答:
|
成立大會時先選出12席理監事,再由理監事產生常務監事,再由常務理事去推選理事長,而後去推選總幹事,和一般人民團體法人的編制方法都是一樣的,隸屬於台中市政府社會局。
|
|
問:
|
工作人員是從哪來的?
|
|
答:
|
我們全部都是志工,有家庭主婦,退休老師,退休公務人員等,像我就是對這工作有興趣自己志願來從事的。
|
|
問:
|
那工作人員是不是都是以大坑當地的人為主?
|
|
答:
|
大部份都是當地的,但是並不限制,只要是台中市的人有興趣的都可以成為會員。
|
|
問:
|
最近幾年做了什麼工作?
|
|
答:
|
「和平里開發史的調查」 94年度有辦過一個文建會的「竹童玩」,有培訓一批竹編人才。 也有培訓生態解說人員,我們出版一本「大坑五號步道植物導覽手冊」,是由志工去實地調查,整理後再出版,是針對五號步道植物的調查。
|
|
問:
|
為什麼只做「大坑五號步道植物導覽手冊」?
|
|
答:
|
台灣的山都是地震來的,由海底地殼互相擠壓造山來的。三號四號步道比較裸露屬惡地形,容易崩塌,植物要生長爬上山來很難,會比較侷限特定某種類形植物,所以看不到比較高大的植物。而五號步道位在陵線,殼斗科,櫸木科等植物種類特別豐富,所以我們做出大坑五號步道植物導覽手冊。
|
|
問:
|
最近的工作是什麼?
|
|
答:
|
協會每年都會規劃下一年度的行事曆,今年主要是要做「廟宇分佈調查」,大坑總共有20~30座廟,如果再加上40幾座的福德祠,總共就有大約70多座廟。 廟宇有分很多宗教像道教,佛教,一貫道等等,每一種宗教有很多派別,現在我們先請專業的老師對服務的志工做內部培訓,要對廟宇傳統建築和人物有深入了解,才能做這個調查。預計今年二月要出版這本書。 今年暑假我們協會拿到文化局的一個經費,要辦二個梯次的「社區文化之旅」,你們都可以來報名參加。
|
|
問:
|
主要推廣哪些活動?
|
|
答:
|
有竹童玩、地震公園、觀音亭、正覺寺、福順宮裡的活動,煙樓、土虱甕......等,都是很有特色的,都已經在推廣中。
|
|
問:
|
最代表性的活動是什麼?
|
|
答:
|
目前最具代表性的活動是到鄰近國小做「大坑老相片的展覽」。
|
|
問:
|
大坑文化協會是屬於政府還是私人單位?
|
|
答:
|
我們是屬於人民團體,是「非營利」的事業單位。
|
|
問:
|
主要經費的來源?
|
|
答:
|
協會自己先提計劃案,由政府相關單位遴選,通過了才有經費,如果沒被選上就沒有經費。 90~93年大坑文化協會未成立時都是志工自掏腰包做活動。
|
|
問:
|
你覺得應該怎麼宣傳大坑效果最好?
|
|
答:
|
著重「生態產業文化」效果最好。
|
|
問:
|
有什麼代表性的景點可以照相?
|
|
答:
|
1.老楓香、2.獼猴園、3.光西吊橋。 楓香是大坑的地標,老農民也拿楓香是否茂密來當做預測農作物豐收的指標。
|
|
問:
|
可以採訪哪些人?
|
|
答:
|
當地耆老,另外有一位市議員曾朝榮先生為大坑付出很多,他幫大坑爭取很多建設經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