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鐵道藝術村

 

台中二十號倉庫

台灣其它藝術村

時間

(鐵道藝術發展先驅)

地點

台中

新竹、嘉義、台東、枋寮

建築物風格

巴洛克建物

巴洛克建物

建築物來源

閒置空間再利用

閒置空間再利用

鐵道藝術村vs站距離

空間

20號倉庫

接待、展覽、藝文活動、

辦公

21號倉庫

實驗劇場

22號倉庫

1樓為「眼球愛地球」旗艦店

23號倉庫

2樓為國外駐站藝術家創作基地,3樓還可遠眺前站美景。

23-a藝術工坊

23-b小型展覽館

24~26號倉庫

駐站藝術家工作室

空間規劃
戶外展演區、休閒藝術區與綜合區,總面積7000
平方公尺。


戶外展演區
作為戶外藝術作品展出及小型表演活動場地,與倉庫表演空間及展演空間結合


休閒藝術區
提供民眾休憩之用,與倉庫營管區結合

定位與方向

也許像藝術創作一樣,表達意象不太清楚,方向抓對就好,太清楚時,就沒有了轉還的空間。用一種浮動的意象,定位鐵道藝術村為-藝術創作、交流、展演、教育推廣等功能,以藝術家為主體性多元藝術空間,而且異於文化中心藝術空間屬性。從定位之中延伸出藝術、推廣、行銷、國際的觀點,列出了六項發展方向:
一、 推展藝術教育,培育地區藝術人才。
二、 創造藝術家發表、交流及藝術作品行銷機會。
三、 策劃專業性藝術活動,提升地區藝術水平。
四、 發展國際性藝術交流,活化地區藝術國際視野。
五、 建立自足化民營化藝術發展組織,落實藝術村發展的在地性。
六、
建構藝術資訊網絡。

目標與策略

藝術與行政,當要同時發生在一個地方時,需要如同天平一般,兩端相互增減,規劃策略與步驟,才能完成共通的目標。

近程目標:完成倉庫結構安全鑑定、硬軟體規劃、倉庫整建、主題策劃展、爭取 調降倉庫租金、進駐藝術家徵選、社區參與、藝術義工徵選、開發藝術紀念品。

中程目標:國內外藝術交流、組織鐵道藝術發展團體、新藝術推廣教育、駐站藝術家多元展出機會、駐站藝術家作品行銷。

遠程目標:國際性展演活動、自足化民營化管理、資訊藝術村。
目前的缺陷,在於地域邊緣性與缺乏專業的專家學者及藝術工作者投入藝術村工作。目前除了文化局固定的行政人員之外,鐵道藝術村的專業工作人員只有兩位,專業人員的增加與提升,是我們必須增強的部分。
策略上首先徵求專業的策展人、藝評家及藝術家,加入藝術村的策展、評論與進駐,增強藝術村的專業深度及藝術內涵。文宣部分增加媒體的曝光率,舉行一系列藝術家與民眾的互動推廣活動,增加民眾的參與度與回遊率。規劃視覺系統,提升藝術村優質形象與入村動線,讓民眾容易親近藝術村。
第二階段的策略:著重在藝術行銷、經營管理部分;藝術家除了在此創作之外,藝術村將創造藝術家的展出、交流機會,與各地藝術村及展覽場所連結。開發紀念藝術產品,增加藝術家交流藝術品的機會。推展藝術休閒生活,舉行假日藝術市集、戶外藝術表演、藝術研習活動。
第三階段:策劃串聯鐵道藝術網絡各站,舉行全國與國際性展覽活動。建立自足化民間經營空間。

國內鐵道藝術村 社區觀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