粄條

粄條主要材料:在來米

  是客家食品中最特殊的做法,可別小看粄,不同種類、味道及型式的粄,都有各自的做法,蘊涵有不同的含義,不過原料則全是稻米。這種客家地區的特產米食是用在來米做原料,浸水後和水混合磨成米漿,再加入少許太白粉,以人工攪拌成粘粥狀,然後放進蒸盤,放在鍋中蒸氣,待冷卻後,就成一條條白毛巾般的粄條,吃起來不但有韌性而且味道可口。

  南部客家莊把粄條稱為「面帕粄」。為什麼會稱為面帕粄?因為其製成後的形狀猶如客語所稱的「面帕」(即洗臉毛巾)之故。

  吃粄條是一大享受,光聞其味便令人垂延欲滴,它的吃法最特殊的是用「燙」,而不是用「煮」的。首先把粄條切成一條條細長形,然後拿一隻小竹簍,將韭菜、綠豆芽與粄條放入煮沸的開水中「燙」,約四、五分鐘後,取出倒入碗裡,再加進事先準備好的香料、肉絲或肉片,舀些豬骨熬成的高湯,就成為一碗香噴噴的粄條了。
除了「燙」來吃以外,也可以用「煮」或「炒」的,皆很可口。

參考文獻:社教資料雜誌296期第4-5頁